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注重实效

时间:2022-07-03 09:21:21

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影响了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及实施评价等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那么,在新课标的框架下,怎样上好一堂课?一节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基于这种思考,我结合《故都的秋》的教学比赛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属于现代文学作品。中学文学作品教学最本质也是最难解决的就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文学鉴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借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根据这些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我将《故都的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诵读品味文中清新典雅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并进一步学会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对故都秋景的赞美之情。教学步骤的设计我重点突出以下三点:

第一,精心导入,优化教学情景。比赛时正处于秋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吗?这个季节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景物?为什么?”这个导语看似普通,却能激发学生思考并产生兴趣,让他们的情感动起来。果然许多同学纷纷发言,有的描述灿烂丰收的麦田,有的则对秋风萧瑟飘零的落叶别有一番感慨。接着我又请同学们说出古人颂秋和悲秋的诗句,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今朝“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等,并总结这是一种“景随情异”的现象。接着通过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就有了足够的蓄势,教学也就有了张力和魅力,于是就水到渠成地进入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中。

第二,重视鉴赏,感受美的形象。文中五幅秋的画面是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统一结合的精彩之处,这五幅画面集中体现了故都的秋别具一格的美。我先请同学说出画面里出现的景物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五幅画面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画面美,同时要求学生给这五幅画面配上带“秋”字的小标题。学生们通过讨论明确为:“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等五幅风景图。接着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探究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关系,即“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与“清、静、悲凉”之间的和谐一致关系,从文学到绘画,从色彩到民俗文化,在交流探讨中升华主题并建构了文本的意义。于是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五幅画面中景物特点的揣摩捕捉品味上,从“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的牵牛花,“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落地槐蕊;再到发出“衰弱的残声”的蝉和“淡绿微黄”的枣子,步步引导学生发挥想像,换位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文本感受作品的美,进一步获得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色、形、声、昧、实等五方面的审美体验。尤其突出“秋雨话凉”这一画面的人文色彩,引导学生联系闽南方言“卖豆花和麦芽糖”的腔调来体味文中“一层秋雨一层凉啦”那种蕴藏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故都传统神韵。当课堂上响起一片地道的耳熟能详的“卖豆花“卖麦芽糖”的闽南方言时,学生们乐了,而评委们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第三,倡导新法,培养创造能力。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合作探究。基于这种理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故都秋的景物本该是丰富多彩的,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颐和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却只选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枣这几处景物来写?”果然,根据课桌相邻原则,班级J性时组成四人小组,合作探讨了香山等地风景名胜游人如织的特点与作品中的“清、静、悲凉”气氛不吻合,另外“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虽也有清静的特点,但它们都是名胜古迹,而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存在于千家万户之中的秋姿、秋声、秋意、秋实,从中流露的正是郁达夫可贵的平民意识,四人小组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把整节课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热烈探讨交流直至下课还意犹未尽。这一环节的探究让学生们深深领会了郁达夫选取的景物虽细小平凡,骨髓里却深深渗透着北平这座故都的传统神韵。“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的清闲萧条表面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又是故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完美融合。通过这一问题的合作探究,学生们进一步领悟到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于是理解本课作者以情驭景写法的教学难点也就解决了。

这次教学比赛最终获得了成功,我有以下的一些体会:

第一,激活学生的情感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艺术地导入新课,特别要充分利用学生自我经验来引起共鸣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奠定课堂教学基本氛围,使教学过程和谐自然并富有趣味。实践证明,好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身I临其境,产生共鸣,或者启迪思考,激活思维,使他们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而这与新课标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结合自我体验,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我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季节的感悟经验和富有闽南地方特色的街头巷尾的生活场景的回味联想,无疑彰显了这一新课标精神,也是比赛成功的经验之一。

第二,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从作品中理性概括出来的“主题思想”、“中心思想”不等于作家深广的情感世界,不等于审美情感,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构成。鉴赏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化现象,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写景状物散文都是描写审美物象、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趣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味美景美情,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并对这种美进行富有创见的评价。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以想像为主要手段,以精神升华为目的的。重视审美教育,就要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获取珍贵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会反过来影响审美体验。当我们曾经进入过“杨柳”、“霜月”“落叶“秋雨”等构筑的意境之后,一旦再看到这些词语就会产生特定的情绪,甚至会把它当做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因此当我们进入故都的秋景时,就会与郁达夫产生共鸣,也就不难理解文本中的那份“清、静、悲凉”之情。《故都的秋》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鉴赏五幅秋的画面,正是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的体现。

第三,课堂教学要注意有效问题的提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新课标下的课堂注重的是师生情感活跃、互动性强、能有效地进行问题探究,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教师合理引导、适时点拨之下的精神自主、思维自主,而非行为上的随性散漫: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应该是建立在精神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相互启发与切磋,而不是或不仅仅是“四人小组”的热热闹闹的讨论。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正是从学习形态的角度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生动描述,我们不能对此做简单机械的理解。新课堂同样需要教师预设、调控学习目标,而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提出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保证。在进行一些写作年代较为久远的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有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走近作家,走进作品,从而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否则只停留在热烈而缺少实效的问题讨论上甚至出现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在《故都的秋》的探究环节中我果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比较香山等地的风景与文中五幅画面的不同,而没有让学生过多讨论香山等地的风景特点。因为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疑互为依存,学生的问与教师的疑也应互为补充。善问不仅体现为教师善于提问,也体现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体现在教师能促使学生自觉形成有疑的意识和有问的习惯。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故都的秋》教学比赛的成功也证实了这一点。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下一篇: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