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7-03 12:24:50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对于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6例晚期肺癌患者, 分别采取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和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或顺铂治疗。结果 46例患者共治疗88周期。4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 部分缓解7例(15.2%), 病情稳定24例(52.2%), 病情进展15例(32.6%), 客观有效率为15.2%, 疾病控制率为67.4%。化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经有效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癌临床效果较好, 能有效地增加患者生存时间, 且对不良反应可耐受, 是治疗晚期肺癌的理想化疗药物。

【关键词】 培美曲塞;晚期;肺癌;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肺癌是我国呼吸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 近几年来,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非小细胞癌(NSCLC)的发病率占肺癌发病率的80%, 其恶性程度较高, 病死率也较高。临床上对于NSCLC一线治疗失败后, 通常继续采用二线药物进行治疗。培美曲塞是一种叶酸多靶点拮抗剂, 于2004年被美国FDA正式批准为治疗晚期NSCLC的二线药物。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取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和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或顺铂治疗, 并探讨培美曲塞对于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6例, 女20例, 年龄44~77岁, 平均年龄60.6岁。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和病理学确诊为晚期肺癌, 包括腺癌38例, 腺鳞癌6例, 肺泡细胞癌2例。

1. 2 治疗方法 培美曲塞单药治疗法:10例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治疗, 500 mg/m2培美曲塞第1天静脉滴注, 1个治疗周期包括3周。联合用药治疗方法:36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 包括第1天静脉滴注500 mg/m2培美曲塞+300 mg/m2卡铂;或者第1天静脉滴注500 mg/m2培美曲塞+25 mg/m2顺铂, 1个治疗周期包括3周。所有患者在进行化疗前1周内均经口服叶酸, 400 μg/d, 用至化疗治疗结束;同时肌内注射1000 μg维生素B12, 肌内注射1次/9周;化疗治疗前1天、第1天及第2天均口服4.5 mg地塞米松, 2次/d。

1. 3 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参照《WHO实体瘤近期治疗效果标准》, 临床效果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病情稳定)、PD(病情进展)4个标准, 而PR+CR表示为客观有效, SD+PR+CR表示为疾病控制。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参照《WHO有关抗癌药物不良反应标准》。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Fisher检验法进行精确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培美曲塞单药和联合用药临床效果比较 46例患者共治疗88周期。4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 部分缓解7例(15.2%), 病情稳定24例(52.2%), 病情进展15例(32.6%), 客观有效率为15.2%, 疾病控制率为67.4%。10例培美曲塞单药治疗患者中, 完全缓解0例, 部分缓解2例, 病情稳定5例, 病情进展3例;36例培美曲塞联合治疗患者中, 完全缓解0例, 部分缓解5例, 病情稳定19例, 病情进展12例。经Fisher检验, 培美曲塞在治疗晚期肺癌方面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反应和I~II型骨髓抑制反应为主, 经有效处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均在短时期内消失, 并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已成为我国危害人们生命安全最为主要的一种疾病。近50年来, 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在我国的一些工业大城市中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 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2]。晚期非小细胞癌的发病率占到肺癌发病率的80%,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采用综合治疗, 其中又以全身化疗治疗为主。对于一线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癌患者, 往往继续给予二线药物进行治疗, 且二线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培美曲塞是一种经FDA批准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药物, 属于新型的叶酸多靶点拮抗剂,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胞复制过程中叶酸的合成代谢而发挥抗癌作用。研究发现, 培美曲塞对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胸苷酸合成酶(TS)以及甘氨酰胺核苷甲酰基转移酶(GARFT)等酶的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从而减少胸腺嘧啶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使肿瘤细胞RNA和DNA合成受阻, 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停留在S期, 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3]。

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培美曲塞用于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探讨;结果显示, 培美曲塞对晚期肺癌的客观有效率为15.2%, 疾病控制率为67.4%。而且在患者化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口服叶酸、地塞米松和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使得化疗治疗不良反应较轻, 经过有效处理后患者不良反应短时间内均消失。

综上所述,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癌临床效果较好, 能有效地增加患者生存时间, 且对不良反应可耐受, 是治疗晚期肺癌的理想化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杨民, 王峻, 孟丽娟, 等. 耐培美曲塞人肺癌细胞系的建立.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2, 25(3):241-243.

[2] 万琴, 艾春红, 王顺金. 培美曲塞二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重庆医学, 2012, 41(12):1231-1233.

[3] 盛桂凤, 毕延智, 董益忠, 等. 培美曲塞治疗吉非替尼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江苏医药, 2012, 38(3):339-340.

[收稿日期:2014-08-18]

上一篇: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探析 下一篇:奥曲肽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