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性创新模式下的许可合作均衡

时间:2022-07-01 11:31:55

互补性创新模式下的许可合作均衡

[关键词]互补性创新;许可合作;反垄断

近年来,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等系统产业,知识产权许可不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 而是更多的采取了许可合作的形式。许可合作主要是指拥有专利、软件版权等知识产权所有 企业之间就许可合作条款、许可委托协议、许可技术标准、许可收益分配原则等内容进行的 协调或联合行为。许可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交叉许可、专利池、标准联盟等,在ICT产业许 可 合作已经成为创新许可的主要组织形式和企业创新策略的行为选择。由于这些组织形式往往 是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协议,因此引起了各国反垄断机关的关注。

对于系统产业日益增多的许 可合作行为,传统的以追求垄断为目的的创新理论是无法有效解释的,因为在传统理论中合 作与独占是存在根本冲突的。以卡兹和夏皮罗(1986)为代表的学者,在分析网络产业技术 创新中,主要考虑了新旧替代性技术之间的创新竞争问题,认为网络外部性会使在位企业 获得垄断性市场地位,并激励通过拒绝兼容等行为来排斥竞争对手。[1](822-841) 在网络经济学理论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价格合谋的激励性执法政策研究”(08BJ Y09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转售价格维持问题研究”(07JJD630017)。

中,由网络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冒尖”实际上成为企业进行创新和维持垄断的强化 因素。[2](61-67)基于市场独占权创新理论的反垄断政策含义当然是对企业间的许 可合作行为采取严厉的禁止政策,防止企业之间的合谋。由于系统产业独特的互补性创新模 式和研发合作的内在动态效应,不适当的反垄断执法可能会阻碍系统产业的技术创新。

一、替代性创新与互补性创新

在传统产业中,产业技术创新形式主要是替代性创新模式,技术创新主要体现为新技术对 现有技术或旧技术的更新或替代。由于企业之间的创新竞争实际上是市场垄断权的争夺,因 此,通过抢先于竞争对手获得专利来获取市场先占的策略优势是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选择。 [3](514-526)在研发竞争中通过拥有市场独占权,在位企业能够实现单产品生产的规 模经济和多 产品生产的范围经济。因此,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往往是建立在专利化和封闭化基础上的大 规模单个企业。在替代性创新模式下,通过知识产权赋予创新企业排他性的独占权是克服创 新外溢性和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由于在替代性创新模式下,获取或维持市场垄断 地位以获取垄断利润是企业的根本目标,由于许可者和被许可者是分离的,二者之间既 是一种纵向交易关系,也是一种潜在的替代竞争关系。因此,知识产权成为在位企业重要的 策略排他工具,专利权企业通过专利沉睡、拒绝许可、对被许可方施加纵向限制等方 式,来排斥或锁定竞争对手以维持自己的长期垄断地位。[4](931-941)

在系统产业中,不同企业之间的创新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这一特点对企业市场行为和 产 业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系统产业中大部分产品是分级嵌套的系统,产品实体是由不同层 级的组件或子系统组成。在架构给定的情况下,创新具有显著的互补性。系统产品中的创新 互补性不仅体现在同代技术不同子模块之间的横向互补性,而且还体现在不同代技术之间的 纵向互补性。首先,由于这些产业的最终产品是由很多的互补性子系统来组成,在生产过程 中 ,这些子系统是以模块化方式存在的,通过外包生产组织体制,每个模块化子系统由不同的 企业来完成,在系统产品生产网络中,这些子模块实际上是互补性知识的载体,但是,作为 一 个系统,不同的互补模块只有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系统时才有价值,任何单个 模块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互补性创新模式下,合作比独占更重要。其次,在系统产业, 创新具有非常强的累积性创新特征。在电子、计算机、软件等快速技术变革的产业中,重大 技术创新往往会创造出一个上游和下游的“创新链”,即一项创新是在以往的创新和其他人 创新的基础上完成,创新更多的是原有技术知识的一种升级。在互补性创新体制下,企业 市场行为的主要动机不是通过垄断技术来排斥竞争者,而是通过网络化、联盟化、社区化等 开放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互补性创新的有效利用,实现在相同架构规则下的系统效应或不同架 构规则下的网络效应。因此,在互补性创新模式下,合作和兼容是企业的占优策略,创新主 导企业不仅不会排斥其他企业,反而会通过外包、许可资助等方式来邀请其他企业进入产业 网络和生产价值链中。[5](211-233) 替代性创新与互补性创新的差异替代性创新互补性创新经济效应企业市场行为企业间组织关系许可者与被许可者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的效应 企业间许可冲突的性质 规模效应或范围效应先占与排他一体化、封闭化二者合一 激励创新侵权冲突 系统效应或网络效应合作与兼容网络化、联盟化、社区化二者分离 抑制创新许可合约执行矛盾

