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培艺和她的影子丈夫

时间:2022-07-01 06:06:03

沈培艺――国内最优秀的舞蹈艺术家之一,自编的舞蹈意韵深远,又写得一手灵性文字。一段完美的情感生活被四处传诵,一个极尽完美的女人。

但沈培艺却说:她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这话难以服众。

她又补充说:她不喜欢有故事,喜欢生活中没有故事的状态。

这倒让人联想到她最为人所知的个性:

“舞者”――这是她给自己的定义。虽然被称为“中国古典舞蹈的杰出代表”,但她始终不愿自称“舞蹈艺术家”。提升到“家”,总觉得有些腾云驾雾的味道,她怕被虚化。

言辞中隐约的“他”

对于沈培艺婚姻的传言,总有两个惊奇:惊奇于她选择对象的平凡;惊奇于婚姻生活的稳定。但无论怎样得惊奇和诧异,最后总是能让你真实地感受出“她很幸福。”

中央电视台《夫妻剧场》的第一期就想邀请她和她的丈夫,被她婉拒了。越是神秘就越是引人好奇,于是沈培艺的丈夫依然只是一个言辞间隐约的影子。

在沈培艺的网上文字中,大多只谈到她自己对夫妻及男女情感的看法和观念,却从不提及她的丈夫。只有一篇除外――说的是她在1993年开办个人专场演出后的心情,但文辞中却只用了“他”这个称谓:

“那晚,是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独舞晚会;那晚,我全身心融入那个属于我的动作世界里;那晚,泪水、汗水包裹了我,当舞后夜宴灯火阑珊人群已散,他扶着疲弱已极的我,送进黑漆漆的宿舍楼道,我忽然惘然地问他:“刚才,那个在掌声中接受众人祝贺的人是我吗?”

那个“他”是指她的丈夫。

他们是在舞蹈中相爱的。虽然彼此都不是初恋,但感情却温暖地延续了下来――建立家庭,生育儿女。

他是干净的男人

“他是一个很干净的男人。”

沈培艺很敏锐地笑着说:“他是那种非常注重仪表的男人。但更重要的,我说的是他的心――很干净,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干净、坦荡,像阳光一样。这是沈培艺对丈夫的评价。按照常规的想象,她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她选择的该是一个在“艺术上很纯粹”的男性。

“他的人很纯粹。”她说得很严肃,“在艺术上,他天分很高,无论是领悟力还是身体的条件都是。”这样说的时候,沈培艺的眼中满是骄傲。

但是丈夫并没有继续他的舞蹈生涯――他退出了总政歌舞团,现在是一个商人,经营自己的公司。

当年,她丈夫决定退出舞蹈时,沈培艺支持他,答案很明了:“因为他不可能在舞蹈上超越我。”

“直到现在我还为他可惜,他虽然有很好的条件,但他的舞蹈毕竟没有接受过学院派的正规教育和训练,在舞蹈学院的学习对我的艺术发展是特别重要的基础。经过了这么多年,他在商界谋生必然会在为人处世上变得圆滑,但晚上回到家里,我跟他聊天,依然觉得他的干净一点也没有改变。”

辉煌之前有他相伴

夫妻就像两面镜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说,沈培艺的身上也有和丈夫一样的那种纯净。

外界总认为她成功得容易,成功得灿烂,却不知道她为了93年那场个人晚会,足足等待了三年。

22岁的时候,沈培艺就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一级舞蹈演员,那时她就希望能够举办一场个人演出,那是一个舞者确认自己价值的标志。但当时她所在的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剧院因为是学术单位,没有资力为她举办这样的演出。总政歌舞团说可以为她办演出,她的老师也支持她,于是,她便转入了总政歌舞团。没想到迎来的,却是三年的“雪藏”。

忧郁笼罩了她――在总政歌舞团的三年中,她被派去跳群舞,全然没有她创作、发挥的空间,她心空得去养猫。

就在那段时间,她遇上了自己的终生伴侣。也许这是沈培艺一生中最暗淡的几年,也是被外界忽略的几年,是他陪伴着她。不是在她辉煌之后,而是之前,他就在她的身边。

反女权主义者

丈夫对沈培艺非常重要,但在公众视线下,他从不站在她的身边。

既然被公认为幸福的典范,一定有很多非常好的经验,难道不想讲给更多人知道吗?

