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苦涩的表达告别课堂

时间:2022-07-02 04:01:54

让苦涩的表达告别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从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入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恰当的指导,使学生初步学会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并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因为年龄、学习水平等原因,难以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心里想的内容,有些学生的表达结结巴巴,有些学生甚至不敢举手表达,更有些学生对教师的提问,阐述的观点语无伦次、破绽百出。那么,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壮胆:低吟表达“高八度”

让学生大胆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前提。学生在公共场合往往不敢说话,怕万一说错,老师批评,同学嘲笑。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生以及处于变声期的男生,他们往往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不得场”,最怕回答老师的提问,即使回答问题声音也如蜜蜂“嗡嗡”响。为了消除说话的胆怯心理,教师要给学生壮胆,让孩子们低吟的表达“高八度”。

一次公开课上,当笔者提出请同学们读一段句子时,一位胆小的女生犹豫再三,终于举起了右手。笔者微笑着请她朗读。她站了起来,但过于紧张,声音低得只有她自己听见。她红着脸望着笔者,笔者走到她身边,抚摸着她的肩膀鼓励说:“别紧张,深吸一口气,再来一遍好吗?老师相信你能读好。”这名学生感激地回望了我一眼。通过努力,她终于大声完成了朗读,班级里响起了掌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多给学生壮胆,加以引导,给予鼓励。久而久之,学生们便能够在课堂上抛却低吟,声音“高八度”了。

示范:语言变得“流畅”“生动”

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会表达的有关技能,要说普通话,力求发言准确,吐字清晰,运用恰当的语调,注意句子停顿,控制说话速度,使表达的语调、语脉、语流、语速等自然合度,大方得体。因此,学生要学会表达首先要过语音关,然后抓住内容,表达才能有头有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还要注意说话时姿态自然,大方得体,语调抑扬顿挫。

在教学《莫高窟》这篇课文时,笔者反复诵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让学生有美的享受。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再有笔者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还注重搜集文中的美妙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并通过完整固定的句式引导学生反复表达。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清楚、简练、优美,让学生喜欢听、学得会,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学生结巴的语言变“流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表达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内容力求具体生动。学生的表达可塑性很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语文课上,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创造性地组织多种形式的表达训练活动,为孩子提供语言交流及展示的机会。比如,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让孩子补充或想象,让单调的表达“生动”。在教学《莫高窟》一文中介绍飞天的姿态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让孩子利用课文中的省略号,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交流,然后展示填补课文中的空白。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找适宜孩子交流的话题,引导孩子有主题、有顺序、有逻辑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寻根:错误的表达“转正”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的错误通常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必须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有些明显的表达错误,教师可拎出来反问学生:“同意吗?”提醒学生注意错误。还有些错误的背后有丰富的潜台词,这时教师可加以追问,如“为什么?”“你怎么会这样想呢?”等,或许就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认识到错误。

特级教师贾志敏让学生给生字“尊”组词时,一名学生说:“遵守的尊”。学生们顿时哄堂大笑,贾老师微笑地说:“他并没有错,他还没把话说完呢!是遵守的遵,去掉……”这名学生顿时领悟:“去掉走之。”就这样,学生找回了自尊与自信,维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把学生的错误转换了一个角度,使学生说出了正确的答案,而且还为自己的正确而开心。

表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思维的结晶,是学生对文本深度理解的诠释,同时也是学生思想交流的载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壮胆”提高学生的表达兴趣,以教师示范、同伴评价、点拨引领不断提升学生表达的能力,让苦涩的表达告别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马丰小学)

上一篇:真性情育人方能彰显教育之美 下一篇:院士谈科技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