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哥窑盘能否复原

时间:2022-07-02 10:45:43

2011年这个炎热的夏天里,国宝级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意外破碎,将故宫博物院推向了风口浪尖。据媒体透露,8月1日,故宫方面已将有关情况正式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同时,故宫方面表示,已着手制订破损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修复计划,一旦获批,文物修复将马上启动。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在接受采访时称。目前这件文物破损成6瓣,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现在的修复技术将如何妙手回春?修复师能让哥窑盘重现辉煌?本刊记者近日走访多位知名陶瓷修复专家。

破裂瓷器难以完全复原

天津博物馆副研究员、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文物修复中心修复师周志才近日很繁忙,除了手头的工作,连日来,起码有四五个人向他咨询故宫破裂哥窑盘的修复问题。他向记者介绍,修复一件破裂严重的瓷器是世界性的难题,就这件破裂成六瓣的哥窑盘来说,它刚刚破裂,原有的张力得以释放,在张力的作用下完全回原几乎不可能。无论是国家的还是民间的修复机构,能做到的仅仅是尽量接近原貌,差别只是看谁的工艺操作更细致更严谨。

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专家、国家文物局修复委员会常务理事蒋道银和古瓷修复工艺专家于爱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古瓷修复是一项很难的技术,不仅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材料、手段和机械,还要跟传统工艺相结合。最难的就是找到熟练掌握传统修复工艺的专家。他们说:“故宫目前还没有一个具备古陶瓷修复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一直都是一个负责修复古青铜器的工作人员在干古陶瓷修复的活儿。”

从古至今,瓷器修复都是文物修复中的难点,特别是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对瓷器修复的要求愈发严格,修复师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文物修复中心修复师孙大为说,破损瓷器完全复原很难做到,要知道瓷器的釉面是由很多细小的气泡组成的,一旦断开,在拼接的时候无法准确的复合,同时破裂和错位的气泡在光线的反射下,会形成一道无法隐藏的黑影。为什么现在的技术对冲线的修复效果比较好,因为气泡都在原位,没有错位,冲洗干净后就可以实现回原。

或被采用文物修复方式

除了瓷器本身的损害程度,修复的目的和要求也是一件破裂瓷器能否尽量回复原貌的关键。周志才介绍, 目前古陶瓷修复工作划分成三类,即文物修复、商业修复和展览修复。

具体说,文物修复的目的是为考古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工作提供较好的实物资料。因此,此类修复对损坏不严重的器物比如:剥釉、冲口、土蚀、非完全性断折及少量缺损等情况,一般只清理干净表面污垢,而无需进行其它方面的修理工作。对损坏严重的器物,也只在清理干净表面污垢的基础上,把断裂的各部位重新粘接在一起,必要时可把短缺严重的部位用石膏填平补齐,对风化严重的陶器进行适当加固处理。

商业修复是为了能使修复后的瓷器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赢取较高的商业利润,对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极高。它不仅要做到把坏损的器物恢复到原有形状,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使其表面的色彩、纹饰、质感、自然旧貌等,呈现出完好无损的视觉效果。

展览修复,是为博物馆、展览馆提供理想的实物展品,以供广大观众参观鉴赏。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与商品修复基本相同。其不同的是,对修复部位表面视觉效果的要求可以比商品修复稍差一点。因为普通观众是不可能把展品拿在手里进行观察、鉴赏。只要隔着展柜的保护玻璃看不出大面积的损坏痕迹就可以了,有时还要有意留下少量损坏部位不去修复以供鉴赏。修复师透露,目前首都博物馆展出的镇馆之宝元青花凤首扁壶就是一件按照展览修复标准的器物,仔细观察即可看出修复留下的痕迹。据他判断,鉴于破损的哥窑盘原为库存品,不担负展览使命,很有可能采取文物修复的方式进行复原。

周志才介绍,无论是文物修复还是商业修复,对破裂瓷器的修复在技术上基本一致,首选要制定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制定修复方案,然后依照原样回原,再用粘合剂进行粘接。不同之处,在于对表面修复痕迹的处理,进行文物修复表面基本不做处理,保持原样。商业修复则需要用树脂等原料掩盖修复痕迹。

修复瓷器费工费料

瓷器修复的过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费工费力。以修复破裂的哥窑盘为例,专家介绍采用文物修复的方法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且不说需要修复师细致操作,单说粘接使用的粘合剂就很影响工艺进度。这种粘合剂大多进口自法国、日本等地,和低档的502胶不同,高档粘合剂在使用中不会马上干,有的品种粘合时间会长达一周左右。试想两个瓷片粘在一起用一周,哥窑盘破成六瓣,都粘好了起码一个多月,这还是在一次拼接就成功的前提下。再加上哥窑器本身就有开片,在修复的过程中很容易掉落小的釉片,所以在合成后还要对缺失的部分进行细致的修补。

高档的材料自然有高昂的价格,为了追求良好的修复效果。瓷器的修复成本很难控制。孙大为说,目前比较好的粘合剂大多来自外国,一瓶5毫升,最贵可达1200元,修复一件瓷器,用个十多瓶很容易。所以在外行人看来,修复一件瓷器“很奢侈”。目前社会上文物修复机构的收费标准,主要取决于瓷器的高档程度和破损程度,定价基准线为同类完整器市场价值的2-3%。从成交纪录来看,目前最贵的哥窑约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此计算,按照文物修复的标准修复哥窑盘起码得十万元,要是采用商业修复需要二、三十万元。

修复痕迹难掩其踪

近一两年来,随着艺术品收藏投资热潮的兴起,文物修复行业发展迅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收藏重镇涌现出不少商业性文物修复机构,适时地满足了收藏界人士的实际需求。

但在重获新生的同时,文物修复也在发展的道路上遭遇了一些困境。周志才介绍,源于建国以来文博系统的忽视,修复行业长久处于家庭、作坊式的运转模式,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使得目前从业人员不多,技术过硬的修复师更是凤毛麟角,修复水平较之国外也有一定差距,目前好的材料和设备都是花大价钱进口自国外。

另一方面,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对器物品相的追求,远远超越对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的追求,修复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和顾客的需要也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孙大为说,很多上门找他们修复瓷器的顾客,都期望自己手中的残器能重回原样,看不出修复的痕迹,卖出好价钱。实际上这点很难做到,在专业人士眼中,再好的修复技术也会留下蛛丝马迹。因为修复中添加的是树脂,釉面本身则是气泡,在二十倍的放大镜下这点清晰可辨。再说树脂和瓷胎硬度不同,对声音的传导也不同,用硬的东西刮一刮,用手指敲一敲,也能发现瓷器是不是修复过。

虽然,现在最高端的技术不能让破裂后复原的器物逃过专家的法眼。但在瓷器清洗和冲线修复上却很有一套。孙大为说,过去很多人为了图方便,往往用84消毒液清洗到代的老瓷器,结果就像被砂纸打过一遍一样,宝光变成了哑光,成了不新不旧的“四不像”。现在则不同,只要您不贪便宜,送到专业修复机构,由专业人士用某种微酸溶剂,按照程序进行清洗,去掉的将是胎垢等脏东西,留下的则是宝光、及一些老化发黄的痕迹,实现真正的焕然一新。

上一篇:主力资金疯狂买入犀角雕 下一篇:哥窑:不断被仿制 从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