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农民田间课堂“六统一”建设模式

时间:2022-07-02 09:52:00

临沂:农民田间课堂“六统一”建设模式

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生产技能培训采取农民田间课堂培训方式,由农广校负责组织实施。为规范培训行为,保证培训质量,临沂市农广校在全市推进农民田间课堂建设“六统一”模式,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生产技能培训需要。2014年,全市建成“六统一”规范化农民田间课堂65个,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435班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800余人,为圆满完成示范培育任务奠定了坚持基础。

一、统一建筑标识。市农广校聘请专人,设计了农民田间课堂标识,包括农民田间课堂附近主要交通指示标牌、实训基地标牌、农民田间课堂外观标识、内部宣传标牌等,做到全市所有农民田间课堂“三个一致”:建筑标识大小一致、内容一致、摆放位置一致。在硬件建设上,田间课堂要做到有1个50人的培训教室,有1套相应的培训器材和课桌椅,有1处以上的学员实训基地,培训教室设置1个档案橱、1个教学白(黑)板,培训墙面张挂1个田间课堂专家服务团名单、1个田间课堂课程表、1个田间课堂流程图、1个田间课堂学习制度。

二、统一培训流程。主要规范培训师授课行为。明确整个田间课堂分为开学典礼、组织农民学习活动日、成果展示和结业典礼三个部分。每次田间课堂培训要求达到3学时,培训前辅导员和专家要开展调研,便于集中问题开展培训。第一个活动日分为十步进行。第一,辅导员主持在培训教室分组;第二,辅导员自我介绍并介绍选聘专家,主持制定学习约定;第三,专题讨论分析;第四,专家点评、讲授两个专业技术问题;第五,辅导员组织实践基地实习;第六,辅导员组织教学评估,第七,辅导员组织班长、班主任发表培训感言;第八,辅导员组织评选优秀学员;第九,辅导员总结本次培训,布置下次培训时间与内容;第十,辅导员活动日志撰写。

三、统一培训装备。主要规范田间课堂的必须用品。要求项目县区农广校统一配备“农民田间课堂培训装备专用箱”,箱内装备物品清单包括:标牌、情景卡、白板笔、水彩笔、大白纸、三色彩纸若干张、H形评估表、学员签到表、剪刀5~6个、大夹子10个、胶带5~6个、磁钉3包、优秀学员小奖品若干、午餐补助发放表等。农民田间课堂培训装备专用箱由县区农广校管理,每次田间课堂培训前,辅导员申请领取,培训结束后及时交回学校,并将使用情况写出书面报告,以备留存。

四、统一师资队伍。主要规范培训师的授课水平。农民田间课堂师资由辅导员和专家构成,辅导员队伍由县区分校抽调精干专职教师组成,经省、市农广校统一培训、统一试讲、专家考核,合格后由省农广校统一颁发聘任证书。专家队伍由市、县区农广校根据专家研究方向、工作业绩、农民培训需求等情况,从县区农技推广人员、临沂大学、临沂市农科院等单位具有一线生产经验的专家中选取,统一颁发聘任证书。

五、统一管理制度。主要规范培训质量控制与评价。一是建立培训季节历。由辅导员和学员在调研时,根据农民生产安排和作物生产随自然因素的变化关系共同制作完成,利用季节历可以了解当地重要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节假时活动的安排、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信息,帮助农民进行分析,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等。二是建立H形培训评估制度。每次田间课堂活动时,在培训后半段,由辅导员组织开展H形培训评估,学员以班组为单位,对当次田间课堂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打分,列出优点及不足之处,提出培训工作建议。三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数据信息库。在临沂农业信息网、临沂农民教育培训网设立临沂市新型职业农民数据信息库,将培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信息、电子照片、培训情况、发展产业等情况全部录入临沂市新型职业农民数据信息库,为下一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指导服务、政策扶持等奠定基础。

六、统一团队建设活动。主要规范培训的组织管理。一是组建学习团队。在田间课堂第一个活动日,将培训班分成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3~10个学员,每个小组设立自己的组名、口号,并推选小组长、班长,以此增强全体学员的凝聚力、责任感和归属感。二是建立学习情景卡或农业生态系统分析。情景卡由省农广校统一监制,通过创设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情景,组织学员以组为单位讨论并发言,提升学员团队合作意识。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临沂市分校

孙志智 齐敬冰

上一篇:如何为团队成员设定绩效考核标准 下一篇:一位老农广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