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军事院校名校战略的推进

时间:2022-07-03 11:52:43

浅议军事院校名校战略的推进

世界著名高等院校多有其独特的品牌,其品牌效力在于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并以之对人类社会施加影响。在国防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军事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名校战略,树立符合自身角色定位的院校品牌,从而吸引、培养和造就更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秀军事人才,是值得每一名军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军事院校名校战略管理机制教育模式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季羡林先生,曾在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之际指出,“人有人格,国有国格,校也有校格。”所谓校格,是一所大学在其创建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沉淀和凝结的,具有一定时空跨越性的社会认可度,简单来说,就是一所大学在社会上打造出的品牌,反映的是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多有独具自身特色的品牌效力,例如提到西点军校,就会想到“将军的摇篮”,而牛津大学的品牌则是政治家的发源地等。名校品牌魅力的根本价值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并以人才来影响、作用于周围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当今世界,人才早已成为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重视并合理利用名校的这种品牌效应。

而军事院校作为军事体系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防建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源头和后备位置,因此在军事院校的建设过程当中,更应秉承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名校战略,吸引和造就更多具有强大竞争力,适应任职需要的优秀军事人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应从完善院校内部管理机制,加大院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提升院校高科技的含量和作用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军事院校的名校战略。

一、完善院校内部管理机制

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综合发挥所有资源作用的活动。基本教育理论通常认为大学的组织有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教育对象、教育者以及教育资料。其中教育者范围较广,包含了教师、教育行政工作人员、教育后勤服务人员以及教学辅助人员等等。教学实践中,一套运行流畅,成效显著的大学内部管理机制,应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效调节三者间的关系,力争发挥最好的效果。大学教育组织的三大基本要素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在大学的组织系统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组织结构,互相影响与作用,缺一不可。军事院校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院校教学管理实践中,也应当协调好其内部各个结构单元之间的权力和利益,最大程度的减少各结构之间摩擦、冲突的发生,降低组织系统的运行成本,以确保各结构功能的有效实现。二是形成良好氛围,促使教育者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高校建设需要大楼,更需要大师。品牌一流的高等院校,真正决定其社会价值的是其教育者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军事院校教育实践过程中,其以教员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为主体的教育者,充当了军校学员引路人的重要角色,承担了知识的传播、拓展、运用以及创新等多重任务。因此,在军事院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机制,增强军校教育者的教学与科研热情,促使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在全院形成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正能量氛围。

二、加大院校教育资源投入

通常认为,教育资源既包含了教育系统中对教育的直接货币投入,也包含了人力和其他财力、物力的投入。其中,对高校教育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以及院校基础设施、教学科研设备的建设状况。为提高军事院校教育质量,一方面,应加大军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如果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持续较长时间,政府对高校投入不足与高校教育经费需求持续走高之间,必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客观上形成了高校发展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而有效缓解这一矛盾的方法,一是从根本上确保国家财政投入主渠道的通畅;二是积极开展军地共建,力争实现与军队驻地地方政府间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动局面,从而实现军事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大军校基础设施、教学科研设备的建设力度。高校教育的设施设备,包含场地、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军事科目训练场、靶场、食堂、浴室等设施,以及多媒体教学仪器、图书影像资料和其他耗材等设备,这些设施设备是军校建设的硬件,也是军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在军校建设实践中,应当根据教学科研实际需要,逐渐加大对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需要注意的是,加大投入必须建立在优化现有教学科研资源配置的基础之上,要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充分发挥其潜力,避免因过分追求硬件的形式而造成经费、资源的浪费。

三、提升军校高科技的含量和作用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科学成果的运用往往经历了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再转投民用的阶段。因此,对于当代军事院校的发展规划而言,管理者应有意识地提高高科技的含量与比重,力争将高科技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充分发挥科技兴军、科技强军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应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密切联系科研与教学。当前,许多领先的科技成果都形成于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由此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又能反哺于该高等学府,进一步确立其权威地位。对于军事院校教育者来说,必须做到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工作实践中,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能有效地培育一批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军事院校科研后备人才,确保院校的科研工作始终能够承上启下、顺利开展,而不会遭遇断层,进而从整体上提升院校的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二是大力推进网络教育。网络教育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之上,这种新型教育模式首先是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界限,加强了高校间的交流与沟通,能以更快的时间获取更广泛的资讯信息。其次,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节省了人力与教学设备的重复投入,为师生提供了一种公开、共享和高效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黄培义. 新时期军队管理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1.

上一篇:电网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下一篇:浅析小剧场话剧“第四堵墙”的打破与新型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