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2-07-01 04:15:56

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本文从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吸纳劳动力能力、利税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辽宁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辽宁中小企业占辽宁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6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贡献了60%以上的利税,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已经成为保持辽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辽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欠缺,政府应该促进辽宁龙头中小企业和名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快速突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瓶颈,同时从长远角度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中小企业营造和谐的创新环境。

〔关键词〕辽宁中小企业;统计分析;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2004606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小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特色,使得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是我国企业组织中最有活力的构成部分[1]。林毅夫认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是破解效率与公平问题,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重要举措[2]。

然而,虽然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其竞争力仍需提高,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王嵩和程海东[3]指出由于资金短缺、融资困难、R&D投入强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和成长速度缓慢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有待提高。陈乃醒[4]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体系建设面临创新人才缺乏、资金不足和社会服务体系相对较弱等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也制约着我国成为一个创新性国家。

目前,学术界缺乏对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本文旨在从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吸纳劳动力能力、利税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对辽宁中小企业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改善中小企业现状的关键点,促进辽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

(一)中小型企业的界定

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也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也因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界定标准也会不同。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已经进行了六次调整,考察目标也不断改变。现阶段我国使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制定的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而提高。建国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也是根据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做出的适时调整[5]。

1数据的选取

辽宁统计年鉴2002年前后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不同,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与指标的可比性,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仅限于2003—2010年。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中的企业均指规模以上企业,即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文中关于中小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职工人数和利税方面的数据来源于《辽宁统计年鉴2011》。文中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2006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

2辽宁中小企业数量及所有制构成状况分析

目前国家根据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三类。所以,在对辽宁中小企业数量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中小企业数量和大型企业数量的对比分析加以说明。

从表1可以看出,2003—2010年辽宁企业数量从6 842家增加至23 832家,增幅高达24832%。其中,中小企业数量从6 747家增加至23 685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大多数都在99%以上。而大型企业仅仅有百余家,所占比重大多不足1%。可见,辽宁中小企业数量远远多于大型企业数量,中小企业是辽宁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仅辽宁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从全国水平来看也是如此。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高达45万。其中,中小企业就有40万家,比重达9917%。

辽宁中小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具有优势,还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辽宁中小企业数量以或高或低增长速度不断增长,2004年的增长速度高达5608%,2005—2007年也保持较快增长。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辽宁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降低,只有431%。随着我国政府4万亿资金的投入,经济略有复苏,其增长速度也随之提高,达到了3552%。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2010年辽宁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下降,仅有196%。与辽宁大型企业的增长速度相比,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仍然保有相对优势,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由于中国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本文将按登记注册类型对辽宁中小企业进行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3—2010年辽宁中小企业中,“三

图12004—2010年辽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数量环比增长速度

资”工业企业从1 475家增加至2 272家,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其所占比重却从2186%下降至959%,呈现出下降趋势;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1 263家下降至785家,所占比重从1872%下降至331%。在辽宁中小企业中,“三资”工业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所占比重都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可见,辽宁中小企业主要由本土非国营企业构成,本土非国营企业俨然已经成为辽宁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3辽宁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除了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更为重要。虽然辽宁中小企业在数量上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保有绝对优势,但是由于单个中小企业的规模远不及单个大型企业,那么辽宁中小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上仍然能保持优势吗?

根据《辽宁统计年鉴》的数据,对2003—2010年辽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进行对比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辽宁工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6 11296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36 21942亿元,增幅为49250%。其中,辽宁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3 07209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25 03754亿元,增幅高达715%,已经超过了辽宁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同时,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在辽宁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5026%增加至2010年的6913%。辽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辽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与中小企业相比,辽宁大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从从2003年的3 04087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11 18188亿元,增幅为26772%,但是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却从2003年的4974%下降至2010年的3087%。由此可见,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工业总产值方面仍保持着相对优势。

中小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上的优势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在数量上的优势。2010年辽宁平均每家大型企业的产值为76亿元,而平均每家中小企业的产值只有1亿元。虽然平均每家中小企业的产值较低,但是正如“积薄而为厚,聚少而成多”,由于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上的优势,中小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上仍然保有明显的优势。

根据表3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04—2010年辽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环比增长速度。从图2可以看出,辽宁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在大多数年份均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其中,由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2008年和2010年其增速略有下降。与大型企业相比,除2005年外,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环比增长速度均大于大型企业的环比增长速度。

此外,辽宁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环比增长速度从2008年的3313%增加至2009年的3718%,又在2010年下降至2966%。与此同时,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自2008年第四季度起实施了“四万亿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随后2009年我国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环比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与经济状况的变化一致。而大型企业工业总产值环比增长速度从2008年的1261%下降至2009年的230%,又在2010年增长至2646%。大型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趋势则表现出滞后。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可以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

