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表法”到“摹略万物之然”

时间:2022-07-03 01:23:13

摘要:墨子是古代著名哲学家,是我国哲学史上提出并试图解决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先行者。墨子以感性认识作为认识来源和真理标准,这是一种朴素的经验论。后期墨家在继承墨子唯物思想的基础上,批判了以往认识论的一些错误命题,在论述认识的基础、过程和知识的不同来源和种类的同时,强调了认识的阶段性。后期墨家并没有停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上,而是主张感性、理性并重,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关键词:三表法 经验论 论物 为知

一、“三表法”:经验论的认识论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基本上属于唯物论的认识论。

墨子的认识论集中表现于他的“三表法”。墨子说,“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帝王之事;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与何用之?发以为行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非命上》)墨子主张“言必立仪”,很重视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他说,“言而无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非命上》)墨子说的“仪”包括了标准和方法两方面的含义。墨子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和方法就是他的“三表法”。他同孔子循名责实的“正名”说相对立,主张确立人们共同遵循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因此,墨子以“三表法”为中心的认识论无疑是最值得重视的。

墨子的“三表法”,要言之,包括了三法,即:“本”、“原”、“用”;针对三法,墨子又分别立下三个标准,即:“事”、“实”、“利”。墨子就是根据这三个方法和三个标准来判断言论的是非的。墨子的“三表法”是统一的,从“立言”的形式来说也较严密。他重视实际,重视效果,把感觉和经验提到很高的位置,在认识论上是企图沿着唯物主义路线,向着建立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方向努力。但是,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三表法”的具体内容就可以发现,墨子虽然极力朝着客观的认识标准的方向努力,但却只停留在感觉和经验的层面,他在认识论上并没有把实践看作认识的基础,更没有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先说第一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就是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墨子很重视历史,他在辩论中论证一个问题时,经常引用《诗》、《书》及各国《春秋》中记载的事迹,作为建立他的观点之根据。他强调要通过历史的事实找到深刻的教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凶和吉”。(《非攻中》)墨子虽然将间接经验提高到真理标准之一的地位,但却主张多在直接经验上下功夫,所以,他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耕柱》)从这一点看,墨子是更注重直接经验的。

次说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之实”,是指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但是,仅就“耳目之实”来说,也只不过是人的感官直接获得的感觉和知觉,属于人的感性认识范围。诚然,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源泉,是我们认识活动的必经阶段,但是,“单凭观察所得到的经验是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在这里,如果承认了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是客观外界的反映,虽然可以成为唯物主义者,但是,并不等于说就找到了检验认识的客观标准。因此,我们不能把墨子停留在感觉论上的“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的验证标准和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混同起来。

再看第三表:“发以为行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这是他认识论中比较有特色的地方。他认为一种好的学说应该在实践中能运用,强调应从实践的效果来判断理论认识的是非曲直。所以,在墨子作为言行规范的‘三表法’中,有用之者就是其中一表,言之有用与否,就看其能否“发以为行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他说:“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兼爱下》)那么,为什么还说他并没有把实践引进认识论的领域呢?首先我们不要忘记,墨子所说的“用”,是“善”和“利”结合在一起的。他一方面说“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同时又说“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也为。” (《节用中》)在墨子看来,“善”即可“用”;“用”而有“利”。他的善是什么呢?就是“兼相爱,交相利”;他的利是什么呢?就是“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墨子一生“遑遑”奔走,“以绳墨自矫备而世之急”,(《庄子.天下篇》因此,他在第三表别强调“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可见,墨子的“用”是以道德论上的“善”为出发点,而以功效上的“利”为归宿。他希望在个人的主观认识之外去寻找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但又突破不了包裹他的思想的经验论外壳。因此,墨子的第三表虽然比第一、第二表前进了一步,但是,仍然没有跳出经验的范畴。

有人认为,“墨家三表兼重历史经验、感官经验与实际效果,含义是比较丰富的。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真理标准的精髓观点”,但是,决不能把道德论、功效论的标准和认识论上的真理标准等同起来。实际效益或功用只能依据经验来回答是否有利、有益或有用,而并不能保证向我们揭示客观真理。总之,墨子的“三表法”是停留在感觉论、经验论阶段的比较原始的真理论的公式,经验论是墨子认识论的基本方面。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墨子认为感性闻见的经验是最基本的,但他并不完全否认任何抽象的概念或认识的存在和重要性。他只是认为任何抽象的概念或认识,应该以感性认识作为来源,并且可以通过感性认识进行检验。实际上,正是墨子自觉地对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才为后期墨家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逻辑学说奠定了基础,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具有独特的成就。

二、摹略万物之然:从“接物”到“论物”

后期墨家认识论在先秦独树一帜。后期墨家在继承墨子唯物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认识的基础、过程及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性、认识所得知识的不同来源及种类,批判了以往认识论中的一些错误命题。

在墨子看来,名是由实决定的。一个人能在实践中区分不同的对象,比起仅从名上区分对象更重要更实际。实先名后,据实予名,无疑说明了认识对象存在的第一性。后期墨家继承了墨子的唯物主义传统,提出“摹略万物之然”(《小取》)的认识论原则。人们思维的逻辑是以客观事物规律为基础的,没有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没有主观思维的逻辑。客观事物是存在于我们思维之外的,自然的一切,就是墨家所说的“万物之然”。“摹略”就是简明扼要的摹拟,意为反映。“摹略万物之然”,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加以概括、抽象、反映。这是主观思维的理性活动,无疑这种认识活动具有唯物主义基础。那么这种理性认识活动是怎么形成的呢?后期墨家有着清楚的论述。

