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报奥运报道新探索

时间:2022-07-02 03:51:14

市州报奥运报道新探索

围绕北京奥运会,《黄石日报》进行了前后一个多月热烈而厚重的新闻报道,以其融合性、独家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彰显了作为市州党报清新大气的风格。特刊的分类,头版的编排,报眉的设计,留白的运用,图题的并重,评论的新意,使报纸增强了可读性和亲和力,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事件性战役报道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策划充分

对于百年奥运的报道,作为纸媒宣传有它的“先天不足”:时效不如网络,视觉不如电视。但可以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做出观点和深度。纸媒的深度和独家并不仅仅是在新闻报道上有作为,在版面安排、图片选用、评论、副刊等方面都可以展现魅力,没有哪类媒体可以像报纸这样更能传达编辑的意图。

一是宏观思考,着重于特刊策划。

2008年初,编辑部就着手奥运报道的策划活动,要求增加报道层次,丰富报道内容,提升报道传播效果。策划草案确定后又反复讨论,几易其稿,并且在运作中不断加以完善。《激情北京》作为奥运特刊的刊名,辅以大块鲜明的色彩渲染奥运喜庆的气氛,统领特刊四个专版,以时尚的名义演绎快乐奥运;特刊版式上打通纵横,大胆破栏,让传统与时尚元素有机结合,以图片的动感让报纸鲜活起来,既增强了党报的厚重与大气,又不失亲和。17期特刊设立系列栏目,赛前的《经典回眸》、《中国突破》、《纯洁赛场》、《点击安保》;赛中的《金喜一刻》、《扬威中国》、《赛场争锋》、《精彩瞬间》;赛后的《盘点赛事》。据调查,我们的奥运特刊为不少读者所收藏,部分读者还专程到报社购买特刊以留作纪念。

二是微观选题,着力于内容策划。

为了加强奥运报道的互动性和融合性,我们在加强报网互动、日报晚报互动的同时,加强奥运报道内容的融合性策划。采写相当数量的奥运稿件在地方新闻版刊发,重头稿件直冲头条;在一版开设《金牌榜》,在特刊开设《今日看点》,让读者一目了然:组织刊发了两个奥运理论专版,设置地方新闻与特刊互动的时评栏目。从思想和理论上提升奥运报道的浓度和高度:专副刊重点配合赛事新闻报道,反映第二落点新闻,用较长的篇幅集中对一个主题做历史、做现在、做未来的全景式描述,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现场,也有评述,有冷静的分析,也有温情的故事,先后刊发了《历史上的奥运趣闻》、《黄石人的奥运情结》、《我家的“奥运”故事》、《为奥运呐喊加油的黄石拉拉队》、《一金两铜背后的骄傲》等长篇深度报道,还进行奥运家访,传播黄石奥运军团的感人家事和体育背后的亲情故事。通过新闻的故事化、人物化、深度化,提升了报纸的传播影响力和美誉度。

融合为一

融合性为我们奥运报道的显著特点之一。整个报道,无不从中感觉到赛前赛中赛后过程的自然天成,体会到北京赛场与黄石看场的混然一体,感受到家乡人民与程菲、李珊珊、邵婷婷等黄石奥运健儿的心心相印。

一是特刊的融合,体现在围绕赛事报道,赛前做了较长时间的奥运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系列铺垫,赛后盘点赛事点点滴滴,犹如春雨给人以温馨。

二是内容的融合,体现在本地采访与时事编辑的互动。第一新闻与背后新闻的互动。新闻、评论、专副刊、图片与特刊多视角多版面多内容的融合。17天的赛程,奥运内容占头版头条达9个,其中本地新闻稿占6篇。如8月4日《社会各界以不同方式喜迎奥运》,10日《奥运掀起全民健身潮》,14日《程菲领衔为中国首夺奥运女团冠军》,17日《奥运改变市民生活》等;开幕式和闭幕式均采用综合稿,选用大图片、重标题、轻松愉快的文字做成大联版,给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是效果的融合,展示一个人文的、和谐的、健康完美的奥运效果。当程菲跳马失利仅获铜牌时。面对黄石市民的期盼心情。即在头版头条刊发《程菲跳马获铜牌》综合消息,并用大篇幅图文结合方式,报道家乡人民组织观看现场直播的热门场面以及宽容平和的健康心态;当刘翔因伤离别赛场时,即在头版头条刊发《突然加剧的腿伤让刘翔憾别赛场》的消息,同时配发评论,引导舆论:当我国金牌总数遥遥领先市民喜气过涨时。即在22日刊发了评论《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大国》,给市民以理性引导。从这些报道内容的整合和选用上。体现党报的权威和高度。