图2辽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环比增长速度

根据我国企业所有制形式的不同,表4列出了按登记注册类型辽宁省中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分布状况。从表4可以看出,在辽宁省中小型企业中,“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120907亿元下降至2007年的90665亿元,降幅为25%,所占比重也从3936%下降至857%;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86361亿元下降至2007年的48415亿元,降幅高达4394%,所占比重也从2811%下降至458%。在辽宁省中小型企业中,“三资”工业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所占比重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可见,辽宁省本土非国营企业不仅在企业数量上具有优势,并且在总产值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优势。

图3是2004—2010年辽宁中小企业职工人数的环比增长速度。从图3可以看出,2004—2010年,辽宁中小企业的职工人数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但是增长速度高低不同。2008年,辽宁中小企业的职工人数呈现出负增长现象,增长速度为-249%,2009年增长速度高达2564%,为近五年来的最大值。这一变化趋势与当时的经济形势息息相关。2008年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企业通过“裁员”度过危机。随着国家刺激性措施的实施,2009年的经济形势呈现复苏趋势,中小企业职工人数也随之增加。

图32004—2010年辽宁中小企业职工人数环比增长速度

5辽宁中小企业利税情况分析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是稳定财政收支的基础,也是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

表5是2003—2010年辽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利税情况。从表5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利税总额从2003年的25255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2 67623亿元,增幅高达95968%。中小企业利税总额所占比重也从2003年的4460%增加至2010年的6621%。与中小企业利税情况相比,辽宁大型企业的利税总额从2003年的从31365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1 36590 亿元,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其在利税总额中的比重从2003年的5540%下降至2010年的3379%。可见,近年来,辽宁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的利税来源。

6辽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分析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技术创新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的统计数据,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较为活跃,4522%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本文根据统计数据,按照企业规模分组,得到表6。

从表6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在该组中的比重还不足50%,而大型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在该组中的比重已达到8136%。显然,大型企业的创新活动较多,创新意识强烈,而中小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从企业创新类型分析,辽宁企业以原始和集成创新为主,自主研发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渠道。从调查数据看,2004—2006年辽宁受调查的2 355家工业企业中,若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最强,中型企业次之,小型企业相对较弱。从自主研发程度看,大中型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由本企业集团进行研发的比重达8064%,高于小型企业207个百分点。可见,虽然全省工业企业通过内部研发和利用各种科研资源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基本形成,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相比而言,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不高,自主研发意识不强,这将会影响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科研机构是科技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2006年,大型企业拥有企业自己办的科研机构的为62家,占5254%;中型企业为113家,仅占1169%。在调查的1 270家规模以上小型企业中,拥有企业自己办的科研机构的为125家,占984%。近八成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普及率有待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有创新活动的企业的比重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自主研发意识和科研机构数量来看,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与不足。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通过对辽宁中小企业的统计描述及分析得出,辽宁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达99%,创造了6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贡献了60%以上的利税,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已经成为保持辽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辽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欠缺。图4是辽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吸纳劳动力能力、利税情况和技术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对比情况的雷达图。从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大型企业,辽宁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吸纳劳动力能力和利税情况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远不如大型企业。由“木桶原理”可知,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现在辽宁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存在劣势,而劣势部分却决定着整体水平的高低。因此,辽宁中小企业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图4辽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雷达图

2政策建议

第一,校企联合攻克技术难关,快速突破中小企业技术瓶颈。

建立强强联合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研发机构。在辽宁范围内,寻找各个行业的龙头中小企业,并由政府牵线建立起这些龙头中小企业与对应省内或省外该领域知名学校的校企合作关系。直逼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技术难关,短期内抢占技术高端,甚至制高点。快速提升辽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构建完善的创新扶持体系,为辽宁中小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环境。

中小企业生存于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中,这些环境支撑并影响着企业创新。政府应积极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技术发展规律的中小企业创新体系,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应加大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着力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各地中小企业局应着力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寻找中小企业的资本扩张模式,聚集民间资本。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又一个实际难题。中小企业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投入,更应该广开融资渠道,把社会上各种闲散民间资金汇聚起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点就是解决信用问题,构建辽宁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信用评估。

第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从长远角度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辽宁区域经济和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辽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政府应鼓励中小企业不仅要积极吸纳人才,更要培育人才,如和企业所在地高校建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从刚刚入学的大学生开始培育,从而形成企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J]经济研究,2001,(1):10-18

[2]林毅夫扶持中小企业能缩小贫富差距 [J]商界评论,2008,(10):89

[3]王嵩,程海东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J]商场现代化,2012,(6):38-39

[4]陈乃醒中小企业创新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J]中国科技投资,2006,(12):34-35

[5]陈乃醒,傅贤治,白林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8—2009) [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张俊喜,马钧,张玉利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7) [R]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陈乃醒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加快发展的思考 [J]经济管理,2005,(5):6-9

[9]林民书中小企业的生存及其发展问题研究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10]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上一篇:菜板开出的花 下一篇:基于规制波动视角的乳制品行业安全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