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弯路也挺好

时间:2022-07-01 12:31:30

常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这句话是有其合理之处的,读书获知理论方法,行路增进实践能力,阅人使其认识社会,名师传播过人智慧,自悟助长思维深刻,可以说每一要素都很重要,而并非一项不如一项,因为其中的每个要素都独立存在而又相互结合,缺一不可。比如亲自实践会让我们认识深刻,这些实践看似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然而唯有如此,知行才能统一,才不至于让我们成为埋身故纸堆的书呆子。

然而,在生活中,有些教师母亲或教师父亲,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近乎完美的学涯规划。也许是他们作为教师,见证了许多成功孩子的案例,也看透了许多失败孩子的原因,于是,总能预料到孩子在某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乃至连孩子学到某个阶段的某个知识点可能有困难,都已有预估,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更是了如指掌。这一切看似完美,结果也如人所料,教师子女往往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真正地品学兼优;然而,这样的孩子必然缺少一点野性,缺少挑战困难的勇气,缺少生活的情趣,因为他们在父母的严管之下,屏蔽了一切不良影响。他们可能考上名牌大学,可能满腹经纶,在某方面有独特造诣,但在回归社会时,他们会缺乏底气和“地气”,他们缺少了生活的真正历练,因此对生活的判断可能是不正确的。

在某个著名相亲节目中,一个小伙子表现出了十分优秀的个人素质,能说会唱,面容俊秀,一手毛笔字让人赞赏,似乎一切都无懈可击,然而最终全场熄灯。因为他身上缺少了些“男人味”,缺少了那个年纪应有的一份成熟和沉淀,这与是否优秀无关,这也不是纯洁的教育环境所能培养出来的。他在节目中指责了压抑他、给她规划一切的两个人,他的母亲和二姨妈。我想,在这个时候能开始反省自己成长的顺利,或许还不算晚;但他的两位长辈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手栽培和竭力保护的孩子,怎么反而会埋怨自己呢?一个一切都按计划“成长”的孩子,怎么连女朋友都找不到呢?

我们的教育同样如此,指点即可,点到为止,无论知识的获取还是价值观的树立,尽量都让孩子自己亲历,哪怕这样会让孩子的阶段性发展慢一些,那也不要紧,因为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成长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深度和厚度。

例如早恋,许多师长视如洪水猛兽,竭力预防、阻止。然而,存在即合理,这个时段的孩子并非只有学习一件事,感情的成长,认知的提升,都是成长中的要义。如从长远看,经历恋爱,甚至所谓的早恋,能让孩子懂得更多,对爱情的认识更理性。而那些工作后才开始恋爱的所谓成功人士,他们的情感世界可能更肤浅,更脆弱。

一个孩子,如果能一步一个脚印,在别人引导或者自己摸索下,把路走直,那诚然不错;但即使走些弯路,又有什么要紧呢?坦然地走下去,也许这段路不会让你走得快,但可以让你今后走得更稳。因此,作为师长,应该尽量放开自己的手脚,少用些绑架式的言语,多给些散养式的鼓励,让孩子的成长稍微多一点野性,还他们一片“瞎搞”的天空,他们可能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成长中,走走“弯路”也无妨。

(作者单位:重庆市朝阳中学

上一篇:西部农村失能老人养老照护服务实证研究 下一篇: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