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时间:2022-07-03 04:14:28

对新时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摘 要】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工作发展越来越好,在建设上有很大的进展。但是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加大宣传力度,选用现代化的方法加强建设,让水利信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 政策 缺陷 基础设施

水利信息化重点是应用了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完成建设工作,其中包括一系列的采集、处理、存储等工作,要想加大水利信息资源的使用,就需要全方面的提高水利信息的建设,以此达到最好的效益。要加大水利工作的引导,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的从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把水利信息建设做到做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要不断的完善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加强创新技术,提供最好的使用保障,能够有效的展开抗旱保障的作用,合理调控水资源,实现自动化管理,要探索出一条有重要标志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1.我国水利信息化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距

当今我国的水利信息化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的地方,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各种信息化指数中都占据的百分比都很低,与国外相比还相差的很远。

1.1 没有完整的系统基础数据库

美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非常的迅速,全美的水利分布也是非常广阔的,相比之下我国的水利信息基础建设还非常的薄弱,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的站点比较匮乏,水位和流量的观测点的建设都非常少,不能对用水量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需要进一步不断的进行完善。

1.2 信息公共网络没有得到完善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通讯技术上,但是在水利信息公共网络建设上却没有一整的完整制度,比较于其他国家比较落后,我国的水利互联网的普及率比较低,只能达到其他国家的十分之一的效率。信息公共网络得不到好的完善导致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制约,不能顺利的发展下去。

1.3 软件没有达到标准,通用性比较差

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软件达不到使用标准,通用性较差。这就限制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软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性能和通用程度上都需要很大的改进工作,也需要引荐其他国家软件技术来提高我国水利信息软件的各方面功能,才能更快的发展。我国企业研发的软件具有很大垄断性,有地区的限制,这一点导致研发的软件不能得到好的推广。

2.水利信息化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2.1 重视度不高

2011年,中央提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水利信息建设也逐步被水利工作者所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很多地区只是很简单的用几台设备就完成了水利信息化工作,对于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各地的水利信息化的开发水平还很低,不能全方面的起到覆盖的效果,还是刚起步时期的状态。

2.2 没有合理的运用技术

水利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做辅助,但是现实中却没有好好利用那些技术,比如数字化、网络化这些技术都没有合理的利用,缺乏网络建设。

2.3 水利信息化缺乏复合型人才

水利信息化发展中缺乏复合型建设人才,这对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水利信息化发展需要拥有具备水利专业知识、又懂信息化的技术人员来做开发工作,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多的技术人员缺乏跨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对工作没有起到帮助,不能很快的完成工程,还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设备不能实现共享,甚至还存在不配套的现象。

3.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政策

3.1 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认识

水利信息化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很多人对水利现代化建设还不了解或者存在错误的见解,所以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人们对它的认识。把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益处多多进行宣传,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把这项工作做好,还可以设立培训班,对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这对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3.2 全面规划,加强管理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水资源专网、专库,这样才能更长久的发展下去,所以要做到全面的规划,加强管理工作,更好的推动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还要结合实际,把工作落实下去,对一些基础设备的建设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基础打好了,才能巩固好整个工程的建设。每个省、每个市都要做好管理工作,有规划的进行工作,这样工程才能顺利的运行下去。

3.3 全方位并且多渠道的进行融资

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一项是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工程的投资比较大,资金投入问题需要谨慎的解决,所以提出全方位并且多渠道的进行融资,每个部门都要纳入到计划中去,分级进行融资管理,一步步的去完成建设工作,资金的分配比例也是要有规制的,依据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和规模大小来决定相应的比例。还要实现多渠道发展,多吸收一些收益单位和企业的投资。

3.4 采用监理制度

监督制度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从工程的开始到工程的结束每一步都要做好监督工作,保证工程不能发生任何的差错,即使发生了差错也要及时的改正,以免发生不可挽回的错误,监理制度是对整个工程质量负责的最有力的保障。

3.5 加快建设的步伐

要加快建设的步伐,让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达标完工。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料数据库和信息化的专网,这些都需要大范围的建设,每一个工程的建设都要符合标准,同时进行,这样才能统一、和谐的发展,更快的完成工程,还能起到质量保证。

3.6 合理规划并且完善基础数据库

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最重要的技术问题,但是合理规划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要统一规划、进行科学论证,不能违背原则,技术标准整个工程要达到统一。基础数据库要得到相应的完善,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达到信息的共享,实现全国性信息覆盖。大力的保证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公开透明性,信息要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率的服务于人民。

4.总结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和监督制度,工程进行中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比较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水利信息化的开发工作。水利信息化建设部门要合理的规划工程的整个项目,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建设的完成,为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与支撑。

参考文献:

[1] 蔡阳.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信息化?.《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8期.

[2] 朱跃龙.水利信息化与云计算.《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1期.

[3] 徐宁,聂倩,李丹农.宁波市水利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地理空间信

息》.2014年3期.

[4] 艾萍,岳兆新.近期全国水利信息化研究与实践成果综述--中国水利学会水利信息

化专业委员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评述.《水利信息化》.2013年5期.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桩基施工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