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年华

时间:2022-07-02 08:19:53

奔跑的年华

最近开始喜欢在深夜写字,用新买的钢笔在干净的A4纸上唰唰地涂抹,覆盖大片大片的白色,直到它变得与浩瀚的星空一般深邃。

曾经想要学写最漂亮的隶书,就是那种没有棱角的字,胖乎乎的,有着很复杂的结构。我想象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纸上的样子,一定会像暗夜里突然绽放的花儿一样好看,而且还带着精致的微笑。

曾经还有段时间想写回忆录,很短就好,甚至只要几千字,就已是全部。这样我就可以记录下我一直以来最为珍惜的东西,一些文字,一些音乐,一些电影,一些人和事。然后我就能像王座上的国王一样,面朝着自己统辖下的熠熠生辉的疆域,微笑和感恩。

曾经看过一个比喻:“我们一直都是背着双肩包的孩子,沿着高高的墙壁不停地奔跑,直到有一天,我们停下来回头观望时,才发现曾经的夕阳那么好看。”其实曾经走过的地方,都是天堂:曾经约定要不离不弃的人们。都是盛开在三生石上的花朵。

想起一本书――《追忆似水年华》,这个名字,似乎散发着时光沉淀的气息。而我。却想慢慢感悟逝水流年。

青瓦,向日葵,鹅卵石,摇曳的风铃……我们都曾有过的从前。

流年,水一般。

(一)

我所喜欢的音乐有两种:钢琴曲。校园民谣。

以前很喜欢听肖邦,异常迷恋。我总是在夜里听他的曲子,在万籁俱寂的时候,一个人,闭着眼睛。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把生命演绎得如此柔软浪漫,他的华丽,他的阴郁,他的灿烂,他的含蓄,他的深沉,他的奔放,他的内敛,他的淋漓尽致,如同彼岸的灯火,凋零的樱花,飞逝的流星,所有,所有,都已极致。

我曾经反反复复地听他的《降E大调夜曲》和《幻想即兴曲》,一遍一遍。

我觉得它们完美得让人想哭。

如歌的行板,六月的船歌。

静谧的夜空,轻叩的雨滴。

钢琴声中有让人无法形容的纯粹与明净。

突然就有破空而来的风,席卷一切。

(二)

文字。始终不大习惯安妮的。如同始终不能适应由贵香织里的图画一样,大片大片压抑的黑色让我头疼。不断重演的故事。

安妮的文字是精致的。冷艳的,像幻觉一般。她太擅长于经营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覆灭,她写男生时所带着的尖锐的疼痛,她写女孩子在霓虹闪烁的夜色中坦然下坠时耳畔呼啸的风。

残忍的倾覆,却那么淡漠而不动声色。很多时候。只觉得即将窒息。很多的发生与流逝都是一瞬间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永垂不朽。浮华落尽,剩下的只能是苍凉。

事实上安妮不是我所喜欢的类型的作者,她的文字太锋利,而且有太多太美至诡异的色彩。我无法沉溺。本能地排斥一切会刺痛我的东西。我所喜欢的文字应该是安静而柔软,内敛而伤感或明媚而温暖的那种,像肖邦的,没有太多尖锐的锋芒。例如刘亮程。

刘亮程的文字很淡,是明朗轻柔的浅色调,读他的书我会想到四个字:与世无争。他不写人生百态。不写世态炎凉,甚至很少直面自己的悲伤,于是我几乎总是能够在任何时候看到他的明媚与洒脱。他是一个知足而且睿智的人。他喜欢不厌其烦地用大量笔墨去写他的田野,季节的年复一年,一棵树的夭折,一株草的发芽。他计算草要用多久才能长满被人铲平的院子,风要用多久才能够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雨要多久才能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有时候。我觉得这样明亮单纯的心境只有刘亮程才能驾驭,因为他是刘亮程。知足且睿智的刘亮程。

这样的文字会带给我绵长而恍惚的忧伤,但我尊重这样的文字,因为在它们里面,包容着对生命的仰望。

(三)

《千与千寻》,《萤火虫之墓》,《五岁庵》,还有《龙猫》,是我喜欢的动画片。

其实这些都是很简单的故事。很清淡的画风,像流水一样,只是我总能很容易地找到能打动我的。

我抚摸到温暖凋零的痕迹,曲折绵延但依然无限美好,是那种烟火幻灭的感觉,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但其实一切都已改变。

(四)

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来不及说再见。

我总是很嗦。

我们的年华在跟时间赛跑,我努力攀缘。

时光的剪影。是谁的从前?我在读,我的,或者我们的,逝水,流年。

上一篇:赛跑实况录 下一篇:难为大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