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草食型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时间:2022-07-02 06:36:54

印江县草食型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 要] 从印江县的实际环境出发,分析出食草型肉牛产业牧草的选择方式、种植方式、加工方式,提出食草型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从而推进草食型肉牛产业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 草食型肉牛 生态畜牧业 牧草 肉牛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87-01

在现今的全球现代农业中,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传统的种植业开始下降,畜牧业得到提升,并已大大超过了种植业而排列首位,特别是在西南山区,传统种植业的收益低下,并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改变,对牛肉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印江政府把草食型肉牛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中大力发展产业之一。

肉牛的出栏和牛肉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肉牛日粮中的干物质进食量和粗纤维的质量如何。农村多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主要以农作物秸秆、秕谷为主,搭配少量精饲料,饲养周期长,生产的牛肉质量不高,生产效率底。规模化养殖有存在精料使用过多,饲养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然而要发展肉牛产业化,又必须走规模化养殖。鉴于我国人多地少国情,大量使用精料,将消耗大量粮食,有悖与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因此,充分利用优质牧草资源发展草食型肉牛产业,符合牧草的高效可利用特性和牛自身的消化才是特点。

牛是反刍动物,具有庞大的瘤胃和较强的消化利用粗纤维的能力牧草中50%以上的粗纤维、70-80%的干物质在瘤胃中消化,瘤胃还能够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共机体利用。为此,优质牧草的合理搭配饲养肉牛,是可行低耗高效的养殖方式。

印江地区牧草选择:禾本科及豆科,禾本科以紫花苜蓿、白三叶、箭舌豌豆等主,主要作为蛋白饲料直接饲喂;禾本科以青贮玉米、墨西哥玉米、高丹草、一年生高产黑麦草、鸭茅等,一般作为青贮利用,可提高饲用适口性及饲料贮藏;一年生黑麦草、箭舌豌豆等主要用于解决冬春青饲料不足,用于鲜饲,鸭茅一般作为鲜饲,白三叶作为放牧型草地利用。这些品种经多年种植,适宜本地气候,产量高,营养丰富,为养殖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牧草种植方式:采取因地制宜和多种灵活的种植方法。在选择种植具体的草种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及降水情况选择。例如,玉米就不宜在较低水位或低洼的土地种植,苜蓿草就不宜在酸性或太粘性的土壤种植。至于种植方法,可采取单一种植、间种、套种或轮流种植甚至可以混合种植,混种或轮种往往更能有利于地力的保护。

根据草食型肉牛产业发展,必要时还可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大面积的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种植经营,实行低成本运作和牧草基地与肉牛基地联手挂钩,共同发展,但要避免一哄而上。

牧草加工:目前本地区牧草加工基本以青贮为主,主要受该地区的气候限制,不适宜加工干草,做好青粗牧草如青贮玉米、高丹草等青贮技术和紫花苜蓿深加工技术工作,可为牧草提供更为宽广的市场空间和延长可持续供应时间创造条件,从而对草食型肉牛产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

牧草与草食型肉牛产业两者之间都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优质牧草的发展是草食型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草食型肉牛产业的发展带动牧草发展,两者都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们都可持续发展,将逐步地成为农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任继周,节粮型草地畜牧业大有可为,草业科学,2005(2-5).

[2]陈宝书,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5-38).

上一篇:浅谈幼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方法 下一篇:夏季猪群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