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HDV的“最佳搭档”

时间:2022-07-01 10:54:30

索尼推出的新一代HDV摄录一体机HVR-Z7C/S270C受到业界好评,新介质(CF卡)记录的HDV格式逐渐被业内广泛接受。应使用者的要求,索尼公司开始对原先只和HVR-Z7C/S270C捆绑销售的HVR-MRC1记录存储单元提供单独销售,型号为HVR-MRC1K,以扩展其应用范围,为影视制作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它可以和现有的HDV/DVCAM摄录一体机配合使用,将HDV/DVCAM/DV的视频流记录在CF卡中,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进行非线性编辑时,可以直接通过文件拷贝的方式把HDV/DVCAM/DV视频导入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带来更快捷的编辑流程。

混合记录概念的提出具有开创性,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磁带记录,又不同于完全的无带化记录,而是结合了两者各自的优势,为影视制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工作流程的改变。

近期,笔者有幸拿到一套HVR-Z5C并配合HVR-MRC1进行试用,深切感受到其带来的便利,下面愿结合试用体验给读者介绍这一创新的工作流程。

索尼公司提出了其独有的混合记录解决方案。这里面的“混合”包含了三层含义:

混合格式。可以同时记录标清与高清格式,用磁带记录高清内容,cF卡记录标清内容。

混合介质。分别采用磁带线性记录介质和cF卡非线性记录介质,进行可靠的备份记录。

混合工作流。可以快速编辑cF卡记录的文件,将磁带存档,方便应用于当今的节目制作和未来的高清应用。

初识HVR-MRC1K连接方式

对于HVR-Z5C来说,CF卡记录存储单元HVR-MRC1K是个选配件,需要单独购买。

HVR MRC1K包括HVR-MRC1主单元、HVRACR1机座、冷靴适配器和一根i.LINK连线。其中机座提供直流电输入接口,以及L系列电池插槽,可直接用同系列的摄像机电池供电,另配有一个六芯.LINK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进行连接。

主单元体积小巧,重量很轻,仅130克,不会成为外出拍摄的负担。

HVR-Z5C机身后部有一个专门的靴形连接器,不需要使用任何电缆,就可以直接将HVR-MRC1K主单元连接其上,形成一体。该连接器可输入和输出一个HDV/DV流,并对记录存储单元供电。这种巧妙地连接方式不会对拍摄操作产生影响,人体工程学设计可让使用者在任何位置均能舒适地进行拍摄。

对于索尼更早推出的HDV或DVCAM摄录一体机,则可用冷靴适配器和机座通过i.LINK接口与摄录一体机连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存储单元的一些功能将会受到限制。

记录介质

HVR-MRC1K采用CF卡作为记录介质。CF卡全称为“CompactFlash”卡,译为紧凑式闪存卡。它具有安全记录、访问迅速、容量大、可移动,可经受外界震动等诸多优点。

CF卡是一种固态产品,工作时没有运动部件。它采用闪存(flash)技术,是一种稳定的存储解决方案。

和SD卡、记忆棒一样,CF卡是一种通用存储介质,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等设备,因此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很方便的购买到。

索尼建议采用自家的CF卡配合HVR-MRC1K使用,包括两个型号:NCFD-8GP和NCFD-16GP,容量分别为8GB和16GB。当然,这是需要单独购买的。而其他品牌的CF卡,只要满足速度不小于133倍速,容量不小于2G的条件,也可以使用。这些卡和索尼的CF卡相比在记录时没有太太差异。

一张16GB的CF卡可记录HDV、DVCAM和DV格式的时间大约为72分钟,其他容量CF卡可以此类推。由于CF卡类型和记录格式的不同,记录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

流程体验之拍摄与记录

新的设备不会带来拍摄操作的太大变化。HVR-MRC1K机身上有个“CAM LINK”按钮,按下该按钮时,HVR-MRC1K液晶屏左上角会出现一个连接图标,表明处于摄像机连接状态,连接方式默认为同步。HVR-Z5C会自动向HVR MRC1K发出指令告知何时开始和停止记录,使得两者的记录指令同步。因此,只要按下HVR-Z5C机身上的录制按钮,HVR-MRC1K也将会自动启动记录。

HVR-Z5C还可以将HVR-MRC1K的状态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更加便于观察。所显示的数据包括连接状态、记录状态、CF卡剩余记录时间。在拍摄的过程中,可方便地观看HVRMRC1K的操作状态,无需去看后部的显示面板。

