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学者人生

时间:2022-07-02 08:36:37

作为一名与中国经济改革同步成长的经济学家,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实,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磨砺,他认定自己人生轨道的中心其实是知识,因此他时刻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岗位学习、向周围的一切学习。

而今,作为一位大学校长,他坦言:“在一所大学工作,所能做的事不能说很大,但只要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对教育事业、对国家乃至对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提到文魁教授,人们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他撰写的《中国工资运行机制改革研究》一文,正是这篇被国内同行专家誉为“填补了空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文献,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资运行机制改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8年新年伊始,《教育与职业》专访了这位人们熟悉的经济学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文魁教授。

成长岁月里的幸福片段

回忆起自己早年的成长经历时,文魁校长一脸的幸福,“我15岁之前的那段人生恰逢共和国成立初期,现在回忆起来感觉是非常幸福的一个时期。”

1949年2月出生于北京的他,是不折不扣的共和国的同龄人,而他也以与共和国同时成长为幸,一再坦言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少年时期。

虽然,建国初期的物质生活与现在相比是十分匮乏,但是新中国的朝气蓬勃让文魁校长至今仍记忆犹新,现在每当听到当初“红孩子们”曾经传唱的歌曲,他仍禁不住心潮澎湃,“当时虽然生活各方面都很简单,但还是有机会参加气象、航模、跳伞等课外活动,感觉很充实也很快乐。”

1965年,16岁的文魁顺利地考上了高中。然而,刚刚读完高中一年级,开始了,大学也随之关门。他就跟所有六八届同学一样不得不早早地就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实际上,说是选择,毋宁说是“发配”。当时,知识青年们最大的理想就是去当兵,即便当不成兵也要分到边疆去军垦。但是文魁却没有那样的“幸运”,而是被“发配”到了工厂。

“当时,我和其他同伴都有些闹情绪,多次争取去当兵,最后当然是没有成行。”文魁校长笑言。

就这样,在北京通县的一家缝纫机厂,他从学徒干起,逐步接触、学习机械加工等,一干就是十年。

“在最初学车工的时候,我原本以为刀锋越尖锐切削起工件来应该就越快,但实际用起来的时候却最容易锛。我当时很惊讶,后经师傅指点,在刀锋磨快的基础上用油石把最锋利的刀刃打平了,看起来好像不太锋利了,实际上韧劲却更足了。”采访中,文魁校长向记者透露自己十年工厂生涯中感触最深的这件事。当时,这个发现对他触动很大,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日记,告诫自己:藏锋才能有韧劲、才能更持久。

后来,在他出国学习写简历的时候,有的外国专家建议不要提及早年在工厂的坎坷经历,认为“人生倒霉的时期不要再提”。但是,他并不感觉那是“倒霉”,反而认为是自己人生道路上很宝贵的一笔财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来说,很多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社会责任感和人生理想等都是在这段时期培养起来的。”

经世济民的人生情怀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消息传来,举国欢庆。对于文魁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忧的是自己毕竟已经28岁了,而且告别课堂已然10年。

因此,对于北京地区组织的第一次高考,他由于准备不足而没有应考,但还是深为厂里年轻的工友选择高考而高兴。此时的他,已在工厂担任一定的职务,因此在工作之余尽量给参加高考的工友们提供一些学习上的方便。

在考试结束后,他在第一时间找到了试卷并认真学习起来。哪知一看到试题就后悔了,原来这些试题自己都会做啊。其实,这也并不奇怪,一方面是因为他拥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在工厂期间,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学习,通常利用为工厂做宣传机会抓紧时间学习。幸运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拥有一本英文版的语录,因此外语学习得以坚持下来。

凭借着从不间断的学习和重新建立起来的自信,文魁于1978年参加了第二届高考,成功地考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前身――北京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

此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改革的酝酿期,历经十年磨难的神州大地开始焕发出早春般的生机。大学期间,他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广泛汲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不断关注着国内经济界的悄然变革。

1982年6月,33岁的文魁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两年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对于刚刚从事经济学教学的文魁来说影响非常大。

采访中,他对于这段经历印象特别深刻,感觉当时的自己好像是迷路的孩子突然找到了回家的方向,为此他下定决心要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国家的改革探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充经济学知识,他选择了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并开始尝试着围绕经济改革发表一些见的。1988年,文魁顺利获得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为实现自己经世济民的人生抱负又增添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获得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填补了空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中国工资运行机制改革》在他看来,作为经济学人,就要时刻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用聪明才智奉献社会、用诚实正直的人格报效祖国。

甘做“一介书生”的人生历程

1998年,49岁的文魁教授开始走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领导岗位,担任该校党委副书记。此时,距离他研究生毕业已整整十年。这十年的人生经历堪称他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不仅发表了大量倍受关注的学术作品,而且个人也逐步从助教、讲师、成长为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了系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乃至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并凭借着在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于1993年起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

