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松华:唯有开阔始见真

时间:2022-07-01 06:22:49

人物简介:

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问。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处长、副研究员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司级调研员。

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现状及展望》、《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教育地图集》、《全国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调查与研究》、《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大学政治思想简史》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主要参与的研究及成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获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教育科研一等奖;1988年6月,参加了国务院教育工作研讨小组,参与起草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参与了国家“八五”重点课题《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的研究;主持了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研究》。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政府专家特殊津贴。

在细细品味谈松华教授有关教育方面的学术论著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均包藏着一种共通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共同的意识高度。具体而言,就是无论针对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办教育以及弱势群体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哪一系列的教育问题,谈松华教授总能从高处着眼,于全局考虑,深挖细解,层层剖析,并在阐释现象背后的现实因素时,还常以发展的眼光解读时代,解读教育。有道是“唯有开阔始见真”,他的很多关于21世纪教育现代化的看法,都令人耳目一新,使人茅塞顿开,许多青年教师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对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暂时困境都有了一个比较积极的认识。而对于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谈松华教授更是从构成整个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与教育规律出发,系统、全面地论证了“在整个教育系统正处于高度紧张运行状态的今天,教育改革已经挺进到了制度和文化层面”。除此以外,他的众多对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也都为微观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不断昭示了前进的轨迹。总之,读谈松华教授的文章总能令我们锁定教育的视角得以延展,他那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思想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倾听他讲述自己一生都在行进着的宏观教育研究之旅。

走进宏观世界

谈松华教授与教育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从自小接受教育,到大学毕业后留在教育系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他的一生似乎被一种力量所牵引,在经历了对教育的感性认识与经验性的积累之后,1984年,他被调入上海市委研究室,从事教育政策研究。在谈教授看来,从事教育基础工作的经历为其以后研究教育作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他认为“做教育研究,如果自己没从事过教育工作,只是完全从书本的、理论的角度去研究的话,真正面对实际的时候,总会有一定的距离”。

作为一个综合性政策研究部门,上海市委研究室的工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信息的多样性、及时性为当时侧重对教育群众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谈松华教授思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宏观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了“不解决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关系,教育就很难在现阶段找到一个发展的大的思路”。此后,他不断学习教育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经济学著作,并先后参与了由中央领导的,集中了全国经济界和文化界的顶级专家共同研讨构划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和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应该说,这段时间对谈松华教授深入宏观教育领域具有着鞭策和激励意义,谈教授回忆说:“这两次战略研究对我以后思考战略问题是有启发的,战略问题是一种全局性的问题研究,研究教育问题也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去研究其发展。”

如果说上海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研究,那么,接下来由市委书记直接组织的一个大规模的振兴上海、改造上海的调查研究,也属于战略研究范畴。有所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对现状的分析,强调怎样来找到解决当时上海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的方案。此项战略研究共分六个专题,谈松华教授参与了其中的教育和人才专题。通过广泛的调查,他深刻认识了很多现实的矛盾,并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极好地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振兴上海、改造上海的研究过程中间,谈教授不仅执笔关于教育的专题,还最早提出了作上海教育战略研究这一设想。

198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谈松华教授真正步入了他的宏观教育世界。由他直接参与组织的上海教育战略研究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正式启动。此项工程集中了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教育、组织、宣传、人事、农村、财经、财贸等二十余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包括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数百余人,历时4年,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投入等问题展开分析、集中思考。其间,为了能够掌握更多真实、有效的教育信息,谈松华教授多次率领部分人员深入各地区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相继拜访了钱学森、吴光远等相当一批著名专家。经过不懈的努力,谈教授等人拟写的上海教育战略研究报告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上海市委教育工作会议还采纳了这个报告中的许多思想。另外,报告中对当时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财政供给不足的矛盾的精准论断,以及对在这个基本矛盾中间教育所要寻找的发展战略选择的正确定位,都在思想上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1988年,国务院成立了教育工作研讨小组,谈松华教授的命运随之再次出现转折。这次不仅他的工作地自此由上海迁到了北京,更重要的是他的宏观教育研究范围由区域扩大到了全国。当时,国家教委的政策研究室(当时叫研讨小组)准备起草中央教育工作文件,在听取各地方代表的意见建议时,发现了代表上海来京作工作汇报的谈松华教授,并一致决定将其留下。谈教授笑言自己那时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可这一留就是十几年。

在研讨小组工作的那段时间,使谈教授有机会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的框架作系统的学习,此后他参与起草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协助主持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课题研究等国家重点课题,他在课题报告中提出的“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思想在中国宏观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所提炼的教育战略性的思考,也仍发人深省。

沿着发展的道路前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3年,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成为当时国家教委的一项重点课题,谈松华教授在参与此项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仅系统了解了市场经济和教育体制的关系,针对教育体制改革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这一问题研究,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即“教育体制应该适应经济体制”。但同时他也强调,“教育不能市场化,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它自身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而不是要变成市场”。谈教授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在时隔十余年的今天看来,仍然同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判断、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学术界对此的观点靠得很近,这些似乎都在宣告着谈教授当时的宏观教育研究已经成熟,并且愈发深刻。