四种记录模式

通过HVR-Z5C菜单[输入/输出录制]/[外部拍摄控制]菜单项可以设置以下四种拍摄记录模式,满足不同操作场合的需要。

关。这种模式下摄像机不会发送控制信号到记录单元,只采用磁带方式录制。

同步。同步模式下磁带与记录单元同步录制。如果某一方录制系统突发故障时,另一方录制系统会照常工作,解决了摄像师工作时的后顾之忧。重要内容的录制可以采用这种模式,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另外,互为备份的记录方式还可以避免某一素材因误删除造成的损失。

替换。替换模式又称为接力模式。这种模式下默认将信号记录到磁带,只有当磁带剩余时间少于五分钟时才自动开启记录单元,实现素材的接力录制,因此就算磁带用尽还可以将素材录制到CF上。有了这种方式,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外出拍摄时由于更换磁带造成的漏拍了。

仅限外部,素材将直接记录到记录单元的CF卡中。

三种记录格式

HVR MRC1K记录存储单元可以录制三种不同的文件格式,包含高清记录的M2T文件和标清记录的AVI文件和RowDV文件,后两者可以通过记录存储单元的菜单选择其一。

记录存储单元会在CF卡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Video”的文件夹,在“Video”文件夹下再创建一个“HVR”文件夹,所有的文件都被存储其中。每一段素材会记录为一个视音频合一的文件,遵循以下方式进行命名:xx_nnnm_yyyy_MM_DD HHMNISS扩展名,同时还会记录一个同名的.idx索引文件,里面包含记录内容的更多信息,主要应用于后期编辑。

一项特殊功能:缓冲记录

HVR-MRC1K还提供了缓冲记录功能。在待机模式下,14秒钟的视音频信号会不断地送入存储器的缓存中,按下录制按钮正式拍摄时,视音频信号先通过缓存处理再传输到CF卡记录。这意味着在按下记录按键之前的14秒钟内所发生的事情都将被记录到CF卡上。这项功能在进行ENG拍摄时非常有用,可防止重要的场景或事件因为操作者来不及按下记录按键而造成漏拍的现象发生。

流程体验之重放

HVR-MRC1K机身正面有多个

控制按钮,包括播放、停止、下一个、上一个等。使用这些按钮,可用与其连接的摄录一体机液晶屏幕对存储的素材片段进行即时访问和浏览,以方便摄像人员快速查看已录制内容。如果需要外接监视器或屏幕进行素材片段重放,则可通过摄录一体机自带的接口输出。

如将记录存储单元安装在标配支架上,还可以通过i.LINK接口将信号传送到i.LINK兼容的设备上(如索尼HVR-M25C和HVR-M15c磁带录像机),再通过这些设备的输出接口外接监视器或屏幕进行回看。它还提供了反复播放功能,可以对其中某个素材或者所有素材进行反复的播放。

进入到后期编辑阶段,非线性介质的优势将得到极大地体现。以往单纯用磁带记录,外出拍摄回来之后需要花1:1的时间进行采集,这是一项费时的工作。CF卡记录则直接在拍摄过程中将素材文件化,因此在后期编辑中省去了采集的过程,影像制作者可以从耗时的素材采集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到素材编辑本身,实现快速编辑,提高编辑的效率。

文件传输

计算机要读取CF卡里记录的素材文件,一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连接。一是直接将CFC卡取出,插入带有CF插槽的计算机;二是将CF卡插入读卡器,再通过USB线与计算机连接;三是将CF卡放入装在标配机座上的记录存储单元,再通过i.LINK与带有IEEE1394接口的计算机连接。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连接,计算机都会将CF卡识别为一个新的盘符,名称为“VIDEO”。

对于第三种方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的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是Windows7操作系统,一开始出现无法识别设备的问题,后经查阅相关文档,在设备管理器中将IEEE1394总线主控制器的IEEE1394 OHCI Complont hostcontroller驱动程序软件更改为Legacy模式后问题得以解决。而在Windows XP和Snow Leopord 10.6操作系统下则一切正常,即插即认。