二、互补性创新下的许可决策

(一)互补外部性与互补性创新的收益

在互补性创新的情况下,不同的创新技术模块只有联合在一起才有价值,对于互补性技 术模块而言,随着其中一个技术模块需求的增加,另一个技术模块的需求也会增加,我 们将这种效应称为“互补外部性”。在技术许可市场存在互补外部性效应时,许可合作具有 内在的收益。假设预期销售规模S的互补外部性函数为f(S);在不存在互补外部性的情况下 , 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是P(Q,0)=A-Q,其中,A表示市场需求规模,Q表示需求数量。在具有互补 外部性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总支付意愿是P(Q,S)=A-Q+f(S)。

近年来,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等系统产业,知识产权许可不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 而是更多的采取了许可合作的形式。许可合作主要是指拥有专利、软件版权等知识产权所有 企业之间就许可合作条款、许可委托协议、许可技术标准、许可收益分配原则等内容进行的 协调或联合行为。许可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交叉许可、专利池、标准联盟等,在ICT产业许 可 合作已经成为创新许可的主要组织形式和企业创新策略的行为选择。由于这些组织形式往往 是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协议,因此引起了各国反垄断机关的关注。

对于系统产业日益增多的许 可合作行为,传统的以追求垄断为目的的创新理论是无法有效解释的,因为在传统理论中合 作与独占是存在根本冲突的。以卡兹和夏皮罗(1986)为代表的学者,在分析网络产业技术 创新中,主要考虑了新旧替代性技术之间的创新竞争问题,认为网络外部性会使在位企业 获得垄断性市场地位,并激励通过拒绝兼容等行为来排斥竞争对手。[1](822-841) 在网络经济学理论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价格合谋的激励性执法政策研究”(08BJ Y09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转售价格维持问题研究”(07JJD630017)。

中,由网络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冒尖”实际上成为企业进行创新和维持垄断的强化 因素。[2](61-67)基于市场独占权创新理论的反垄断政策含义当然是对企业间的许 可合作行为采取严厉的禁止政策,防止企业之间的合谋。由于系统产业独特的互补性创新模 式和研发合作的内在动态效应,不适当的反垄断执法可能会阻碍系统产业的技术创新。

一、替代性创新与互补性创新

在传统产业中,产业技术创新形式主要是替代性创新模式,技术创新主要体现为新技术对 现有技术或旧技术的更新或替代。由于企业之间的创新竞争实际上是市场垄断权的争夺,因 此,通过抢先于竞争对手获得专利来获取市场先占的策略优势是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选择。 [3](514-526)在研发竞争中通过拥有市场独占权,在位企业能够实现单产品生产的规 模经济和多 产品生产的范围经济。因此,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往往是建立在专利化和封闭化基础上的大 规模单个企业。在替代性创新模式下,通过知识产权赋予创新企业排他性的独占权是克服创 新外溢性和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由于在替代性创新模式下,获取或维持市场垄断 地位以获取垄断利润是企业的根本目标,由于许可者和被许可者是分离的,二者之间既 是一种纵向交易关系,也是一种潜在的替代竞争关系。因此,知识产权成为在位企业重要的 策略排他工具,专利权企业通过专利沉睡、拒绝许可、对被许可方施加纵向限制等方 式,来排斥或锁定竞争对手以维持自己的长期垄断地位。[4](931-941)

