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与适应

时间:2022-07-03 12:36:41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以前从未有人徒步穿越过它。为了征服它,身强力壮的中国探险家余纯顺不幸遇难。据报道,余纯顺是在六月横穿大漠的,遇难地距大本营只有1.4公里。专家推测,遇难的主要原因是炎热、饥渴和迷失方向。不久,52岁的欧洲女性卡拉,只身一人,历时20天,于1998年11月18日从南向北成功穿越塔克拉玛干。她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没什么危险,一切都很正常。”选择冬季穿越,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她说:“我不挑战自然,我是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

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人主张“征服”,也有人主张“适应”,对此,你有什么见闻或思考,请以“征服与适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提示]

从话题材料可以看出,对待自然有个“征服”还是“适应”的问题。教科书上说,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能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个结论似乎有这样一种含义,人和自然是对立关系。早在战国时代,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人定胜天”的说法,意思是人类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足以战胜自然。长期以来,人们为人能胜天而沾沾自喜和骄傲自豪。但是,人非得征服自然吗?恩格斯早就指出,古巴比伦文明的覆灭,源于人们对两河流域自然环境的破坏,那是大自然在忍无可忍之后对人类的报复。其实在现代社会,各种自然灾害屡屡出现,其中大部分已被科学证实,是人类无节制地征服和改造自然带来的恶果。所以有识之士指出,人们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在深入领会一切生物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中,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天人相依。

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征服与适应”是关系型话题,“征服”“适应”两者不可偏废,但可以有所侧重。二、提示语“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人主张‘征服’,也有人主张‘适应’……”,限定了本题只能从人与自然的角度选材构思,而不能谈征服、适应社会环境或生活中的某个难题。三、根据材料展示的结果与流露的情感倾向看,本题常规立意应是提倡适应自然而非盲目地征服自然。如果进一步思考,可把主旨确立为:要在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的前提下,合理地适度地改造自然。四、写议论文不能空洞地罗列人类社会发展史,否则会使内容松散,要通过典型的例证(包括有说服力的数据),展示征服自然可能带来的恶果以及适应自然规律之后的和谐图景。

参考拟题:1.对“人定胜天”的再思考2.你的欲望,我的悲怆3.征服,还是适应4.“母亲”哭了5.创造和谐之美6.适应是硬道理7.自然之道。

[作文素材]

一、名言警句

1.爷爷打猎为生,爸爸伐木为生,儿子卖菜墩为生,孙子卖根雕为生。(一个家族的兴衰印证了环境的破坏进程)

2.所谓富裕生活,包含着一个三角结构:1/3关注物质,1/3关注精神,1/3关注自然。(苏菲环境大奖得主廖晓义)

3.如果达尔文生活在今天,他的工作可能会集中于物种的讣告,而不是物种的起源。(联合国一个官员的话)

4.我们不能购买一个地球,为什么不惩罚那些破坏环境的国家和人呢?(深圳11岁的女孩廖茗钰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时,呼吁全世界的人都应关注环境)

5.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6.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二、报章材料

1.生存智慧

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然而翻阅一下人类那充满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望一望那在儿童的记忆里不再是蓝色的天空,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这实在是一个令我们回答起来气短的问题。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头颅,收勒征服的欲望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首先是要实现人类的态度、立场、观念以及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2.上帝的花园

古人每恨海棠无香,鲫鱼多骨,觉得天地间有许多憾事。我的儿子也说:“鱼为什么长这么多刺!兔子为什么有皮!我不爱吃。”我瞪着眼说:“它们不是生来给你吃的!”万物有它们自己生存的理由。鱼的生理结构对鱼来说是合适的,它的生活目的不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我们觉得世界有缺陷,是因为它不尽如人意。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所以你看到园丁修剪树枝,遗传学家随心所欲地篡改生物基因。上帝的花园对人来说既然有缺陷,那么人类自己去创造一个花园好了。于是某国就有科学团体建立人工生物圈。尽管里头借用了不少旧世界的材料,试验者们还是待了两年就赶紧逃了出来。

有时,我们能从没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从前我常去野外,只是胡乱走走。看到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波平如镜,手痒痒的,就捡块石子打“水漂”,石子仿佛蜻蜓点水,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涟漪。树林子空荡荡的,没有野生动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松针和腐叶,踩在脚下,充满弹性。偶尔能见到一两朵明艳的小花,像幽静的美人,自开自落。透过浓荫的一缕阳光打在一丛什么蕨类植物上,逆光看去,叶绿得透明,仿佛可见叶脉中汁液在流动。我就这样在林子里逗留几个小时,把绷紧的骨骼和灵魂摊开,仿佛一朵花,一棵草,被宏伟的自然环绕并轻盈地托起,矫健、灵敏而单纯。除了上帝的花园,我们在哪里还可以这么自由地徜徉,充满惊喜和依赖?在哪里还能如此深切地体会生命中的美感,像宇宙一样深沉?