然而,即便是在工作和学术上取得了如此丰厚的成绩,他依然心存对知识的渴望,并时刻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在采访中,他更是直言自己甘做一辈子学生,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如果要总结成长历程,我认为人生就是循着学习的轨道,轨道的中心是知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人所云,恰可以用来概括文魁教授的心境。近年来,他把重点放在培养和带领青年学术骨干共同搞科研上。其中,他主持并带领全校多学科的青年学术骨干共同承担的首都经济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专著《首都经济研究报告》最早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本质是服务型经济的论断。

而今,他已主持完成了教育部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北京市软科学课题《人才环境》,北京市社科规划课题《人才测评》等的研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充分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成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也许,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对学习的虔诚,文魁教授在学术的海洋里劈波斩浪,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释放教师的职业潜能

2003年12月,文魁教授就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开始步入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上任以来,他坚持向岗位学习,不断探索大学的本质和校长的职责,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探索科学发展学科的规律,总结概括出大学的宗旨在于“释放教师职业潜能,滋养学生创新潜质”,将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不管是工作中还是外出考察期间,文魁校长教授从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总想把最先进的理念和好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例如,在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修和考察时,他就敏锐地发现,该校教学促进办公室(OFFICE OF TEACHING ADVANCE,简称OTA)的网站内容从新教师如何备课到如何应对各种教学难题,无所不包,对教师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

为此,他下定决心要将其引进学校。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特色,他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促进教师提高职业能力,将OTA解释为“教师促进中心”。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需要大学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服务。为满足学生对大学的期望,作为一名高校管理者首先应该承认他们的要求,并为满足他们的要求,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

2007年12月5日,文魁校长正式向外界宣告,“教师促进办公室”在校正式启动,从而预示着“举办午餐圆桌会、建立工作坊、提供一对一私密性帮助等”这些以前只在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高校才有的独特而新颖的工作模式首次真正融入了国内高校日常管理、教学之中。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不仅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质量的根本,更是大陆高校管理向职业化迈进的重要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学校管理工作首先是认识问题,对于教师队伍管理、建设同样如此。作为管理者,就要帮助教师确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及发展途径,真正将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与教师个人的事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职业潜能。”文魁校长如是说。

在他看来,管理认识到位对于一名校长来说至关重要,职业认识到位对于一名教师来讲意义非凡。因此,学校管理者在认识到位的情况下必须给予教师们以真诚的帮助,如此对于学校教育才能有最起码的保障。

滋养学生的创新潜质

在文魁校长看来,在现代生活中,学习和创新已成为一种个体发展的必然需要。创新可大可小,大可改变人类命运,小可增进人生幸福。

2003年10月,在他的倡导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求学》杂志成功创刊。实践证明,作为一本学生自己编辑制作的学习刊物,《求学》对繁荣校园文化、营造学习氛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采访中,当记者提及办刊的初衷时。文魁校长坦言此举就是想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以此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同时,回顾起自己“攻读研究生、指导研究生”二十余载的人生经历时,感觉这个过程就像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模型:两个角色――学生与老师,围绕一个核心――知识,形成三个轨道――学习、授业和创新。两个角色不断转换,一个核心恒定不变,三个轨道有机融合。

由此他告诉记者,“学习和创新始终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生活轨道。老师必须创新,只有在创新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潜质,才能完成授业。学生与老师,需要共同学习、共同创新、相互转换、教学相长。”

担任校长后,文魁校长每年都要在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上,对研究生提出新的要求,并不断鼓励他们:要当学者、做学问,要想问题、出思想。强调出思想就是创新,就是要培养创新的兴趣,激发创新的冲动,同时还要塑造创新的意志,坚定创新的信念。

通识教育是创新的基础

2007年10月24日,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无疑为高校在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其实,在文魁校长心目中,大学是一座博大殿堂,启迪心智、铸就灵魂、谱写理想、隽永信念、传授知识、锻造能力,大学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对于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内的财经类高校应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创新的问题,他思索已久并有自己独特的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学生的兴趣,不能用过时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这是创新的大忌。”

他进而指出,对于高校教育来说,通识教育是创新的基础,教学手段、内容和方法需要变革,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要通过自学和其他渠道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应用于社会实践,开展创造性工作。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当今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住房、物价,收入、股市等,几乎都与经济学相关。因此,大学生尤其是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熟视无睹,要注意在学术实践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他看来,作为一位学者,只有对探索报有强烈兴趣和冲动,才会使自己的感知活跃起来,才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科学研究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从事科学研究需要不屈不挠的作风和坚定执着的精神追求,特别是在物质条件相对差的环境中,只要具备坚强的毅力,依然可以产生重要的学术成果”。

“崇德尚能,经世济民”,当我们满怀敬畏之情重新领悟文魁校长所经历的每一个人生片段时,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把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类的命运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人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持久热情。而他在深入社会,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勇于承担起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把学术研究的方向、未来职业的选择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经意间也书写了一段学者人生的重要篇章。

上一篇:陆费逵:“救国图存,职教先行”的思想启蒙者 下一篇:签约风暴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