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大型实验动物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2 03:52:08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大型实验动物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羊麻醉

在大多数的动物实验中,特别是手术等实验,为保护实验动物免受痛苦,减少动物的挣扎和保持其安静,并便于操作,常对动物采用必要的麻醉。由于动物种属间的差异,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和选用的麻醉剂的不同,在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麻醉过深或过浅的问题。麻醉过浅使动物遭受痛苦,影响实验的数据和进程;麻醉过深,可造成实验动物死亡,实验损失较大。我科在大型实验动物(羊)的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获得较好的效果。该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麻醉平稳,可控性强等优点,适用于羊等大型实验动物的全身麻醉。现将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12小时,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04mg/kg,耳背处剃毛寻找耳缘静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缝合固定,连接三通接头备用。经三通接头缓慢注射舒芬太尼1μg/kg,丙泊酚4mg/kg后即可开始实验,若术中动物出现躁动,可追加丙泊酚2mg/kg。

注意事项

由于羊为反刍动物,分泌物较多,反刍动物麻醉前至少禁食12小时。术前需注射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以防因呼吸道腺体分泌和唾液腺分泌过多而影响呼吸。术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腹式呼吸动度及舌后坠情况。必要时可用钳子拉出舌头。

羊等大型动物在麻醉期体温容易下降,一般体温下降1~2℃或3~4℃,麻醉使动物的基础代谢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

静脉注射推注的速度要适中不可过快,必须缓慢,不可将药物一次性推入,而应间歇性缓慢推注,在注射进预定量的1/2~2/3后,停注30~60秒,同时观察肌肉紧张程度、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如果出现眼球不再偏转而是处于中间位置,且凝视不动,瞳孔放大,对光反射微弱,甚或消失,乃是深度抑制的表现,应立即停止注射,以免发生麻醉过量动物死亡。

麻醉后羊易发生呼吸道阻塞而窒息死亡,需要做好麻醉后动物的监护,麻醉失误,意外的发生,都与实施麻醉后对动物的观察,监测及管理不当有直接关系。

给羊等较贵重的大型动物实施麻醉。麻醉剂的用量,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且体重与所需剂量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

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在一般情况下,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为了防止动物中毒死亡,首次给药剂量可以小于标准剂量,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还要考虑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衰弱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龄动物,剂量应减小。此外应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尤其是采用静脉注射,不可将按体重计算出的用量匆忙进行注射。

讨论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各大医院在进行着动物实验,这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中动物麻醉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目前常用的戊巴比妥等药物一次注药可维持100分钟,完全苏醒需4~5小时,用于短时间的动物实验并非最佳选择。动物麻醉的原则是宁浅勿深。给药剂量过大,动物麻醉潜伏期缩短,容易因血药浓度上升过快引起动物死亡,同时也会延长动物的苏醒时间,这对动物机体功能恢复是不利的。反之,手术等待时间延长,动物挣扎,也会影响实验进程。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强、起效快、抑制应激反应较强。丙泊酚是一种新型安全的短效注射麻醉剂,在现代医学上运用十分广泛,近些年来国内兽医才逐渐开始使用。丙泊酚有起效快、时效短,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动物进入睡眠状态等优点,两种药物复合使用可以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避免单纯使用一种药物时麻醉过深或长时间大量使用给动物带来的威胁,而且诱导迅速,麻醉深度易控,苏醒快,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价格适中。适用于羊等大型动物短时间实验的全身麻醉。

上一篇:如何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管理 下一篇:居民死亡原因与生活方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