3.鱼类病害

继疯牛病、口蹄疫与鸡瘟之后,下一个可能给人类带来恐慌的是鱼。据《基辅导报》报道,乌克兰科学家目前已经在境内的230种淡水鱼和咸水鱼的身体上发现了肿瘤,其中狗鱼、鲈鱼、鳟鱼和鲤鱼的情况最为严重。鱼类患肿瘤性疾病最明显的症状是身体表面长出淡白色的小水疱,这可能是由于水体受重金属、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污染的结果。如果证实鱼类病害,鱼患肿瘤对人类的危害性可能会超过疯牛病。

4.瑞典人的“自然”情结

瑞典人因为热爱大自然而特别爱鸟。每年春临大地,鸟儿产卵的季节,瑞典的大人小孩便会自觉地不再进入树林,怕惊动了雌鸟,吓坏了雏鸟。而每到冬季,大雪纷飞的时候,瑞典人为了不让鸟儿们挨饿,每家每户都会自觉地在屋檐下、院墙上、树梢上挂上一只专门制作的精致的鸟食库,装满食物,让鸟儿们吃饱过冬。

每年仲夏之际,瑞典人便开始“野游”了。背上行囊,牵上狗,带着炊具,三五成群,走进大自然。找到一块舒适的田园山林,他们会马上搭起帐篷,铺上地毯,一边架起烧烤,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致。然而,他们从不随意点燃篝火,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每一片绿地都是大自然与人类的瑰宝,若被人为地破坏,上帝是不会轻易饶恕的。每次“野游”完毕,他们会把丢弃的垃圾带走,决不留下半点儿果壳纸屑,更不会留下诸如塑料袋、易拉罐之类的污染物。

5.假如动物穿上你的皮

“假如动物穿上你的皮”――这是成都街头一则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而针对广东等地吃野生动物的恶习,可能这样说更具有针对性与血腥感:假如动物烧烤你的肉。

[时文示范]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

愚茶

20世纪人类最爱说的就是“征服自然”,还爱说“……展示了人类的力量”。征服自然,怎么叫征服呢?爬上去踹两脚,这就是征服了吗?十几二十几个人准备上一年半载,满负物资装备,还得有人为他们打好一个又一个前站营地,惴惴不安地躲避着暴风和雪崩,侥幸爬到了山顶就可以插上旗子说征服高山乃至征服自然了?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记者问她为何跪下,她极为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同样的道理,登山是可以的,但登山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征服了高山,而是应该感谢山允许人的攀登。其实反过来想想,那么多的人不遗余力地要去爬高山,那么执著那么强烈地要登顶,当他们怀有“壮志”的一瞬间,是不是已经被山的魅力所征服了呢?

至于通过登山来展示人类的力量,更是大可不必。我们的“力量”大自然早已经领教过了:几百年长成的大树,人只用三分钟就可以让它倒下;几万年才长成的一片热带雨林,人可以几天之内将其变成一片赤土;大自然要花几百万年才能生成的物种,人可以用几十年就让它消失。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满;海洋,可以当做自家后院的垃圾场;天,都可以戳个窟窿……还有什么我们办不到的?

老子说过“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说明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从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我们一直都是在运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力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用自己的智慧来消除自身的贪婪、自大和狂妄的“征服欲”,做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

什么是真正的力量,我联想起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片断。辛德勒问纳粹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偷窃罪,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一棵参天古树,本可以用来做家具,但人没有伐倒它;一只珍稀野生动物,可能被投进汤锅,但人保住了它;一片平静的湖水,人没有让推土机隆隆碾过;一座圣洁的高山,人们放弃登顶,而停下来欣赏她神秘且宁静的美丽,并把她的圣洁和神秘代代相传。这,才叫做力量。

[品评]

这篇文章独到的见解在于:“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用自己的智慧来消除自身的贪婪、自大和狂妄的‘征服欲’,做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也就是告诉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才能真正显示人类的力量。

作者并未板着面孔说教,而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穿插引证,对照比较,丝丝入扣,发人深省。

上一篇:直面心灵的震撼 下一篇:嘉树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