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校实施阳光体育的必要性 贾琚杰 陈浩

时间:2022-07-01 02:02:02

小议高校实施阳光体育的必要性 贾琚杰 陈浩

【摘 要】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本文从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我省部分高校学校体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及实施提出对策与建议,使阳光体育运动能更好地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以适应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体育,阳光体育,体育意识,体育教学改革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多年,据教育部近几年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显示和专家们调查研究后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普遍呈下降趋势,而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等)测试指标全面下降。同时肺活量也明显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人数显著增多。此外,对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76%,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以肥胖率上升,部分农村地区大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也十分突出。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体质健康关系国运及经济发展,因此,教育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

(一)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淡薄

大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安排适当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缓解情绪以及学习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兴趣爱好以及消遣娱乐方式。但调查显示,仅有24.6%的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经常能参加体育锻炼,70.4%的学生初步形成锻炼意识,但只是偶尔进行体育锻炼,5%的学生表示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现在,不少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上网、玩电子游戏、打牌等这些事情上,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肥胖、近视等身体不健康现象,这说明广大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健身的淡薄意识亟需解决,因此,正确引导广大学生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并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首要问题。

(二)体育器材及场馆不能满足大学生健身需求

经调查研究后发现,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为学业负担、锻炼场所、自由时间、锻炼常识和健康状况。其中外在因素是制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而活动场所现状则决定了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实现质量。在对我省部分高校体育器材及场馆的实际考察后我们得出结论:高校体育锻炼的场地与器材已日益不能满足目前大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从而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加大场地器材投资建设力度,成为各个高校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实施的措施与对策

(一)高校领导应深化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阳光体育运动是号召全国亿万青少年都参与进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高校首当其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学校是基础,青少年是关键,而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代表的各类活动则是加快素质提高的“催化剂”。教育部通知要求: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转变教育理念,去除“官僚作风”,拒绝“行为艺术”,真正把阳光体育运动当作一项紧要任务来抓,切实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放在首位。所以,高校领导必须以阳光体育开展为契机,弩力躬行,重新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已刻不容缓。

(二)形成联动机制,齐心协力开展各类活动

在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针对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教学部门应与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通力合作,形成联动机制,齐心协力开展各类活动,并使阳光体育的发展形成长效机制。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加深思想交流;另一方面,也为阳光体育在高校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繁荣高校体育文化生活,推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获得广泛的智力支持、物质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阳光体育运动应与高校体育教学紧密结合

《体育与健康》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必须认识到健康教育在大学生锻炼初级阶段的重要性。只停留在表面的体育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到锻炼对其学业和人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好锻炼利弊之间的均衡决策,才能最终达到提高自我效能,促进锻炼行为向更高阶段的转化。而体育课堂是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摇篮,也是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的所在地。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言传身教,对于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质量也是极其重要的。阳光体育的宗旨是解放思想,解放课堂,让每个人走到阳光下,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去享受生活、感悟生活。所以,如何能在上好课的同时,又让学生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必然面对的事实。因此,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综上述,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养成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高校应抓住阳光体育运动这一契机,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浓厚的体育氛围,把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群体竞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广大学生吸引到健身场所,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以此提高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质量,并使之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罗振宇.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1:44-45

[2]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2007年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2008.(3)

[3]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文件.

作者简介:

贾琚杰,男,甘肃平凉人,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以及教育理论研究。

陈浩,男,甘肃平凉人,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化学化工学院,学科教学(化学)专业,从事教学以及教育理论研究。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有效运用的策略研... 下一篇:体验数学学习 享受成功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