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异食癖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时间:2022-07-02 01:58:54

牛异食癖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牛异食癖亦称异嗜癖,是由环境、营养、内分泌、心理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舔食和啃咬通常被认为是无营养价值而不应该采食的异物为特征的一种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其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饲草青黄不接时的舍饲牛。一般认为,牛异食癖是因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从广义上讲,牛异食癖的病因很多,防治亦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切实可行的相应措施。本文归纳了牛异食癖的发病原因,详述了临床症状和危害,并提出了牛异食癖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发病原因

1.营养性因素

一般营养性因素被认为是引起异食癖的主要病因。

(1)矿物质缺乏:钠、钴、铜、钙、磷、铁、锰、硫、碘、锌和镁等矿物质元素不足,特别是钠盐的不足,引发低钠血症,常常引起牛的异食癖。通常这时的牛多喜舔食带碱性的物质。牛体内缺钠可能因为饲料中钠不足,也可能是因为饲料中钾盐过多,机体要排出多余的钾,必须同时增加钠的排出,导致钠的损失增多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因此引发钠缺乏。饲草料单一的牛就会发生异食癖。长期饲喂过酸的饲料等,可使体内碱的消耗过多,以致钙、磷比例失调,引发异食癖。牛体内缺锌也可出现异食癖,其原因可能与味觉异常有关。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B3及维生素B12等不足,使牛体内许多与代谢关系密切的酶和辅酶缺乏,可导致体内的代谢机能紊乱而发生异食癖。

(3)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有时牛的异食癖可能与含硫氨基酸缺乏有关。

2.疾病性因素

疾病本身不会引起异食癖,但可产生一个应激或诱导作用。一些临床和亚临床疾病已被证明是异食癖的一个诱发因素,如佝偻病、软骨病、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慢性消化不良、前胃疾病及某些寄生虫病等。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牛有5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异食癖。犊牛患缺铁性贫血常有口腔灼热感,从而引发异食现象。目前认为,铁不足可使下丘脑摄食中枢功能紊乱而引起摄食异常。

(2)脑性疾病:患有脑器质性疾病、神经障碍、大脑发育迟缓、脑炎和脑外伤后遗症等的病牛,均可能出现异食癖。

(3)寄生虫病:体内外寄生虫通过直接刺激或产生毒素也会起到诱发牛异食癖的作用,如蛔虫病、囊虫病、犊牛球虫病及牛虱病等。

(4)内分泌失调:孕牛由于存在潜在性缺铁性贫血和体内激素的变化及泌乳牛慢性酮病等,常常引发异食现象。

3.饲养管理不当

(1)环境不良:牛群饲养密度过大,个体之间互相接触和冲突频繁,为争夺饲料、饮水和休息位置,互相攻击角斗,常易诱发恶癖。高温高湿、通风不畅、采光不良、过度拥挤、闷热和蚊蝇肆虐等,再加上牛舍内有害气体的刺激等因素,都易使牛烦躁不安而引起异食现象。

(2)管理不当:饲草料单一、饮水不足、缺乏运动及各种应激因素,均有可能成为牛异食的诱因。饲草料饲喂不足,牛离槽后,闲来无事到处啃咬,久而久之,即形成异食癖。鞭打重击牛的头部易使牛脑部受伤而引发异食癖。

4.其他因素

某些长期被虐待的牛、流产的孕牛及不良成长环境中的犊牛,可因心理创伤而引发异食癖。

二、临床症状

牛异食癖一般多从消化不良开始,然后出现味觉异常和异食症状。患牛舔食、啃咬、吞咽被粪便污染的饲草或垫料,舔食污水、墙皮、泥土、食槽,啃咬砖头、瓦块、石头、酒瓶、鞋底、破布、毛发、塑料、纸屑、煤渣、铁片和油漆等异物。患牛喜聚在垃圾堆、垃圾站等处,常常采食或饮水中断便啃食异物。患牛易惊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高,以后则迟钝。常伴有皮肤干燥、弹力减退、被毛松乱无光泽、精神萎靡、厌食乏力、弓腰、磨齿、畏寒及营养不良等症状,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患牛口腔干燥,开始多便秘,其后下痢,或便秘下痢交替出现;贫血,发生渐进性消瘦,食欲进一步减退,病情恶化,甚至发生衰竭而死亡。奶牛产奶量下降,延迟;孕牛可发生流产。

三、防治措施

本病必须在病原学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方可收到明显效果。

1.保证全价日粮配方

如果发生异食,首先应考虑日粮中是否缺乏某种营养成分。如果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则需添加豆饼、鱼粉和蛋氨酸等;若是铁和维生素不足,则应添加硫酸亚铁和维生素;若是食盐不足,则在日粮中添加食盐,供足饮水;若是缺硫引起的异食,则在饲料中加入硫酸钠。应根据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当发生异食现象时,可适当增加饲料中的矿物质和复合维生素的添加量。青草期季节应多喂青草,枯草期季节要喂质量好的青干草或青贮料,补饲谷芽、麦芽和酵母等富含维生素的饲料。

2.加强饲养管理

要按照牛的来源、体质、性情和采食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合理组群,疏散密度,防止拥挤,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防雨防潮等工作。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和应激刺激,勿鞭打重击牛的头部,及时清除环境垃圾。根据当地的气候、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对牛群进行定期驱虫,以防止寄生虫诱发异食癖。

3.隔离患牛

若发现个体牛有异食现象,要及时隔离饲养,避免诱导其他牛模仿异食,并防止寄生虫病传播;同时改善全群牛的营养条件,分析病因,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应视病因而定。①有研究结果表明,用氯化钴治疗异食癖有良好效果,成牛用量为30~45毫克,犊牛为10~25毫克。硫酸铜配合氯化钴使用有良好的作用,其剂量为成牛300毫克,犊牛为75~150毫克。②静脉注射或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同时注射5~15毫升的1%维生素D溶液,可调节钙磷比例,效果较好。③酵母片100片、生长素20克、胃蛋白酶15片、龙胆末50克、麦芽粉10克、石膏粉40克、滑石粉40克、多糖钙片40片、复合维生素B20片、人工盐100克,混合研末拌料。每天1次,连喂5天,可调节瘤胃内环境,缓解异食癖。④神曲60克、麦芽45克、山楂45克、厚朴30克、枳壳30克、陈皮30克、青皮20克、苍术30克、干草15克,混合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可调理脾胃,缓解异食。⑤对于因吞食塑料、胶鞋底和毛发等引起的前胃弛缓和消化不良等,可给予健胃药物,以促使瘤胃蠕动,通过反刍使异物返到口腔吐出或辅助拉出。也可应用盐类泻剂,促使异物经排出。

5.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异物大量存留在牛体内,阻塞消化管道,无法排出,在牛机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施行手术切开相应的消化管道,取出异物。术后要加强护理,隔离喂养。

四、小结

本病重在预防。若已发病,根据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及日粮营养成分,结合临床发病症状与生产实际,认真分析发病原因,即可做出诊断。然后要及时消除病因,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对症治疗。多以在日粮中添加矿物质元素和复合维生素,驱虫健胃等为主要治疗方式,便能缓和病情。牛异食癖有时非常顽固,纠正非常困难,治疗过程别要注意纠正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防制酸中毒。

(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韩天龙 邮编:024031)

上一篇:作物在哪些情况下宜采用根外追肥 下一篇:黄粉虫的养殖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