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飞上天 品牌大赚钱

时间:2022-07-01 09:49:18

兔子飞上天 品牌大赚钱

浙江桐庐的江芬儿是当地有名的养兔人,她可不是一般的养兔人,每年进出的兔子都是以百万计。而且围绕兔子的开发也是花样百出,每年的产值多达三千多万元。熟悉她的人都知道,生意能做到这么大,都是从前几年一次转行开始的。

用普通的兔肉加工成的兔肉丝,包成小包装后运往飞机场,登上了杭州飞往全国各地的20多个航班,成为人们空中旅行的休闲食品。每天2000袋兔肉丝,能卖1400元。扣除生产成本,基本不挣钱了,但这个叫江芬儿的浙江生意人却乐此不疲,一年的供货量达到140多万袋。一向以精明著称的江芬儿为什么要做这个不赚钱的生意呢?其实她心理另有盘算。

兔肉丝虽然不挣钱,但正是通过兔肉丝飞上天的影响,江芬儿撬动了一个大产业。各种兔肉产品打进了铁路、酒店、大型超市等市场,年销售兔肉产品300万公斤,收入3000多万元。

而就在1998年,江芬儿想得更好,准备把兔肉直接出口到国外。那时侯江芬儿还是做服装生意的。一次在与国外做服装生意的朋友聊天时,江芬儿得知,兔肉在国外需求量很大,而且价格很好,每吨3.2万到3.5万。这个消息使江芬儿产生了做兔肉加工的想法。

当时国内搞兔肉生产的企业很少,而当地草食资源丰富,有过养长毛兔的经验。经过两个月的考察论证,江芬儿花十万元从山东买回了400只种兔,开始养殖肉兔。一个多月后,引进的种兔陆续产下了三千多只小兔。等这些小兔子长成后,江芬儿却犯了难。兔肉出口必须有出口许可证,而她没有;并且每月4~5吨的产量根本不够起订的数量要求。兔肉出不了口只能在本地卖了,然而本地虽然以前有人养过兔子,但是没有吃兔肉的习惯。怎样才能让人们接受兔肉呢?

一天,江芬儿在电视上看到本省衢州市有专门做辣兔头这道菜的,生意很火。于是她就去实地考察了一下。原来兔头通过辣味炖了以后,比肉好吃。一个兔头3.5元,一盘兔头35元。回到桐庐后,江芬儿决定开一家兔肉餐馆,主攻辣兔头。她打起了刚从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工作回来的亲戚邢卓文的主意。邢卓文是国家特一级厨师,当时北京、杭州等很多地方的宾馆酒店请他去掌勺。江芬儿一边找亲戚朋友帮着说情,一边许诺餐馆经营好后给他一半的股份,最后说动了邢卓文。

肉兔头小毛多,首先得把毛处理干净,这对经验丰富的邢卓文来说并不是件难事。虽然以前没做过兔头,但邢卓文按照做鱼头的方法,把洗净的兔头放到配料中旺火烧开后再慢炖。开始炖的时间短,肉不熟,而时间长了肉就烂掉了。几次试验后,邢卓文掌握了最佳火候,肉既嫩又入味。他还根据季节的变化放入不同的中药材对人体进行滋补。经过两个人的摸索,他们推出了一道口味有别于衢州的辣兔头。

随着辣兔头的火爆,当地很多酒店也纷纷效仿,相继推出了各种做法的兔头。江芬儿厂里每天屠宰下的兔头,马上被订货商抢购一空,一个月能销十几万只兔头。一个兔头除去成本能赚两元钱,一个月下来能有20~30万元入账。他们还相继推出了红烧兔肉、兔里脊、酱兔腿等十几个兔肉菜肴,改变了当地人,只在冬天吃点野兔肉的习惯。

到了2002年,由于服装生意不景气,哥哥江振明找到了江芬儿过来帮忙。当时餐馆虽然能消化一些兔肉,但远远跟不上兔肉的增长速度,江芬儿正为这事发愁,便把肉兔养殖交给了哥哥,自己则主攻兔肉深加工。当时国内搞兔肉加工的企业很少,不懂技术,她便找到了浙江省食品学会的副理事长刘学骏。在刘学骏的帮助下,他们把兔肉煮熟后撕成丝再加工。兔肉丝生产出来了,但江芬儿却高兴不起来。她拿着产品到超市和展销会上推销,80元一斤的价格使很多人望而却步。

在一次乘飞机出差时,乘务员发给旅客的配餐食品使她眼前一亮,自己的兔肉丝能不能登上飞机呢?几经波折,她找到了杭州一家航空公司进行咨询中宇航空公司负责人范国正说:“首先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其它口味、地方特色这些都要兼顾。另外不能有带刺的、太硬的、太烫的。”

虽然兔肉丝比较松软,食用方便,但当时只顾着生产,并没有获得国家相关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等江芬儿拿着证件再次来到航空公司时,时间已经过了一年。而这一次产品包装却成了问题。由机上面空间比较小,又要保证每位旅客都有一份,重量、体积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定。根据的要求,她把20克的大包装改成了七克的小包装。

当江芬儿报出每袋兔肉丝1.2元的价格,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招标要求把成本降到最低,相同的质量谁价格低用谁的。到底做还是放弃呢?江芬儿想,乘坐飞机的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行业,他们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肯定会带来无形的广告效应,哪怕亏本也要拿下这桩生意。考虑再三,她一咬牙把价格降到了成本价7毛钱,对方才勉强同意她入围投标。

当年三月,江芬儿带着兔肉丝产品参加了航空食品投标活动。在100多家投标企业中,兔肉制品只有江芬儿一家。由于兔肉丝口感细嫩,不塞牙,最后一举夺标。供货后的效果比江芬儿先前预料的还好。兔肉丝飞上天,带动了五香兔肉、酱兔腿、兔肉香肠等12种产品的销售,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赔本赚吆喝而江芬儿还继续做的一幕。

虽然兔肉制品比较畅销,但是受饲料涨价的影响,赢利空间在缩小。受放养鸡的启发,江芬儿在承包的山地里对兔子也进行了放养试验,兔子主要以野外觅食为主,投放少量配比饲料。一只兔子笼养的成本在十二三元左右,而放养的成本降到了七八元钱,一只兔子节省了五六元的成本。放养的兔子不但毛皮好,而且肉质也好。兔肉丝主要取材兔子前后腿上的肉,放养兔子腿上的肉比笼养兔多三两,按一斤兔肉十元计算,便多收入三元钱;而且放养兔肉纤维比较长,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更好。当年放养的50多万只兔子,增加了400多万元的效益。

现在江芬儿正着手兔皮、兔血的深加工,兔子身上一切可以利用的部分都已经利用起来了。在江芬儿的眼中,普通的兔子浑身都是宝,连兔头、兔血都能够充分地利用,做到专业化。通过兔肉丝打到了高端市场,哪怕不赚钱或是少赚钱,她更看重的是借此提高产品品牌形象,从而带动低端产品的销售,这显示了她注重长期效益的眼光。

CCTV-7《致富经》栏目2006年12月06日播出

上一篇: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未来就在哪里 下一篇:牧马人新曲:名马、马草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