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得有职业精神

时间:2022-07-02 03:42:26

过日子得有职业精神

作者简介:

谁谁谁,本名薛莉,现任职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生活版编辑。在朝九晚五的时间里,她是网站制作人、项目经理;在8小时以外的时间,她是《上海壹周》、《广州日报》、《申江服务导报》的专栏作家。喜欢涂鸦小书,娱乐自己,娱乐大众,曾出版《朝九晚五》,销量不俗。

我有一帮做“生活方式”类媒体的朋友,他们算是“过日子”的专业级选手,知道城市里最最高精尖的吃喝玩乐宝地,并且以指导别人过优质的闲暇生活为职业。然而,就像专业厨师回到家以后就再也不想进厨房一样,这些职业生活家们一旦自己休了假,日子就过得乱七八糟,不是埋头大睡就是一部接一部看盗版DVD,最大的亮色也不过是跟着朋友去唱唱KTV,虽然这个项目他们是绝对不会在媒体上向大家推荐的,太俗。

倒是那些平日里忙得七荤八素的白领――被“生活方式”媒体熏陶出来的忠实读者最懂得过日子,而且工作越是枯燥重复的人,越拿得出亮眼的生活节目单。大概平时的生活过于灰暗,下班后迫切需要释放被压抑的创意和激情。

有位在国营单位做审计工作的女白领,就把自己的日子经营得有声有色。她每周两次学跳恰恰舞,为了与时俱进兼保持身材曲线;每周六去一个专业人士的俱乐部――主要目的是找个男朋友,毕竟恰恰舞班上稀有的男学员太过抢手,价格已严重偏离价值,不值得再去哄抢;每一至两个月看一场话剧,这是为了给艺术细胞保鲜,哪个男人愿意跟你谈审计呢?每两个月至少学会一道新鲜菜式,这该又是时尚媒体支的招吧,会不会烧时令的菜和会不会化最新的妆容一样,属于为个人品牌增值的部分,而且烧菜比化妆的难度系数又高出许多。还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要参加狂欢派对,并且要一副派对装扮――得对得起巨资置办的小礼服啊。在我看来,她对生活的经营已够得上专业级,完全够格做全职太太了。她的生活项目,每一项都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严肃地学习、理性地研究并付诸自律地实践,根本就相当于做多个兼职。

想法越简单的人,越善于丰富多彩地“过日子”,比如脑袋里只有“赚钱和存钱”的商人,或者只有“花钱”这一件事的女人;想法越复杂的人,越是不会过日子,比如一直想着“生存,还是死亡”的诗人,或者“真善美哪个最高级”的文人。一般来说,后两者主要负责如何把日子过得更无聊,你让他们在家里待着,他们会叫“无聊”,你请他们去看戏,他们会叫“更无聊”。我有位做委托理财的朋友,上班时间主要任务是盯着股票大盘,下了班惟一的人生乐趣就是打麻将。他有一群固定的麻将“搭子”,一帮人打起麻将来总是吵吵闹闹,你骂我老是出错牌乱点炮,我骂你就喜欢和小牌……声浪简直要掀翻屋顶。打完一场麻将后,他总是要回味一两个小时,才能从兴奋中慢慢平静下来,继而沉沉睡去。他的生活如果放在文人的嘴里,不仅无聊,而且简直称得上粗鄙了。

我参加过一个大家庭的周日早餐会。这户人家每周日一家三代出来喝早茶,七旬老奶奶和三个中年儿女夫妇及两三个孙辈满满坐一大桌,叙叙各家的近况。老人家显然是最开心的,中年儿女们已经有些心猿意马,但也还算惬意松弛,小孙辈们却完全不领情。席间,老人命孙辈汇报英文学习成果,生于“00后”的孙子们现场交流道:“Do you like this breakfast(你喜欢这种早餐吗)?”“I don't.And you(不喜欢。你呢)?”“I don't either(我也不喜欢).”小孙辈完全把这当成家庭任务了,显然是对奶奶的一片孝心和自己的小兴趣起了冲突,对上的孝心和对下的宠爱不能两全。

“过日子”的难处又岂止这一例?作为一个外来客人,我觉得自己像是在看一幕真实的生活话剧。

如果你觉得“过日子”完完全全是一种放松的消遣,那么你错了,因为它有时需要你不亚于对待工作的认真敬业。如果你觉得“过日子”需要一丝不苟、完美无缺,那么很可能你又错了,因为你的完美精神会连累你的家人无法放松。让自己和家里人都觉得松弛又愉悦,实际上比让老板满意更难,只不过大部分身心俱疲的职业人还无暇念及于此罢了。

(摘自《新报》)

上一篇:创富女走出催乳经济新“钱”途 下一篇:秦怡:磨难中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