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画茉莉花

时间:2022-07-03 03:18:36

唐・王维《茉莉》:“欹烟露暗香浓,曾记瑶台月下逢。万里春回人寂寞,玉颜知复为谁容。香严童子沈薰鼻,姑射仙人雪作肤。谁向天涯收落蕊,发君颜色四时朱。”

花馥茶美称上品,药食同源茉莉花。自古以来茉莉花茶被誉为花茶之首,福州窨制的茉莉花茶以无与伦比的优良品质享誉海内外。

福州素有“世界茉莉花之乡”的美誉,种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年沉淀形成了福州特有的茶文化,极大地提高了茉莉花茶的文化地位和文化含量,赋予了茉莉花全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带动提升了城市凝聚力、美誉度和影响力。

茉莉花茶广受历朝历代文人雅士赞许、偏爱。从茉莉花茶典故、传说以及文人墨客的茶诗、茶词、茶文、茶歌,到茉莉花茶当年作为宫廷贡茶的高贵身段,福州茉莉花茶浓郁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充分展现。

宋・许野雪七言古诗《卖茉莉》:“自是天上冰雪种,占尽人间富贵香。不烦鼻观偷馥郁,解使心地俱清凉。南船卖客俱到岸,东道主人容寄廊。”

宋・陈淳五绝《茉莉花》:“浴起月到楹,柔枝方可折。熏风如有情,吹帘散香雪。”

宋・朱熹五律《茉莉》:“旷然尘虑尽,为对夕花明。密叶低层幄,冰蕤乱玉英。不因秋露湿,讵识此香清。预恐芳菲尽,微吟绕砌行。”

南宋诗人杨万里云:“茉莉独立更幽佳,龙涎避香雪避花。”认为茉莉比最名贵的香料龙涎还要香。

唐宋以前茉莉一直是只有皇宫及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宋徽宗时期,茉莉为芳草之一。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有着独特气质的茉莉花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

茉莉成为有“东南佛国”之称的福州市花 ,茉莉香出,其他花香都逊色,有“国色牡丹无香,天香茉莉无色”的说法。同时福州自古就出产名茶,方山露芽、鼓山柏岩茶等都是唐朝皇家贡茶。

清朝年间,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特殊偏爱,慈禧认为自己肤如凝脂,肌如皓雪,于是规定旁人均不可簪茉莉花。出于不得逾制的要求,皇室贵族逐渐时髦由福州产的茉莉花香鼻烟壶,而后,由于花茶工艺的改良,福州茉莉花茶成为贡品。慈禧太后最爱喝的是茉莉双熏,即将事先熏制的茉莉花茶在饮之前再用鲜茉莉花熏制一次,她冬季饮福州茉莉花茶特用黄釉“万寿无疆”瓷盖碗。

清・杜漪兰《减字木兰花》:“花开长夏,点点珠凝清泪夜。玉凤团成,好待黄昏伴美人。丰姿素质,无限芳心堪。半吐幽香,笑插云鬓助晚妆。”

种种史记文字表明茉莉花与福州的历史渊源,以及茉莉花在历史上的尊贵地位与身价。

福州地处东南沿海,旅居世界各地华侨众多,福州茉莉花茶浓郁鲜灵的香气常让身在异乡的福州人油然而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出生于福州的冰心多次回忆:一杯橙黄的、明亮的茉莉花茶,茶香和花香融合在一起,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啜饮之后,有一种不言而喻的鲜爽和愉快,健脑而清神,促使文思流畅。

1985年福州市命名茉莉花为市花,江南有个习俗:“吃了我家的茶,就是我家的人。”至今,在福州结婚时要敬茉莉花茶,寓示不离不弃、香香甜甜。

2010年11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茉莉韵两岸情”――2010北京・海峡两岸福州茉莉花茶文化座谈会。2011年10月,2011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在福州举办,世界各地的瞩目使福州茉莉花茶名扬海内外。

如今,福州茉莉花茶有“茉莉大白毫”、“茉莉银钩”、“茉莉白毛猴”、“茉莉龙珠”和“牡丹绣球”等数十个花色品种在国际、国家、省部级评比中获得金银奖,其优异的品质是其他产地的茉莉花茶所无法比拟的。

上一篇:美国便宜好吃又有益的10种蔬果 下一篇:传统工艺窨制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