虽然可以直接把CF卡当作一个外置硬盘直接对文件读取进行后期编辑,但是一般建议先把里面的文件(包含文件结构)拷贝到本地硬盘再进行编辑。

我们对后两种传输方式做了速度测试。在CF卡中记录了14分钟的HDV素材,文件总容量为2.86GB,分别用两种方法拷贝到笔记本电脑硬盘中,测试结果见右侧表格:

通过这个简单的比较我们可以感受到非磁带介质记录的优势。同样的14分钟素材,如果前期记录在磁带介质上,在非编系统上进行采集文件化的过程至少需要1:1的时间,即14分钟。而从CF卡拷贝文件到电脑的时间只需要两分钟左右,大幅压缩到1/7。

接下来,我们选择市面上不同平台的4款主流非线性编辑软件对同一张CF卡记录的HDV文件(.m2t)进行导入和编辑实验。来了解HVR-MRC1K记录存储单元与非编软件协同工作的情况。

Adobe Premiere Pro CS4

在Adobe Premiere Pro CS4中新建项目,选择HDV1080i25(50i)序列预设,通过菜单项“Fie/Import……”可以直接将CF卡记录的.m2t文件识别并导入Project项目窗口,最终应用到时间线序列上。

Grass Valley Edius 5

在Edius 5中新建一个HDV项目,在素材库窗口空白区域双击,即可导入.m2t文件。与别的非编软件不同的是,Eaius 5中还可以直接选择idx索引文件将对应素材导入。

导入完成后,直接将素材应用到时间线上进行编辑工作。

大洋ME 2.0

在ME的大洋资源管理器中右键单击导入,可以在打开的素材导入窗口中添加.m2t文件并进行预览,选中所需文件,点击导入即可完成。

导入完成后,直接将素材应用到时间线上进行编辑工作。

软件自动识别出的“Video”盘符里的内容和缩略图,显示在记录与传输窗口的左上部区域,如果事先已经把CF卡的文件结构复制到硬盘别的位置,可以点击左上角的“添加文件夹”按钮载入。

选择需要传输的文件,点击“将所选内容添加到队列中”按钮,或将它们拖拽到左下部“传输队列”区域,点击“自动传输”即可。

在传输过程中,Final Cut Pro 7把.省略/hdv/HVR Z7C S270C/downlood/sonyRecordingUnit101.zip。

安装完之后打开软件,就可以通过“文件/记录与传输”进行传输。

简单总结一下,除了Final Cut Pro 7需要安装插件,并且采用复制传输方式之外,另外3个非编软件都可以直接导入CF记录存储单元所记录的文件。这4款主流非编软件对.m2t文件都有很好的支持,由于导入或传输过程中没有进行重新编码,可以实现素材的原生编辑。

流程体验之存档

素材的存档关系到拍摄素材的管理及再利用,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环。

非磁带介质记录给后期编辑流程带来很大便利,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素材日积月累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需要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如何有效管理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成为一项挑战。

目前看来,磁带依然是最可靠的存储介质之一。因此索尼为用户推荐的工作流程是使用HVR-MRC1K进行混合记录,在使用CF卡文件让非线性工作流更加顺畅的同时,将素材母带存档于安全的地方。虽然高清HDV摄录一体机的普及率已经比较高,但从笔者接触到的一些单位的实际应用来看,很大一部分用户目前手头的工作还是面向标清。建议在拍摄时用磁带记录高清信号,CF卡记录标清信号。这样―方面解决了眼前需要快速编辑的问题,另一方面存档的高清母带可为未来高清应用储备素材。毕竟,再过几年当高清大行其道之时,标清素材可能就会无法满足需求,存档的高清磁带素材将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至此,我们的体验暂告段落。我想用上图来作为索尼混合记录解决方案的总结。传统的磁带记录,加上这样一个小小的记录存储单元和一张CF卡,使得从素材采集到编辑,再到最后的存档,几个重要环节一气呵成,高清标清一网打尽,你的工作流程将变得更加顺畅,效率倍增。影视制作者最为关心的速度、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多功能性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无论是新闻采访、纪录片制作,还是低成本电影、MV,无论是电视机构、教育、网络或是政府机构的用户,索尼混合记录解决方案都可以满足你多样化的需求。HVR MRC1K记录存储单元让你的HVR-Z5C撮录一体机如虎添翼,它们不愧为高清时代影像制作的“最佳搭档”。

上一篇:耿德林:镜头传递精彩赛事 下一篇:佳能:动态影像梦想的跨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