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兰克·帕尔默:追寻数字影像的力与美

时间:2022-07-03 07:32:22

佛兰克·帕尔默:追寻数字影像的力与美

作为一个专业的摄影艺术家,尤为重要的是,不仅要跟上时代变革的脚步,而且还要赶超它,引导和利用它,并将其向前推动。

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国内的创意精英提供了丰厚的生长沃土,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创意人士。他们抛开已有的舒适环境与荣誉,投身到京城的创意产业大潮中。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智慧与才干,为这座古老而时尚的创意之城添上绚丽的一笔。德国著名摄影艺术家佛兰克·帕尔默(Frank P.Palmer)就是这样一位独闯京城的拓业者。

行走国际的摄影艺术家

“真正的摄影是心灵、理念与梦想再现的创作过程,而不仅仅是手按快门的摄影技术。”在北京亦庄佛兰克·帕尔默的工作室内,摆放着许多他创作的摄影作品。当你注视这些作品时,准确的影像表达、完美的色彩把握、精湛的摄影技术、深遂的艺术诠释,会让你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他那执着的创作热情和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超凡地体现。

佛兰克·帕尔默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国际摄影大师。他是德国杜塞尔多夫人,因此也秉承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严谨、客观的纪实态度,镜头语言冷静、理性。他的作品磊落而富有生命张力,因此在德国是一位颇具影响力摄影家。1989年以前,他活跃于德国各地以及欧洲的艺术及摄影界,并与政府、画廊、企业、博物馆、艺术家等合作,创作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摄影作品。他游历全球诸多国家,应邀拍摄世界诸多城市标志性建筑,如法国里昂Lyon机场、日本Yokohama Grand酒店、西班牙IMAX天文馆以及影剧院等摄影作品。佛兰克·帕尔默还是国际大画幅胶片摄影专家,他的经典建筑摄影作品,代言德国林好夫(LINHOF)612 PC II专业大画幅摄影器材。他的敏锐、专业、执着与敬业的精神,更得到了摄影界的高度评价。

“过去的事情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将来。”当有人赞叹他的成就时,佛兰克总会摇着头轻声简短地回答。而谈到摄影本身以及中国文化创意事业的蓬勃发展时,这位矍铄的德国摄影艺术家就会眼前一亮,语速也快了起来。然而,佛兰克不像其他的摄影同行喜欢讨论那些画面美丽的作品,他更倾向于把镜头对准那些朴实的劳动人民身上。他说:“农民工不是社会的底层,相反,他们才是社会发展建设的骨干。一个摄影艺术家,不仅仅是拍摄构图完美的照片,重要的是拍摄引起人们强烈视觉观感与启迪思想的影像……”

创作有力量的影像

佛兰克自2006年旅居中国以来,全身心投入到摄影艺术创作中。2008年,他以其独特的观察角度,创作拍摄了反映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的主题摄影记实系列作品《人和钢铁》。记者在佛兰克的工作室看到他拍摄的一组反映建筑工人的系列摄影作品——“建设者一中国真正的英雄”。这是一组相当有感染力的摄影作品,佛兰克在300米高空施工现场,以史时感的镜头语言,诠释并纪录中国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造过程。作品展示了4位在300余米高空、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地上的建筑工人。这是目前北京最高的建筑,佛兰克通过影像真实反映了工人们骄傲、淡定而略带羞涩的表情。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工作服,工人们从容地站在钢梁上,背景是北京城市的天际线。人与钢铁巧妙融合,强烈表达出建设者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脊梁。

“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是许许多多普通劳动者,以他们的坚韧、奉献与智慧谱写出东方巨龙宏伟的诗篇,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佛兰克对中国辛勤的建设者充满了崇敬之情。他正是以这种独特的镜头语言,诠释着对生命的尊敬、对劳动者的讴歌。

“就摄影本身而言,大众摄影,在于将眼睛看到的情景拍下,变成现实生活中便于回味记忆的视觉读物;而职业摄影艺术家,特别是纪实摄影家,他们的镜头语言,则表现为对社会的关注、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他们拍摄的不仅是漂亮的美景,而是有力量的影像。”佛兰克如是说。

引领摄影艺术的别样变革

为创作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完美影像,佛兰克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与发展了当代摄影专业的多项技能:摄影、图像处理、影像设计、色彩管理、输出技术等,并将其完美地体现在他的摄影艺术创作中。

“对职业摄影家来说,随着数码技术的迅速普及,掌握数字影像技能越来越重要。”佛兰克对记者说:“作为一个专业的摄影艺术家,尤为重要的是,不仅要跟上时代变革的脚步,而且还要赶超它,引导和利用它,并将其向前推动;同时要将具有内涵、质量和传统技术的摄影作品展现给观众。”

为了将摄影艺术普罗大众,佛兰克选择了“艺术微喷”以及数字热转印工艺,创作大幅面摄影艺术作品以及影像设计衍生尚品。在他的工作室内,摆放着他创作的大幅“爱普生”EPSON艺术微喷作品。这些大幅面打印设备,输出的影像作品色彩醇厚、线条流畅,影像还原真实准确与原作无二,极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更让记者感兴趣的是,佛兰克的许多经典摄影作品,被制作成数米见方的摄影艺术窗帘以及影像创意设计多用巾饰、台饰等“创意影像衍生尚品”,其独特的视觉效果令人赏心悦目。这些都是佛兰克先生与帕默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资深策划人艾勤女士携手创作的软装摄影艺术系列、影像设计系列的衍生尚品。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佛兰克·帕尔默摄影艺术香港工作室,就运用当时的计算机设计软件技术与传统的摄影艺术,创作出世界上第一本,由摄影与数字设计结合的捷成洋行(香港)有限公司(Jebsen&Co.,Ltd.)企业宣传画册。该画册获得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HKIPP年度金奖以及德国慕尼黑国际多媒体节年度金奖。

“今天数字科技迅猛发展,在创意艺术设计的语境下,摄影与设计两种艺术形态,愈来愈融合交叉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创意平台,艺术家应善于应用这些成熟的科技成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特别是跨界应用的技能。”艾勤女士说,他们创作的影像设计,就是基于上述观念与经验,将具象的摄影作品完整或截取部分元素,作为设计的独立语言表达,融合数字设计而创作的抽象影像设计作品。近年来,佛兰克·帕尔默摄影艺术中国工作室的影像设计作品,已经运用到装饰面板、各类面料、玻璃制品等多种材质上,成为环境艺术装饰的尚品。他们还多次应邀参展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北京)国际创意产业博览会、京交会、北京锣鼓巷胡同艺术节等展览活动,并列为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艺术授权尚品。

透过窗帘看世界,享受原创摄影艺术化生活。影像设计的观念,延展了图片的传统使用价值。业内人士称,影像设计是引领摄影走入全新创意经济产业链的变革举措,非常具有创意经济的前瞻性。

“在平面设计领域,长久以来摄影只是作为平面设计的一个内容,广泛应用于新闻、出版、设计等领域来传播图文的意境。今天,在文化艺生活的理念下,我们将经典的摄影作品为转化为生活衍生品,这是摄影应用领域的一次观念变革。”正如艾勤女士所说,佛兰克以他精湛的摄影技艺和对未来数字影像的大胆尝试,让我们领略到摄影艺术的别样变革时代已经到来!

上一篇:他们的生日怎麼过? 下一篇:跨界点亮创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