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双元制”谈我国职业教育的瓶颈

时间:2022-07-03 04:30:16

从德国“双元制”谈我国职业教育的瓶颈

随着中国经济体形式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社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职业教育担负起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重担。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在符合国情的条件下不断改进,从瓶颈中挣脱出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参加浙江省机电类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之前,虽然笔者对我国目前的职校毕业生比较陌生,不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学校所教的专业技能知识与企业要求不符,但当下如火如荼的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高考、创新创业大赛、校企合作等,都让笔者觉得国内的职业教育还是有起色的。然而,在德国培训的十几天时间里,接触到他们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后,笔者深感国内职业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走向工作岗位,教育部门也是这样的要求的,各个学校也在不断改革。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不领情的企业?其实还是改革没有达到真正到位。结合笔者学校的情况及对一些院校的了解,笔者觉得国内职业教育在改革之路上存在着不少瓶颈。

一、专业师资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技能水平,还需要有随形势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能与企业接轨,也就是说对专业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极高。目前专业教师层次参差不齐,有博士硕士,也有成人大专生;有高技能人才,也有只有证书而没有技能水平的;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也有不思进取的。然而前者都为少数。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出了问题。

1.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做教师

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做教师,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德国,笔者发现那里的教师地位很高,而且都是在不断的考试中选,也就是说需要不断地提升才能做一名教师。而在国内绝大部分人眼里,做职校特别是职业中学的老师低人一头,而且待遇也不高。因此绝大部分高素质的人才往好的企业或者政府公务员系列发展。当然,我们的大学也聚集了很多高素质人才。

2.教师招考问题大

二是教师招考问题较大。职业高中的教师是通过人事局招考的,而作为考试组织者,他们真的能正确地了解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吗,一些文字上的要求真的反映出这个教师岗位的要求了吗?当然前面两点都是社会问题,关键是教师的后续培养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对于教师的培养仍局限在学校内,很少与企业接轨。试想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对企业进行了解,那么该对学生教什么或者怎么教育学生如何适应岗位?

结合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企业的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教师也就成了一个严重的挑战。教育厅一直强调教师下企业锻炼,不断地组织“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效果也很好。笔者想,假如每位职校专业教师真能融入到企业岗位中认真锻炼,那教师的培养效果远比在校培养好得多。但从现实来看,了解过企业岗位的需求或者有企业锻炼经验的教师实在是太少了,许多教师在教室里空空而谈,也难怪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被企业所忽视。

笔者认为,对于专业教师特别是职业中学专业教师的培养应该特殊化,至少应该做到企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专业教师就能去胜任这个岗位。

二、职业学校教学模式

笔者德国之行体会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教室布置,那是真正的理实一体化教室。现在我们大部分高校也创建了不少这样的教室,也有不少职业高中设置了理实一体的教室,但纵观省内绝大部分职高学校的专业课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存在客观原因,我们现在的教室基本都是定班级定学生,文化课专业课都在一个教室里(技能实践课除外)。虽然现在省教育厅提倡学生选修走班,但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少数专业的少数课程上实施,并没有大面积的展开。在一个只有讲台作为教师舞台的教室里,学生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舞台呢?那么也就形成了教师在教室里只是侃侃而谈,学生在教室里则是云里雾里,一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学到实际知识。其实,建一个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很方便的事情,关键就是在于怎么合理运作,怎么合理的安排。许多老师在听一堂理实一体教室的示范课后都说是作秀,笔者想主要是老师的教学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没有真正的领会。原因也许是传统教学模式在老师心里扎根较深,或者是以许多学校现有的条件根本没办法实现。

三、学校与企业的不统一

许多毕业生出去工作后都反映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基本都用不上,许多企业也反映很多好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以机械专业学生为例,一个拿了高级工证书的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该岗位的操作内容,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设计的图样放到车间里没办法加工。这其实很直接地反映出了学校与企业的脱轨。究其原因,笔者觉得一是现在很多教材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使用,但社会进步这么快,很多其实已经不适合了,而且许多校本教材在编制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现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二是老师没能与企业接轨,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没有企业经验。最后导致的情况就是学生考的技能证书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没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所学,不能在岗位上一展才华。

这些年校企合作在逐步受到重视,但校企合作的实施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究其一,从眼前利益来讲,学校并没有给企业产生什么效益,企业不愿意花精力来做这些事情;究其二,校企合作h不是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现在能作为学校宣传资本的主要还是技能竞赛、学校管理、高考情况。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来看,主要就是他们的学生是企业的员工,学生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决定着拿到什么样的报酬。这样的一种体制,完全地做到了学校与企业的一种结合。当然这不是学校单独所能完成的,许多学校都曾联合企业办过冠名班,也根据联合企业制定冠名班的教学计划,确实也有一批学生真正地享受到了这种校企合作的甜果。但随着企业的逐步壮大,这种合作都没有长久,学校又不得不另择企业合作,而这随之来的又是另一套的教学计划。试想有多少学校能坚持得住?当然这主要也是由于我们的国情所致。

当然也有社会观念的原因。在国内,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职业中学是下下之选,而到职业中学就读也只是为了混张文凭或者说因为未成年而在校待满三年。在学生心里,家长是不重视自己的,否则家长一定会花钱送自己去普通高中就读。这么一来,还有多少学生肯花精力去好好学习钻研呢?笔者接触的不少教师也觉得在职业中学任教是低人一等,因此有很大一部分老师上课也就成了因为要上课而上课,很少有老师主动地去提升自我素质。从企业角度看也确实是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岗位待遇处于企业底层的多,因此岗位频繁更换的也主要出现在这群人中了。

随着中国经济体形式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社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大,职业教育担负起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重担。而从职业教育现今的发展速度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在符合国情的条件下不断地改进,从瓶颈中挣脱出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上一篇: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讨 下一篇: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定向班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