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图有效应用初探

时间:2022-07-03 12:21:56

小学数学主题图有效应用初探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的主题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主题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1.将主题图分层展示。2.变静态为动态过程。3.用故事串起主题图。4.用游戏激活主题图。教材主题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主题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有效使用 数学教材 主题图

翻开小学数学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憨态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情境的设计,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课程资源。基于以上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主题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将主题图分层展示

挖掘出主题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会让他们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无所适从。

如二年级下册第2页“解决问题”主题图包含了“看戏、跷跷板、丢沙包、买面包”四个情景问题。教师可以按各个场景分批出示,每出示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老师的合理安排,主题图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程提供思维表象,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二、变静态为动态过程

有些主题图描摹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再现主题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观察、体验、搜集数学信息,自然抽象出数学知识。应用这一方法教学“空间与图形”内容,对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二年级上册第66页“观察物体”的时候,找来恐龙模型,在老师的组织下,每组四个同学分别坐在恐龙的正面、后面、左侧面和右侧面。(1)“本位观察”: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观察,说说“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2)“换位观察”: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调换座位,让学生说说“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进而得出结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恐龙的样子也就不一样。(3)“全面观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和角度来观察恐龙,并说说“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最后引导并总结:要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学生喜爱的恐龙玩具为素材,通过“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三个层次的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恐龙的样子是不同的。利用实物,创造现实场景,形象直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三、用故事串起主题图

三年级下册第28页的内容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展开情节,以生动有趣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背景,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因此,我们可以将四幅图制成课件,逐一显示,边显示边讲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着走着,大家觉得又渴又累,猪八戒提议不如停下来歇会儿。大伙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于是就停下来歇息。为了给大家解渴,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不一会就弄来了4个大西瓜,贪吃的猪八戒提议让他来分西瓜,但是趁大家不注意,很快就把4个西瓜全部吃得光光的,心满意足地躺在树荫下睡着了。唐僧、孙悟空和沙僧回头一看,个个目瞪口呆。

故事吸引学生极有兴趣地学习,数学问题“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和“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适时嵌入,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领会其中的含意。

四、用游戏激活主题图

游戏表演适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特点,一做游戏,同学们就会喜笑颜开,热情参与,并且注意力集中、持久。因此,将主题图演成游戏式教学情景,可以做到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有时更能让学生的创造性在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如教学第一册19页“几和几”的主题图“4的组成”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玩猜一猜游戏: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4朵漂亮的红花,分别放在两个花篮里,你能猜出老师是怎样放的吗?

生1:第一个花篮放3朵,另一个花篮放1朵。

师:也就是说4可以分成……

生:4可以分成3和1。

师:还有吗?

生2:第一个花篮放2朵,另一个花篮放2朵。也就是说4可以分成2和2。

生3:第一个花篮放1朵,另一个花篮放3朵。也就是说4可以分成1和3。

……

根据学生叙述,教师板书4的组成。这样,既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又达到了情理交融、智情协调发展的目的。

总之,“主题图”蕴含的数学理念,并不仅仅在于“主题图”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主题情景的呈现过程。教材主题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主题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上一篇: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下一篇:企业并购税收筹划的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