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保护及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7-01 02:47:29

园林生态保护及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本文以园林生态保护及施工技术为出发点,对园林施工建设的技术及管理内容进行了探讨,以促使园林施工的安全、稳定及持续发展,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关键词:园林;生态保护;施工技术;管理

1.基于生态保护的园林施工养护管理技术

在园林生态保护得以确保的基础上,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从施工细节人手,科学地进行土壤的处理及场地的平整,同时与土建方积极联系,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避免不合理施工现象的发生。施工中,必须根据现场状况对合理的平整方式及次序进行总结,以促进施工效率的有效提升。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环节中,土壤质量的优劣对园林植物的后续生长影响较大,需要技术人员高度重视,实施不同理化性质的化验及实验分析,以持水性、酸碱度、孔隙度、透气性等层面对其进行测试,以便采取消毒、施基肥等相应措施对培育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各类客土的质量、基肥施人量、翻挖深度、腐熟度均要符合有关的环保标准,才能确保园林的生态得以全面保护。另外,苗木的选用同样非常重要,满足种植要求的基础上,遵循植株规格标准一致、健壮、组织充实、木质化程度水平高、枝条茁壮原则对其进行选种。与此同时,乔木的主干必须明确清晰;花灌木的分支应均匀;绿篱个体则呈现上下一致均匀的状态;球形苗木的枝叶必须茂密,且具有完整发达的根系。乔木的主根一般为30cm左右适宜,同时包含茂密的侧根、须根,避免根系部位出现劈裂现象,能够确保其顶芽完整健壮,并防止机械性损伤、病虫害、失水现象等严重问题的发生,使各类苗木旺盛的生命力得以确保,且利用圃地栽植苗木。场地清理时,确保园林工程施工位置的干净,遗留且对苗木生长危害较大的建筑垃圾必须有效清除,同时在清除过程中避免对苗木的踩踏和损坏,在园林施工养护的同时,对园林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分析

2.1施工队伍的选用

施工队伍的选用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园林工程管理的成败受施工队伍素质高低的影响非常明显,人的因素对于园林工程的建设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就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艺术创造力、扎实的园林绿化专业知识及敏锐的观察力,并能够掌握工程建设技术知识促使园林工程的良好建设和生态保护。所以,选用施工队伍时,园林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具备相关的建设技术资质,包括绿化裁植、土方工程、护栏、水池等工程,并拥有足够数量的技术人员和施工营业执照及其相关的部门认可。另外,施工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并加强对园林工程技术及生态保护知识的学习和培养,使工程人员能够面对不同的环境,应用所具备的知识和技术,对园林建设的美感和艺术性进行判断,并在生态环境良好维护的前提下,促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及实施。

2.2园林施工的基础性工作

第一,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同时全面了解园林工程的总体规划,包括绿化栽植、土方工程、园林小品等施工要点。施工时根据施工图纸等技术资料,依照建筑材料、植物品种、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相关的标准要求,对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组织,遵循有关的施工方案对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进行实施。第二,施工及其技术人员全面掌握与园林工程相应的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条件及植物生长条件等自然、人文因素,并在得到群众认可的情况下对适宜的园林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探讨和实践。第三,对园林施工的材料、机械及辅助设施进行准备,同时选择适宜生长的灌木、乔木、草本植物品种,根据科学搭配的施工方案对相关工程进行实施,确保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3园林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园林工程的安全、质量、成本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适时的监控是促使园林施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园林施工隐患的排除及处理。例如,新栽乔木的养护过程中,栽种植物需要在新环境经历一段时期才能逐步适应该环境的生长,所以,需要依据当地的季节特征,对灌水、遮阳防晒、根部培土、喷雾等防护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并确保乔木根部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填充微酸沙质土壤、土壤肥力适中并适当的进行施肥,才能促使移植乔木成活率的有效提高。

3.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十分重要,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并在施工阶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注重植被的后期养护,确保生态系统的改善、调整,才能营造最为优质、良好的园林生长空间。除此之外,还能够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促进生产效益的提升,使园林工程建设得以全面发展。

上一篇: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要点及措施分析 下一篇:浅析城市园林的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