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礼貌原则与翻译

时间:2022-07-02 11:16:15

探析礼貌原则与翻译

摘要: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它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是社会交流的普遍现象。礼貌又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把礼貌引入翻译之中,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礼貌;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87-01

一、礼貌原则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莱可夫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礼貌是交际的最基本的准则。莱可夫描述了三种礼貌规则:规则1:不要强求于人;规则2:给对方留有余地;规则三:增进相互间的友情。莱可夫认为这三种情况下的礼貌准则在人际交往中是至关重要的。

布朗和列文森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认为礼貌是保留面子的一种方式,而面子就是每个人意欲为自己争取的公共的自我形象。礼貌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胁从而显示尊重对方的面子。布朗和列文森进一步将面子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两种。正面面子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和赞许,以及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负面面子指自主的权利,行为不受他人的强制或干预。

利奇对礼貌原则划分为六项准则:(1)得体准则;(2)慷慨准则;(3)赞誉准则;(4)谦逊准则;(5)一致准则;(6)同情准则。

顾曰国总结了五项与汉语文化相关的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德,言,行准则;(5)求同准则。

在翻译中,采用何种态度来对待东西方国家中不同的礼貌准则,怎样选择接受还是拒绝原文化的礼貌因素以及怎样达到礼貌对等都是译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对于礼貌翻译,译者应该达到同样的目标:礼貌的翻译应该最大程度上减少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以及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英汉文化礼貌的差异性及翻译策略

(一)尊称与谦称的差异

“自卑而尊人” 是中国礼貌的核心内容。但是在现代,“自卑”逐渐被“自谦”、“自贬”所取代。 (顾曰国,1992 )因此,在交际中,中国文化强调贬己尊人,在汉语里有很多自谦语,比如寒舍、薄酒、犬子、鄙人、贱内、拙作等。同时也有许多敬语,如:贵校、高足、令尊、 大作、惠存和您。相反,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虽然也强调尊人但却不赞成贬己。所以,在翻译中不应把汉语中的寒舍、薄酒、犬子、鄙人、贱内、拙作等贬己的词语直接译出。

例1:孔明曰:“火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而,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三国演义》)

译文(杨宪益,戴乃迭):“On the river, arrows are best,” said ZhuGe liang. “I agree with you. But we are rather short of arrows. Would you undertake to supply a hundred thousand for our next fight?” since this is for the common good, I’m sure you won’t refuse!”

译文充分考虑到了英语中没有贬己尊人的文化习俗,所以省去了“先生” 和“愚”,把“敢烦”译成“would you...”,既尊重了他人又不失地位。把“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译成“into “since this is forthe commongood,Iamsureyouwon’t refuse.” 译文完全符合说话双方的身份和地位。

(二)称呼语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礼貌称呼有着家庭-血缘的观念和长幼有序的观念而英语民族的家庭一般是以父母为核心的小家庭形式,所以他们更注重关系的平等以至于他们可以对别人直呼其名。

例2:那妇人脸上堆下笑来问武松道:“叔叔,来这里几日了?”武松答道:“到此数十日了。”夫人道:“叔叔,在那安歇?”武松道:“胡乱在县衙里安歇.”(水浒传 (第二十四回))

译文:Her face wreathed smiles she asked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here?”

“Ten days or more.”

“And where are you staying”

“Forthetimebeinginthe countyoffice compound.”(Shapiro, S.译1980 )

当潘金莲想要勾引武松时,称武松为“叔叔”。但是当武松拒绝她时,她称武松“你”。沙博理把“叔叔”和“你”都译成“你”是因为在英语中没有汉语的这种特殊用法,也就找不到相应的词来对等。所以,读者不得不自己体味这其中使用者前后的的礼貌变化。

三、结束语

礼貌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又是交际中必要的因素,所以应该更重视翻译中的礼貌因素。 我们不仅应该分析暗含在原语言中的礼貌特征,而且应该理解礼貌规则和它在目标语中的作用,翻译目的等。译者应该尽力在原语的文化特征和异语的可接受性之间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浅谈陈可辛电影中的爱情观 下一篇:关于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