在系统产业中,不同企业之间的创新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这一特点对企业市场行为和 产 业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系统产业中大部分产品是分级嵌套的系统,产品实体是由不同层 级的组件或子系统组成。在架构给定的情况下,创新具有显著的互补性。系统产品中的创新 互补性不仅体现在同代技术不同子模块之间的横向互补性,而且还体现在不同代技术之间的 纵向互补性。首先,由于这些产业的最终产品是由很多的互补性子系统来组成,在生产过程 中 ,这些子系统是以模块化方式存在的,通过外包生产组织体制,每个模块化子系统由不同的 企业来完成,在系统产品生产网络中,这些子模块实际上是互补性知识的载体,但是,作为 一 个系统,不同的互补模块只有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系统时才有价值,任何单个 模块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互补性创新模式下,合作比独占更重要。其次,在系统产业, 创新具有非常强的累积性创新特征。在电子、计算机、软件等快速技术变革的产业中,重大 技术创新往往会创造出一个上游和下游的“创新链”,即一项创新是在以往的创新和其他人 创新的基础上完成,创新更多的是原有技术知识的一种升级。在互补性创新体制下,企业 市场行为的主要动机不是通过垄断技术来排斥竞争者,而是通过网络化、联盟化、社区化等 开放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互补性创新的有效利用,实现在相同架构规则下的系统效应或不同架 构规则下的网络效应。因此,在互补性创新模式下,合作和兼容是企业的占优策略,创新主 导企业不仅不会排斥其他企业,反而会通过外包、许可资助等方式来邀请其他企业进入产业 网络和生产价值链中。[5](211-233) 替代性创新与互补性创新的差异替代性创新互补性创新经济效应企业市场行为企业间组织关系许可者与被许可者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的效应 企业间许可冲突的性质 规模效应或范围效应先占与排他一体化、封闭化二者合一 激励创新侵权冲

突 系统效应或网络效应合作与兼容网络化、联盟化、社区化二者分离 抑制创新许可合约执行矛盾

二、互补性创新下的许可决策

(一)互补外部性与互补性创新的收益

在互补性创新的情况下,不同的创新技术模块只有联合在一起才有价值,对于互补性技 术模块而言,随着其中一个技术模块需求的增加,另一个技术模块的需求也会增加,我 们将这种效应称为“互补外部性”。在技术许可市场存在互补外部性效应时,许可合作具有 内在的收益。假设预期销售规模S的互补外部性函数为f(S);在不存在互补外部性的情况下 , 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是P(Q,0)=A-Q,其中,A表示市场需求规模,Q表示需求数量。在具有互补 外部性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总支付意愿是P(Q,S)=A-Q+f(S)。

上面的结果显示,在互补性专利被多个垄断者分别垄断与一个下游企业整体需求的独特许可 交易结构下,会产生多重市场势力,带来n倍于单一垄断者的垄断利润加成。 [CR8T2〗

由于多重专利负担带来的高许可交易费用,互补性技术许可会带来非效率的专利许可,降低 了被许可方的许可需求,会产生专利技术不匹配的市场空白。在理想的零交易成本世界中 ,不同的互补性技术之间会实现有效的技术匹配结构,不会产生专利利用不足和互补性专利 之间的不匹配结构。但是,由于“多重专利负担”,使被许可方获得许可技术的交易成本明 显 上升,从而产生低效率的许可匹配结构。在图2的(2)中,由于获得许可的成本上升,互补 技术许可的匹配空间AB、BA明显缩小,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许可匹配市场空白。获得许可的交 易成本越高,市场空白越大。因此,消除必要专利带来的许可交易阻碍,能实现有效的许可 匹配。

(二)必要专利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反公共地悲剧”

在互补性创新情况下,由于必要专利会给被许可方带来阻碍许可的“多重专利负担”和高侵 权诉讼危险,这反而会使知识资源无法被充分使用,成为后续发明与创新的障碍,因此产生 “反公共地悲剧”问题。[7](698-701)在互补性创新模式下,在赋予发明专利权保 护后,由 于专利数目众多和专利之间的互补性,企业使用每一个专利前都必须取得所有专利权人的许 可,这反而会使知识资源无法被充分使用,成为后续发明与创新的障碍。在多个企业拥有互 补性专利和阻碍性专利的情况下,“反公共地悲剧”使原本知识产权制度鼓励创新的目的落 空,并会阻碍创新,背离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创新的初衷。

多重垄断利润加成会产生比单个专利独占权要高得多的垄断社会福利净损失,甚至可能会超 过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创新激励效应。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实施的一个基础就是 赋予企业创新垄断权所带来的创新促进效率收益要高于垄断的成本,当这一条件不具备的时 候,知识产权便不再是促进社会福利提高的有效制度安排。首先,由于多重垄断利润加成导 致许可技术的成本过高,被许可企业可能采取两种行为来应对:一是进行自主研发,这会导 致重复性研发投资问题;二是当许可生产的成本高过收益时,企业不进行新技术的产业化, 这会导致某种新技术产品不被生产,从而产生在专利数量迅速上升的同时大量专利得不到商 业化应用的“专利沉睡”现象。其次,即使其他企业采用该新技术进行生产,但是,由于生 产 成本高会直接导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过高,消费者将不得不支付高价格,这会伤害消费者 的福利和带来社会福利净损失。再次,从动态来看,由于系统产业创新的累积性特征,二次 开发的专利被认为从属于一代技术即基本专利。在专利知识交叉的情况下,一个专利就可以 阻止成千上万的专利得以实施,使后来创新者陷入被“套牢”的危险境地和陷入无形的专利 侵权陷阱当中,阻碍累积性的技术创新。