“我曾经很想。”沈培艺淡然地说,“但是他坚决反对。凡是涉及细节,也就是所谓的故事,我们绝对不对外透露。因为他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他始终不想暴露在公众视线下。”

有一篇报道题为《沈培艺谈夫妻情》的文章,里面她的丈夫出现在采访中:“心态更趋于平和,把生活调节到最大的自由空间、最大的放松度,周末一起听音乐、一起去郊游,生活的味道就出来了。”

针对于这篇文章,沈培艺回答说:“就是因为以前有这样的事,他很不高兴。我开始很不理解,但是沟通以后,我能够理解了。如果你有经验就会知道,两个人在一起,他不高兴,你也不会快乐。”

原来沈培艺也有这样平凡的小女人情结。

印象中的沈培艺是个性鲜明的女人,做事很有自己的主意和原则。

在学校里,她就是个叛逆的孩子。专业课和文化课都很优秀,但做事却不照规矩来。像学舞,别人都跟着老师的示范跳,她却站在一边,用眼睛看、在脑中模拟,老师以为她不好好学不高兴了,让她跳,她跳出来却比别人都好。

沈培艺是一个自我驱动性很强的女人。就像她所说的“她的个性推动着她”去充实自己、去创作。“雪藏”的那三年没有人要求她,她就自己创作,个人专场演出中几支重要的舞蹈都是那些年里创作出来的。

形容沈培艺应该套用这样的字眼:自行其事,个性独立。但是她却说:“我丈夫才是对我的个性、为人处事影响最大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有着独立个性的女人,却在做任何事情或是遇到生活中的重要决定时,都要和丈夫商量,谦虚地听取他的意见。“他也希望我这样做,他总是能给我良好的建议。在交谈中,我们混乱的思绪变得清晰,并在对话的过程中,相赏于对方的智慧,感动于对方的善良。”

记得有篇文章中,说沈培艺是反女权主义者,而她的话更是直言不讳地承认了这点。

于是,我问她:“你对丈夫在意,难道不怕丈夫夺取你的意志,强迫你接受你不愿意的决定吗?”

她一笑,笑得很滑头。

“有些时候当然要讲技巧。如果在我向他商量某些事之前,我在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主意,我会让问题顺理成章地走向我想要的方向,于是,往往他的建议就和我想的一样。虽然是我的主意,但我一定要尊重他的意见。”

沈培艺曾说,“我特别不能接受夫妻间应有各自的秘密、各自的朋友等说法。”在她眼里,夫妻是一体的。而作为舞者,她是受人尊敬的公众人物,但在夫妻关系中,她只是一个女人。

“名气?这不影响我做女人。我有名气,那是由我的职业造成的。”

“成名等等都是一时的事情,但家庭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甘愿做女人,甘愿做男人身边的一个帮助者。女人的生理机制和社会属性使她应该在这样一个位置。我承认这个社会的主角是男人,我很认同这一点,而且我愿意让他们成为主体。”

当年,丈夫在退出舞蹈界的时候,应该也是带着一种男性的自觉,去另一个领域开辟自己的疆土,让自己成为女人可以依靠的对象吧。

“不要贬低男人,不要把自己的丈夫和别人做比较。”沈培艺非常认真地说。

很普通的一句话,大概所有的女人都被这样教导过,但沈培艺的口吻如此真诚,让分量不再一样,因为她是身体力行的。

喂哺孩子不顾身材

采访沈培艺的地点是在总政歌舞团舞蹈队的训练厅里。那是栋破旧的建国初期的苏式老楼,有大窗,却灰尘满布,照进来的阳光并不明媚。这里没有舞台上的辉煌和光彩,而沈培艺待在这里却显得特别安然。

她不喜欢自己成为颠簸流离世事中的角色。她做自己、做老师、做妻子,现在她还是个母亲。

曾经看到一张她怀孕时的照片,挺着一个极大的肚子,虽然是黑白的,却掩不住脸上焕然的色彩。据她说,她那时整整重了70斤。但现在再也看不出来,修窄的身线,依然保持着舞者的轻盈。

都说从事演艺事业的女性特别注意身材,但沈培艺却自己喂哺孩子――“凡是女人该经历的我都要经历。”她自豪地大声说。

丝毫看不出这对她身材的影响,为此,她显得很得意:“你看,我就说我打破了一个谣言,谁说哺乳会造成无法恢复的伤害。”

她的孩子已经长得超出了同龄孩子的高度,这让沈培艺多少有些惋惜:“可能以后跳不了舞,太高了。”

沈培艺在生活有两条最重要的经验,如同自己的座右铭:

“记念别人对你的恩惠,记念你对别人的亏欠;”

“忘却别人对你的亏欠,忘却你对别人的恩惠。”

“这样你的心灵是平衡的。”――一个美丽而又幸福的女人如是说。

“37岁,”沈培艺说,“我开始进入幸福的大门。”

上一篇:陈芯 飘在日本的苦孩子 下一篇:我被丈夫毁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