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

时间:2022-07-03 12:50:02

浅议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

摘 要: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大潮中,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意义重大。研究性学习主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在研究题目的过程中掌握了所学的英语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应用。本文将深入分析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积累的教学经验,探究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 研究性学习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育者大力号召创新教学模式的高中教学改革,高中课堂实现高效的教学也需要教师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时代与现实的召唤下,诞生了研究性学习等一系列高效的学习模式。虽然研究性学习应用于高中教学中的时间较短,积累的实践教学经验不多,但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值得高中英语教师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培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是时代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就在这时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研究性学习在国际社会广泛流行,我国在素质教育的推行后,也将其列入高中课程,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参与其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潜能。研究性学习强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优势[1]。研究性学习还打破学科间的限制、延伸学科知识体系,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尤为明显,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到了很好地锻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强大。

二、高中英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含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其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探索的范围较广。同时英语教学的内容大多是从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提炼出的精华,可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这些知识的原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时,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就会发现英语学科是个知识的海洋,探索的学习过程其乐无穷。

研究性学习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有助于形成多边交流的教学模式,从而创造民主、开放的英语教学课堂。[2]

三、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

1.培养学生灵活思考的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阶段,需要学生学量的句式、语法、单词等知识,面对压力,学生可能会觉得学习很枯燥,因此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改善这种情况,教师不给学生提供教材,全靠学生自己去完成研究的内容,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进行理解、整理,最后形成深刻的记忆,极大地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给学生设定学习和探讨知识范围,选定研究题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学习可以利用一个情境对话、英语谚语、幽默的英语短文将探讨的题目引出,例如,在学习单词abroad和aboard时,教师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排练一场小短剧,用短剧的方法区分两个词的用法,教师引导学生用两个词造句,形成英语的台词如“We travel abroad aboard a ship(我们搭乘轮船出国旅行)”,这样有趣的句式加上学生生动的表演,让学生们印象深刻,因此能够合理的区分开两个单词的使用方法。

2.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

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范围广,教师可以将学生探究问题的方向引导到现实世界,锻炼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其探索课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探索中,从多个方向运用多种模式研究所要学的英语内容,每个同学都能研究出的不同结果。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形象具体,学生们可以在一种开放、主动的环境中学习,探索的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提高了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在教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3的语法知识时,让学生分析课文句子的结构,教师问学生:“咱们中文的结构与英语不同,大家说话中文句式和英文句式有什么不同点?”学生以前可能没注意两者究竟有什么不同,教师提问后学生会兴致勃勃的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不同语言语法的别样魅力,因此,学生通过形象的对比,真正理解了句式的特点,学会英语的语法的应用[3]。

3.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高中阶段英语课文内容非常丰富,可供选择的研究题材也多种多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研究题目很多,因此,教师要利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选择英语整理信息和传达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体验、实践活动,可以激发起探究意识,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英语技能。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在学习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e3时,老师进行“the Olympic Games”授课时,引导学生在课前选择一个运动项目,为这个运动项目准备一个英文的介绍,在课堂上介绍给其他同学。学生介绍完后,教师提问:“刚才这位同学介绍的很好,谁了解这项什么运动,谁用英语做一下补充?”,同学们课前准备充分,踊跃的回答问题,因此,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主动探究知识的涵义,从而扎实的掌握知识[4]。

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应用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由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展示出超强的实践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成绩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教学的研究进行拓展,开展多样性的研究性学习,带动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程太生. 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05).

[2] 史学芳,王爱玲. 研究性学习是创造性学习[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3] 徐桦君.普通高中扎实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网络科技时代,2012 (10).

[4] 钟文芳.研究型课程的定位、特点及实施中的难点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12).

上一篇:教师亲密行为与师生间的关系 下一篇:农村偏远山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