20世纪90年代后期,谈教授把握住了战略研究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并着力从时间纬度(现代化)和空间纬度(区域)上去深化发展研究。他讲道:“我比较注重对教育现代化和区域教育发展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因为宏观就是讲发展问题,现代化是发展的研究领域,国际上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了现代化理论,这个现代化不仅指的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它还包括制度,包括人的现代化,所以现代化这个问题就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理论。另外,过去讲发展战略,不讲阶段,只讲现在有多少资源,应该发展一个什么目标,取一个什么战略,可现代化它是一个历史过程,是有阶段的,这样就使得研究发展问题有了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而研究区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原来只研究全国性的教育问题,但是中国的区域差异、区域特点,都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这种全国性的研究不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那么这种战略很难落实到不同地区发展的实际中间去。”关于此项研究的成果,谈教授在后来出版的一本名叫“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的书中作了详尽、系统的介绍,这本书在当时的国内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且至今仍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21世纪初,谈松华教授的现代化区域研究进入到了模式研究阶段。他说:“因为在研究区域现代化时我们获得了一个启示就是,如果用现代化的观点来分析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区域在不同阶段上的发展状况,那么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都会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区所要选择的战略和对策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水平的区域(也包括不同阶段的区域),由于内部结构、外部环境不同,它们会分别适用不同的发展模式,而不同的发展模式对这些地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模式选择恰当,那么这个地区可能就会发展得比较好,如果模式选择得不恰当,那么这个地区的发展可能就会受阻。”而“模式的研究恰恰能把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研究清楚”,基于这种认识,谈教授将自己的区域现代化研究转入到了模式研究,并在此项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时,又逐渐感到中国的发展战略研究离不开体制背景,他认为“只有体制变革,才能为发展提供动力”,所以,当下谈教授主要在研究制度供给、制度设计、制度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他的以区域教育制度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十一五”课题,现已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审批,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开题之中。

成就辉煌的基石

谈松华教授在宏观教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叹服的,他那高深却又不脱离实际的理论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助力着中国教育战略的发展。而如此辉煌成就的背后,是谈教授经年累月的深厚积淀。按他的说法是得益于自己平时坚守的三个方面。

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他说:“我原来在人民大学学的是国际政治学,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专业,后来在实践工作中又补充了一些经济、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可以说自身的知识结构相对综合。这就为我以后从事宏观教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大量地占有综合的信息。谈教授在上海市委、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的工作经历,使他广泛而频繁地接触到了来自各个方面、大量的综合信息。“这些占有信息的过程,对日后构成全局性的判断是有帮助的,否则你光有知识背景,没有现实信息恐怕也很难作出这方面的判断。”在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的同时,谈松华教授还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了思维。他坦言,这样的积累对后来形成全局性观点起到了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

最后,要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谈教授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到教育第一线走走、看看。十几年间,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到新疆的阿勒泰、四川的康定、云南的弥勒等西部边远地区,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尤其在西部地区,谈教授都是实地到农户家里做调研,同藏民座谈讨论,所以对西部教育有很多切身的体验。他看到西部教育中的很多现实问题,接触了很多西部的教学点,有的教学点就只有一个教师,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在青海,他曾经去过海拔4800米的高寒地区的一个一间房子的学校,条件艰苦得令人难以想象,这个房子白天是教室,晚上是牛棚,且根本没有师资力量,教师还是外村请来的。类似这样的地区,谈教授还去过很多。即便是这样,他仍谦虚地说“每次调研还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自己的唯一遗憾或者说是未偿的心愿就是“没有能够在一个最最基层的地方住下来,持之以恒的观察、实践、思考、研究”。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不能从书本上学到的,丰富的一线经验促使谈教授的宏观研究与中国教育的现状紧密契合,言之有据。

触动21世纪的教育文明

作为我国著名的宏观教育研究专家,谈松华教授对影响21世纪教育变革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教育关注较早。20世纪90年代初期,Internet 刚刚建立不久,新华社内参发表了美国一位知名学者的文章,内容大致是讲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这三者的结合(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网络),将会引起21世纪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当时这篇文章对谈松华教授触动很深。此后,他便一直密切追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通过了解国外的教育变化,参加电大的论坛和电教系统的课题调研,以及翻阅相关书籍和参与鉴定电大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题等一些具体的实践学习,谈教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日益深入,他说:“我曾经到过云南的腾冲,四川的康定、天全,新疆的阿勒泰,去看这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怎么做的。我发现尽管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这些地区发挥得还很有限,但是就这么一点,对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应该说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有些教师接触外部世界、接触现代文明很多都是由这里开始,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与此同时,谈教授还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可能会生长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原有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不能完全被否定。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会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教师的一个必备能力,这也是整个时代、整个世界不可阻绊的发展趋势”。

一年一度,春华秋实,中国的教育事业正在经历着一个快速腾飞的发展过程,而如何做到在维持教育发展速度的同时还能保证发展的质量,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则又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列入了谈教授的研究计划,曾为中国教育作出诸多贡献的他又在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倾注着心血,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播撒下希望。

上一篇:信息技术合理运用,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下一篇:对信息技术教师地位及其培训的点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