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搭建

时间:2022-07-02 02:24:43

论西部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搭建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模式在国家生产、国民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该经济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机保护,是一种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西部地区;评价指标;毕节;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引言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存在着富饶的土地资源、众多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光能、风力、水能资源,而且也存在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但是,近年来,随着西部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使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遭受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行和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大国家课题[1]。本文探讨了西部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搭建问题,并以贵州毕节为例进行分析,希望对未来西部开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西部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分析

1.指标研究方法

笔者本着详实、可靠的、有意义的原则,在大量搜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中西部高校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走访、电话以及问卷调查,经科学总结,构建了西部循环经济的一般评价系统:一级指标涵盖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资源节约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以及社会稳定水平,共五大主要方面;后细化为若干相关却相对独立的二级发展状态指标。

2.指标体系构成

一,经济发展水平涵盖指标:①农村人均纯收入;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③农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④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⑤人均GDP。二,科技教育水平涵盖指标:①高中阶段在校人员比例;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③专利授权量比例;④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⑤J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三,资源节约水平涵盖指标: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②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③万元GDP耗电量。四,生态环保水平涵盖指标:①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②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③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③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五,社会稳定水平涵盖指标:①城镇登记失业率;②恩格尔系数。共计5大一级评价指标,26二级字因子。

二、西部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1.指标体系权重研究方法

目前,业内对指标进行赋权的操作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按权数的确定标准进行分类,则基本上存在主观赋权法以及客观赋权法两种情况。主观赋权方式和客观赋权方式结存在自己的优缺点,不可以泛泛而论哪种更具优越性,需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在构成特点进行指标赋权法的运用。笔者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主观赋权法,咨询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工业领域的78位专家意见,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科研成果,最终对指标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进行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各指标及其子系统的权重。其中,指标权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2.指标体系权重构成

一,经济发展水平权数25,将25做为整体,①农村人均纯收入20;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③农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④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⑤人均GDP30。二,科技教育水平权数25,其二级构建指标权数细化为:①高中阶段在校人员比例15;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20;③专利授权量比例15;④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25;⑤J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5。三,资源节约水平权数25: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0;②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40;③万元GDP耗电量40。四,生态环保水平权数20:①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5;②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5;③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25;④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25。五,社会稳定水平权数10:①城镇登记失业率50;②恩格尔系数50。

三、毕节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毕节地处贵州高原屋脊,是乌江、珠江的发源地,与遵义、贵阳、安顺、六盘水市接壤,和云南、四川两省比邻,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笔者以2006年至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科技部教育部、西部环境保护部门等统计的相关资料为检验数据,根据以上西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及权重分析。2006~2012年,毕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由45升到84;科技教育水平指数由42升至57;资源节约水平指数由29升至74;环境保护水平指数由66升至75;社会稳定水平指数由67升至78;循环经济综合指数由43升至81.

根据毕节经济水平指数指数评价分析,从整体看,毕节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科技,资源、环保、社会稳定水平都有了一些提高。只有抓住重点,逐渐扩散到面,毕节地区的循环经济才能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四、分析总结

在未来毕节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应加强和完善以下几项工作: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建设,采用先进科技,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率,节约原材料,减少废弃物的排放[3];在外部环境赶上方面,应加快相关产业的联合,形成可持续的循环产业纵深模式,加强相关生态园区的建立和发展,清洁生产、高效生产。从政策角度看,应继续加大科技投资、教育投资和公共环境建设投资,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客观上为毕节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青如.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8):58.

[2]王春枝.西部循环经济效率实证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0(6):36.

[3夏涛.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D].中南民族大学,2008:25.

作者简介:刘 蕊(1979-),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西安电子大学硕士,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及应用。

上一篇:微课程在大学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探讨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双语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