他们充分肯定了人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认为人的生命是形体与精神活动的相结合,“生,刑与知处也”。(《经说上》)人的认识活动,是人具有的一种能力,即所谓“知,材也”。(《经说上》)后期墨家进一步明确指出,仅有这种认识能力,还不能形成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是“知,材也。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经说上》)这是说,人具有认识的能力,只是可以有认识事物的主观条件。但不一定能达到对事物的认识。他们还举眼睛的例子说,眼睛有看东西的功能,如果你不去看东西,就达不到“明”的认识。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活动区分为两个阶段或状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后期墨家对此有清醒的区分与论述。在肯定人有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后期墨家说:“知,接也”(《经说上》),即认识就是与外界事物相接触。而且,这是形成认识的更主要的方面,在这一点上后期墨家继承了墨子重视感觉经验的特点。他们说:“惟以五路知”(《经说下》)。即一切认识必须通过感觉的感官才能得到。即使有些知识不是由当前感官的感觉得到的,那也是由于经验积累的结果。人的认识仅仅处于“知,接也”的感性认识阶段显然是不够的,后期墨家也没有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上,他们认为感觉经验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他们说:“知也者,以其知遇物而能貌之”,(《经说上》)即是说,感觉经验是通过人的认识能力得到事物表面形象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很不够的,因此,后期墨家提出,必须“循所闻而得其意”(《经说上》),也就是说要根据感官得到的感性认识,深一层去认识事物。这种深入一层的认识,后期墨家认为要靠心的思虑作用。“心”的思虑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说“虑,求也”(《经说上》),即思虑也是对外物的一种考察。后期墨家把这种认识称为“知”。他们说:“知,明也”,“知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著也”。《经说上》所谓“知”,就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而形成对事物的清楚、明了的认识与把握,故说“明也”。这种“知”的取得,是“以其知论物”得到的。具体说来,就是通过人的思维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等理性思维活动,达到“而其知之著也”的结果,即人获得的知识更加清楚、明白、确切。显然,“知”是指理性认识阶段,它是通过人的认识能力对认识对象的理性思考而达到对该对象的更多、更深的,因而也是更明确的认识。从这一点看来,后期墨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墨子的狭隘经验论倾向和错误,这对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后期墨家在探讨人的认识过程的基础上,较为细致的讨论了所得知识的种类。后期墨家对知识种类的认识比墨子更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后期墨家还对于知识进行了分类。后期墨家认为, 通过人的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可以根据两个不同标准分为七种。为“知:闻、说、亲;名、实、合、为。”(《经说上》)“传受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隅,合也。志行,为也。”(《经说上》)上述经文按知识来源,途径不同,将知识区分为三类:“闻知”、“说知”、“亲知”。所谓“亲知”,是通过个人感官亲身实践得到的知识,属于直接经验。闻知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说知”则是以亲知、闻知为前提、为基础,运用理性思维、通过推论得到的知识。除了“闻知、亲知、说知”的知识种类外,后期墨家还依据知识内容和深浅程度的不同,将知识分为:“名知”、“实知”、“合知”与“为知”。“名知”是通过名词、概念得来的知识。“实知”是通过接触某个认识对象所得到的知识。“合知”是指即知某对象之名,也知道该对象之实的知识。“为知”,墨家定义为“志行”。“志”是指个人的思想、意志、打算。“行”即行为、行动。“志行”即指个人思想意志具体付诸实践。这是“为知”。

由以上对墨家知识种类的分析,我们认为所谓“实知”就是经验知识;“名知”是理论上的知识;而“合知”恰是理论和经验认识的结合。由此看来,将理论认识和经验认识结合的“合知”,无论从认识的内容还是认识的程度上都比“名知”、“实知”为多、为高。墨家关于“名知”、“实知”、“合知”的认识理论,即克服了经验论认为感性认识是知识唯一来源的片面性,也摒弃了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了理性依赖于感性认识的偏颇。后期墨家强调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并重,强调二者结合,即知其名,又知其实,二者相符的“合知”才是更高层次上的知识。后期墨家到此并未止步。他们提出了“为知”的概念。为知,如前所述,是把人们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实践活动并取得预期效果的知识。知与行,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为知”才是最高层次的知识。强调实践是墨家一贯的思想,是墨家认识论的一个突出点。墨子学说包括学与行,但学与行相比较,墨子更注重行,他说“士岁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行为学之本,实践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后期墨家更是继承并发挥了这一光辉思想。后期墨家认为“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经说下》),也就是说,真正的知识要知道、了解自己所不了解、不知道的,原因在于能否把理论认识付诸实践。这种知识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这才是完整的知识。从认识到实践这一认识上的飞跃,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飞跃。

后期墨家认识论从它的唯物的立场出发 ,承认并主张人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既包括生理感官及其功用,也包括人的理性思维器官―“心”,即大脑的机能。人类以自己的认识能力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这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后期墨家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是分为阶段的:以“接物”、“过物”为特征的感性认识阶段;以“论物”为特征的理性认识阶段。前者为认识的低级或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人的认识能力与客观对象相接触 ,达到对客观对象外貌特征的描摹,掌握其外部联系。后者即理性认识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人的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人的认识能力的“论物”,即分析、判断等理性活动,达到对事物的清楚、明了而深刻的认识与把握。

综上所述,后期墨家的认识论系统,感性、理性认识并重,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后期墨家特别重视“为知”,认为它是人的思想意志有目的行为的体现 ,强调实践之知即“为知”的重要性 ,表明人是认识的主体,是认识者、实践者,认识对象是客体。实践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和墨子认识论相比较,后期墨家认识论更加突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其认识论对认识主体作用的强调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邢兆良.《墨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9.

上一篇:贵州大学生消费特征和消费模式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