图题并茂

报纸已进入“读图与读题”并重的时代。图题并重是我们奥运报道的又一显著特点。体育运动本身有很强的动感,因而体育图片也就具有更强的刺激性和冲击力。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视觉的力量来愉悦读者,可以说是体育专业格调与人文趣味的一大体现。奥运会是一场视觉盛景,尽管这种视觉没有电视直播的惊心动魄,也没有网络视频的信息含量,但平面媒体凭借人才和资源的“后天优势”同样大有作为。

本着这种认识,在图片拍摄与选用上。我们注重于动感与美感的结合,情感与人文的展现,宏大与喜庆的彰显。特刊上采用新华社的图片,动感强,旋律美,基本不用静止画面,《赛场争锋》和《精彩瞬间》两个版块算得上是特刊的“动感地带”;运用图片反映人文关怀,反映竞技体育的和谐统一,或大喜,或大悲,或热烈,或淡定,为读者传递不同的情绪。留下了深刻的情感记忆:用大篇幅浓重的色彩烘托奥运会开幕式的宏大和闭幕式的悠长,让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片和版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标题即主题。标题就是“眼睛”。

标题制作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奥运特刊和特刊不同部分的题名。如特刊以“激情北京”为刊名,赛前系列报道的“经典回眸”、“中国突破”等,赛中系列报道的“金喜一刻”、“新闻瞬间”等,赛后系列报道的“盘点赛事”等。二是专题报道的命名。如刘翔惜别赛场。我们以“悲情英雄”命名做专版专题报道;开幕式联版报道,分别以“火树银花”和“揭秘开幕”命名:闭幕式报道,以“今夜无眠”命名。三是标题的精心制作。如8月9日开幕式报道,采用《盛会盛典迎盛世,五星五环耀五洲;奥林匹克圣火在北京夜空点燃:宣布北京奥运会开幕》,依次作引题、主题和副题,体现了地方党报的权威、厚重与大气;8月25日闭幕式的标题《塔歌声焰火群 贝克汉姆》,既有新意又富动感,以闭幕会上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鲜活地表现美的旋律;当体操健儿程菲和杨威勇夺金牌时,分别用《“菲”越颠峰》和《杨威扬威》为题,活灵活现。奥运报道加重图和题的份量,展示了体育信息的冲击力和魅力。

评论精到

观点和深度是报纸长于网络与电视的地方,也是奥运报道能否制胜的关键。评论是新闻的延伸,更是新闻的旗帜。我们注重报道中提供观点,形成互动。做强声音,先后组织本地新闻版和特刊版刊发评论20余篇,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做出观点,表达话语权。

所采用的评论力求于出深出新,既无明显的宣传色彩,可读性又强。开闭幕式均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闭幕式《愿奥运精神长耀九州》富于厚度,体现了报纸是观点提供者和思想表达者的特性。

二是关乎人性,引导舆论。

如对刘翔因伤退赛的热议,当即在头版头条配发综合消息,同时特刊以整版篇幅介绍新闻和新闻背后的信息,还在一版和四版配发评论,分别是《给刘翔退赛以更多的理解》、《理解刘翔,让世界感动》,疏导热议,关乎人性。

三是理性评说。体现高度。

所发评论质量较高,既体现摆事实讲道理,注重语言鲜活,更要讲究思想境界和高度。程菲获金牌后即发评论《突破重于金牌》,程菲跳马失利后连配评论《有一种失败叫追求完美》、《程菲,黄石的骄傲》;特刊评论《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大国》发前编辑部颇有争议,部分同志认为选发此文会给市民的奥运热情泼去冷水,通过讨论最后还是刊发,结果反响良好,体现了一种理性和高度。这是因为,奥运会已不仅仅是纯粹的竞技、民族精神和国家荣誉,体育首先是人的体育,是生活。是健康,是友谊,是教育,概言之,是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是人与人的合作和精诚无间的热烈追求。奥运会不过是一个过程。是将体育放大并与普通人发生关系的纽带。

总之,奥运报道的上下同欲,左右同心,运转协调,使我们做足了“信息纸”。给受众以全面系统的奥运资讯;做强了“思想纸”,给受众以理性深刻的奥运体验;做活了“感情纸”,给受众以鲜活的情感记忆和愉悦的心情。由此,成就了这一事件性战役报道,使读者从我们的报道中轻松地实现了从可读到必读、从易读到悦读的自然跨越;同时,奥运报道也提升了《黄石日报》在重要新闻节点的事件性营销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上一篇:媒体广告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下一篇:新闻摄影关键点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