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风波太湖蟹 香港市场交易旺

时间:2022-06-28 10:31:19

二度风波太湖蟹 香港市场交易旺

每年一到10月,螃蟹市场就硝烟四起,宣传战、价格战、品牌战此起彼伏。面对这热闹纷繁的市场,江苏省吴江市七都镇的螃蟹养殖户孙兴良却显得异常从容。

孙兴良养殖的螃蟹都要精挑细选后,用飞机直接运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现在,七都镇1000多户螃蟹养殖户,每年都有100多吨太湖蟹供应香港市场,占整个香港螃蟹市场的四成。

从上世纪80年代,七都镇开始养殖螃蟹,随着螃蟹市场一天天火爆,不但养殖规模扩大,亩产也从十几公斤增加到五、六十公斤,产量一多,销售就有问题了,怎么把螃蟹卖掉成了难题。

2001年,孙兴良开始琢磨把自己养的螃蟹打入香港市场,但是当时,他还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直接供应香港的资格,只好委托有进出口权的公司做中介。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进入香港市场的螃蟹,却出了问题。2001年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市场上的太湖蟹检测出使用了抗生素,土霉素超标。 这个消息反馈回七都镇后,养殖户们觉得很蹊跷,就开始查找原因。原来这些蟹不是太湖里边的,都是外地拉过去冒充太湖蟹的。经过调查,七都镇的养殖户们才知道,在香港的螃蟹市场,内地的各个螃蟹产地有不同的公司,是他们的利益冲突造成了太湖蟹的抗生素事件。但是当时,养殖户是有理无处说,很快香港市场就拒绝了七都镇的太湖蟹。失去香港市场给七都镇的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这场突如其来的抗生素风波,使七都镇的太湖蟹在香港市场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这些太湖边的螃蟹养殖户们也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吃了亏的养殖户也开始熟悉并运用市场规则,几个大的养殖户都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品牌,而且把商标用激光打在螃蟹的背上,还给螃蟹的钳子带上一次性的防伪戒指,这样别人的螃蟹就无法冒充他们的螃蟹。

现在供应香港主要是两个办法来防伪:带蟹扣和打激光商标。有了自己的商标和完善的防伪措施,每天早晨孙兴良和他的员工都要挑选刚捞上来的四两以上的太湖蟹,打包装运,再经过一小时的车程运到上海机场,当天就可以出现在香港市民的餐桌上。为了让香港人更熟悉太湖蟹,2004年,七都镇主动邀请香港卫生署的官员、记者和市民来七都镇,实地考察太湖蟹的生长环境和养殖过程,挑剔的香港客人考察了好几个养殖户的基地,而且是现捞螃蟹现煮熟吃,结果令他们很满意。香港人的到访,给了七都镇的养殖户更大的信心,现在七都镇的太湖蟹在香港市场上顺风顺水。

2005年9月,当地政府决定到香港去召开推介会,孙兴良等养殖大户也一起去了,结果他们刚到香港,迎接他们的却是当头一棒。看到一篇报道,说螃蟹砷超标,螃蟹的来源是太湖的。砷就是俗称的砒霜,2001年的时候,媒体还只是说太湖蟹用了抗生素,这次报道则说在香港的太湖蟹检测出了砒霜。然而七都镇的太湖蟹计划是9月18日开完推介会后,才正式供应香港市场,在这之前就有报道太湖蟹砷超标,这显然不合情理。第二天,检测结果就出来了,太湖蟹没有砷超标,报纸上澄清了,是疏忽搞错了。后来太湖蟹进了香港,经过商检部门、香港卫生署检验,都是合格的。没有超标,没有污染。砷超标事件平息后,在香港的螃蟹市场上,太湖蟹再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这两次风波反而成了好事,七都镇的太湖蟹在香港的销售渠道更加畅通,加上国内市场,全镇2.5万亩太湖蟹养殖面积,每亩效益达到1600多元,养殖户2005年的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

CCTV-7《致富经》 栏目2006年10月27日播出

上一篇:“怪难吃”吃遍四川 “喜唰唰”涮火全国 下一篇:花菇赚钱新花样 俄国南韩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