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22-07-01 01:22:41

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小学语文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其地位是无可非议的,语文教学的两大模块就是阅读与写作,在当今这个社会中,阅读能力是一个人与人沟通的必要工具,阅读能力可以让我们正确的理解对方说话的含义,帮我们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诉说的意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对话的方式在“你”和“我”之间进行正常的交流。那么今天本文作者将就着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如何做才能让对话是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话阅读;教学方法

前言:

在语文的学习里,主要的两个部分就是阅读与写作,可以说,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对文章或对话的理解能力,需要人迅速的对讲述的内容做出反应,这就是阅读能力的应用,对小学生阅读的教学,是一个作为语文老师的关键职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对话式教学方法是如何应用在小学阅读教学上的。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对话

让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要敢于说话,在众多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我见过太多的填鸭式教学的方法。这是不行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是阅读,而是让学生们变成哑巴。朗读是一个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考察点。所谓语文,就是说话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它在小学学习的领域当中,有识字,阅读,写作,以及遣词造句等内容,其中阅读的学习内容当中包含有朗读,评析文章,对各词句的理解等内容。因此,让学生张开嘴是让学生学好小学语文阅读的最好方式。

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注意。有时候学生会在课堂上显得十分怯懦,这是因为,他们害怕与教师交流,害怕对话的结果,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学生不开口,教师就不会明白学生对学习到底是什么态度,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让学生张开口,与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真正的对话,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应该学会的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口的方式有很多种,第一,就是朗读课文,让学生大胆的遵照课本的课文内容进行朗读练习,第二,让学生与老师进行对话,对话的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理解,对词句的理解,对文章的解析等等,第三,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针对课文内容,课后习题,进行讨论。这些都是让学生敢于说话的教学方式。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意义上学好语文。

小学语文的学习重点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调理,有逻辑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进入一个对话的情境,让学生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敢于开口就是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最好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

二、对话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内容不可漫无边际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但是有时候也会说的漫无边际。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讲话内容进行修正与约束。没有哪个老师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内容无动于衷。

举个例子来说,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坐井观天》相信许多人都还记得这篇文章。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文章进行朗读,这就需要考虑到是让学生自己朗读,还是大家一起朗读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为了避免学生们随大流朗读时只动嘴不出声的情况出现,采取一个做游戏的方式,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每个学生阅读课文的一句话,朗读之后就可以坐下来。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大多数人,都得到朗读的机会。而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老师来提问,学生来回答,这个方式,是让学生对老师提问的内容做出理解,并讲出自己心中的答案。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理解。而今天我要提出来的是让学生与老师的位置换一下。也就是说让学生来针对课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回答,然后让老师来作为总结的一方进行对文章的总结。这样的话,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提出相应的问题,比方说,这篇文章《坐井观天》,青蛙在井底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她为什么不能出来呢?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跳跃,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众多的答案汇集到一起,就可以让整个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更有意义的是这个问题是有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答案,自然在学生心中会有一些雏形,而当学生们都回答完比这些问题的时候,老师就会给出准确的答案,并且告诉学生,他们的答案,未必是准确的,而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是根据符合大众思想的答案。如果说有什么出入,那么学生可以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当然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是跟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老师也要及时的予以约束。这样小学语文的课堂将不再是一片寂静,语文课堂上也可以活跃起来了。

当然课堂上的对话式教学方式,不可能让学生漫无边际的去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开口还需要有老师的约束才行。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由同学自己进行回答,当学生没有问题的时候,老师应该参照自己的教案,根据课文的教学标准,去提出自己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而这个时候,学生回答的问题,则是应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答案。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才能说是真正的让学生读懂,读透了!

结束语:

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可以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的。而一个正常的课堂所需要的也正是这样和谐的气氛。当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无误的时候,就是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得到的最好的学西成果。以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这让老师能够快速的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予以一定的修正和开发。因此,我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敏.小组合作开放文本――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质量的控制[J].新课程导学.2013(18):19

[2]曾潮英.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探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6):9

[3]曹彩琴.浅谈小学阅读教学[J].吉林教育,2010年20期

[4]林琛.补白,让课堂无限精彩[J].小学科学(教师)2010年03期

[5]龙英.浅论探究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16期

[6]苏群燕.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语文学刊,2011年17期

[7]喻德萍.有效对话让课堂生命焕发活力――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15期

上一篇: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