企业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会自发地进行组织创新,通过交叉许可和专利池等许可合作方式实现 由与多个许可方谈判向与单个许可方谈判、由多个许可垄断者向单个许可垄断者转变,从而 降低许可谈判的交易成本和专利应用的生产成本,实现互补性专利的有效利用和促进基于互 补性知识的系统创新。由于互补性带来的多个许可方谈判和互补性许可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问 题 ,许可交易中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能有效整合互补技术,通过“一站式许可”降低了许可的 交易成本,排除专利许可中的交互限制,避免昂贵的法律诉讼;在技术标准专利化的系统产 业,交叉许可和专利池还是确保企业之间的互补性技术或组件能够实现兼容的重要方式,能 够防止一家企业通过“事实标准”来垄断市场。因此,当专利技术之间互补,且相互不 一致时,交叉许可或专利池等许可合作方式就成为有效的事后许可合约安排。

四、反垄断政策含义

系统产业的互补性创新模式内生要求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创新合作组织机制。由于交易成 本和互补性许可的独特交易结构,传统的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不再是促进创新的有 效制度安排,会产生阻碍创新的“反公共地悲剧”和“多重专利负担”问题。互补性专利基 础上的交叉许可和专利池是促进竞争和有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企业之间的许可合作只有竞 争性专利之间的合作,包含协调下游市场的价格或产量的内容,以及许可合作组织对包含行 业技术标准的知识产权采取封闭性政策,以不合理、歧视性的价格向其他企业许可或者明确 拒绝许可时,则会排斥进入者的竞争。这些情况下的许可合作应该受到反垄断机关的关注。 [8](691-711)

综上所述,对企业之间的许可合作应采用相对宽松的反垄断政策,而不适用严格禁止的本 身违法原则。出于促进创新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美国、欧盟都对企业之间的许可 合作采取了宽松的反垄断政策。在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1995年联合的《知识产 权许可反托拉斯指南》中指出,对交叉许可、专利池等许可合作的反垄断执法适用合理推定 原则。欧盟在2000年颁布的技术许可条例中,明确包含了对许可合作协议的集体豁免和个案 豁免,并做出了宽松的豁免条件规定。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在未来的反垄断执法当中,也应 该采用宽松的反垄断政策,考虑到许可合作的特殊性,可以在《反垄断法》的基础上,制定 专门的法规加以规定,并采取积极的反垄断豁免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Katz and Shapiro. Technology Adop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etwork Ext ernaliti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2] 奥兹•谢伊. 网络产业经济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Gilbert and Newbery. Preemptive Patenting and the Persistence of Mon opol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

[4]Gallini. Deterrence by Market Sharing: A Strategic Incentive for Lic ensing[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

[5]Economides.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lementarities, and Invitation s to Enter[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5.

[6]Shapiro.Navigating the Paten Thicket: Cross Licenses, Paten Pools, a nd Standard Setting[R], in Lerner and Stern, eds.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 onomy, 2001.

[7]Heller and Eisenberg. Can Patens Deter Innovation? The Anticommons i n Biomedical Research[J], Science,1998.

[8]Lerner and Tirole. Efficient Paten Pools[J], American Economic Rev iew, 2004.

Licensing collaboration equilibrium under the complementary innovation modeTang Yaojia1

Tang Chunhui2Abstract: Complementary innovation is the main model in system

industry, and coo peration and compatibility are the main behavior choice. Under complementary inn ovation, the IP institution will impede innovation because of tragedy of anti-co mmons and multiple patents obligations. Cross-licensing and patent pools become

the organization choice to realize innovation. Those organizations have the effe cts of improved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Thus the antimonopoly authority shou ld take relaxed antimonopoly policy.Key words: Complementary innovation; Licensing Collaboration; An ti-monopoly[ 收稿日期: 2008.6.25 责任编辑:张友树 ][中图分类号]F270.7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8)08-0069-0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基于联合产权制度的企业内公平分配理论及度量 下一篇:企业家与联盟公司在不完全契约下的创新行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