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例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原因分析及建议

时间:2022-07-01 11:19:25

264例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原因分析及建议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探讨减少和规范退药的措施与对策。方法:收集并查阅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导致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重复用药或大处方、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治疗、自觉药物不对症、处方差错、医院信息系统问题等。结论:通过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合理性, 加强对患者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的告知, 加强处方管理、完善退药制度以避免退药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药房; 退药; 合理用药; 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201-01

门诊药房是医院为患者提供的药品服务窗口,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调剂工作不仅关乎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还影响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门诊药房的退药问题时有发生,退回的药品难以保证质量,严重干扰了药房的正常工作。为此,笔者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差错的措施,促进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1月-2012年10月的退药处方264例,对退药处方按照退要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构成比。

2 结果

通过对264例退药处方的研究和分析, 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如下(表1)。

表1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

3.1.1 客观因素:在客观因素中主要为药物存在不良反应。264例退药处方中有51例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占19.2%,可见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引起的退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有药物、机体及用法用量等方面,主要包括静脉注射药品在输液过程中引起的输液反应,药品使用引起的躯体及心理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此外,退药的客观因素还包括:住院后住院治疗方案与门诊治疗用药不相同、 患者死亡等不可避免的退药原因。

3.1.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引起的退药主要包括:患者拒绝用药、医生开大处方及用药重复、贵重药或所用药品患者感到价格不能承受、处方差错等,这些因素都是可避免的退药原因。本文中重复开药或开大处方是导致退药的主要因素之一;处方错误主要是医师开具处方时出现药名、规格、剂量等方面的错误,部分医生由于不熟悉一些药品,容易搞错不同厂家、规格,或超量使用而导致退药;患者拒绝用药主要是因为患者家中有类似药品而拒用,或在阅读药品说明书后, 对药物不良反应产生不安或认为药品不对症而拒用,部分患者由于不满医师开具大处方或选用药价较高的药品而退药。

3.1.3 其它原因:如医师没有注意用药禁忌,如患者不愿做检查或手术,如患者需入(转)院治疗,患者皮试呈阳性反应不能使用该药品。

3. 2减少、规范退药的措施

3.2.1 提升用药咨询服务:选择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药师开展药物咨询服务,为患者解释就诊取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用药疑问,包括告知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有正确应对的办法和处理程序,通过这样细致的工作可避免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要求退药;注射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向药房与临床药师报告,及时妥善处置;医院方面同时应该利用各种告示栏或知识窗,广泛开展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师如果发现处方存在用药错误或配伍禁忌时,应当拒绝调配;药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特点、药动学、适应证、用法、用量及特殊群体用药知识,从源头上减少差错发生率。

3.2.2 严格实施合理退药制度:在医院建立正常退药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退药管理办法,在门诊药房将有条件退药、无条件退药及不予以退药的情况做好界定。退药要有一定的程序,明确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在专门的窗口进行退药。退药时医生在要退药的单据上注明退药理由及处理意见,到药房退药窗口进行审核,符合退药规定的患者交回药品,退药窗口药师细心验收退回药品,确定是本院药房发出的药品,才能办理电脑退药处理手续。对退回的药品要详细登记、统一放置,以备以后查用。

3. 2. 3 加强首诊负责制度,维护信息系统管理:医师接诊时,务必规范书写好首诊病例,对于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等做详细记录。复诊医师不光要听患者主诉,还要详细阅读患者病历首诊页中记载的全部信息,在开处方时要注意药品的禁忌。需要做皮试的药品,一定要先皮试,确认皮试结果为阴性,再取药。此外,医院应建立质量可靠的医院信息系统,在医生电子处方系统应嵌入合理用药监测软件,这有利于避免处方差错,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上一篇:婴幼儿肛周脓肿的临床护理体会 下一篇:阑尾炎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