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马克思主义

时间:2022-07-01 09:20:08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理解

真正的“人”要回归于学校德育,我们理所应当先要搞清楚“人”的真正涵义。马克思恩格斯向来注重对人的研究。在《神圣家族》中,他们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全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即把同时担任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的“现实的个人”作为其理论前提,从而打开历史奥秘的大门:人不再是抽象的人,而是以自己的需要和目的为出发点,“具体”地处在“周围的生活条件”中,不断创生自身、自我超越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实现了由抽象人向具体人的转化,它对“人”作如下理解:

(一)人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克服了历史上过分将人“物”化的工具性、价值性和过分强调人的需要、欲望、个人享用性这两个极端思想。他认为“自从人类出现之后,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不断实现着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使用、改进,劳动对象的优化与变革,甚至世界历史的演变。这一切“创造”“改进”“变革”“演变”见证了人作为工具价值的实现。当然并不能就此武断地说历史仅仅是通过人的工具价值得以实现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是“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的生命体,“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立足于人自身的意图与目的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人学进一步指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工具),是目的价值和手段(工具)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同人作为手段是不可分的。

(二)人是关系性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不是人生而具有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关系中的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人只有生活于人类社会关系中,接受并参与这些关系,才能使天赋得到应有的发展,成长为人。马克思主义人学从来没有并且一直反对把人同人的世界、社会及历史之间的关系分割、对立起来,强调:“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应当避免重新把它们“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至此,马克思主义的“人”不是某种个体“实体”或“抽象物”,我们只能从人与对象世界(世界、社会、自然、自我)的关系入手去描述、探视人的存在状态。

(三)人是生成性的存在

传统哲学习惯将人视作摆在眼前的静观的对象,认为认识人不过是抛开人的种种“现象”究其最终“本质”的一劳永逸的过程。马克思一向批判这种将人物化、“现成化”了的“物种思维方式”,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抹煞了人特有的生存本性。比如,猫不必考虑如何成为猫,它的一切尽在自然掌握之中,它的本性是预成的,只要完成程式化的行为,就实现了作猫的使命。而人与猫是不同的,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人不甘愿于外界力量的摆布,人通过规划自我人生、支配自我行为、掌握自我命运,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创造价值。也就是说人的创造活动,人的“生成性”将他与一切他物区别开来。人的“生成性”在于永远无法将人“对象化”,人永远是超越自身的存在者,人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生成自身,经历着不断的“成为其所是”同时又不断地“否定其所是”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理解,实现了由“现成性存在”到“生成性存在”的转换。

(四)人是全面性的存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并认为每个人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施展自己全部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里的“全面”首先指人要平等、完整、和谐和自由地发展,它不是量的概念,不等于包罗万象的一切方面。其次,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基本方面的发展。“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发展构成了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面,也可以指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或是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最后,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发展。马克思认为,取代资本主义“物的统治”的新的社会形态的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可见,“全面发展”最终落脚点是以其为基础的个性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德育的实施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论述,使我们可以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德育中“真正人的回归”。人本德育应当以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为出发点,贯穿围绕人的关系性、生成性的德育过程,最终实现人的完善发展的目的。即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和学生的价值联系起来,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和学生的成长发展联系起来,使德育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德育。我们不仅要在德育中贯彻人本思想,更要把人本理念落到实处。

(一)坚持人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

主体性历史本身就是属人的历史,德育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人的问题。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明确表述“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的剧中的人物和剧作者”。也就是说,我们的德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工具性,让他们接受各种道德规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并为之服务,还要注重学生自我目的性,尊重学生,研究他们的需要、愿望、兴趣、爱好,正视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

(二)坚持开放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人”是大写的“人”(Man),是关系中的人。具体而言,指的是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有意义的联结。这种联结构成了道德关系的本质。也就是说,道德是各种关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中的这些关系;生活中的关系是道德的沃土和原发性根基,道德源于斯、长于斯,与斯“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也就无所谓道德。道德本身就是对各种关系的意义建构,在这些关系中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所以,德育必须坚持开放性的原则。面对价值多元的社会现实及各种诱惑,面对学生心理不成熟,缺乏自我选择和决断的能力,教师切不可将学生“罐装”,而要有开放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心,汲取诸多关系中的合理性内核,形成校内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网络,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坚持发展性原则

人是社会中的人,他们所处的社会也是不断生成、否定和发展的。道德是人所特有的,它同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都要经历否定之否定的生成过程,所以,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德育工作者要遵循学生生长过程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积极研究不同年龄的发展特征、思想发展状况和心理发展需求。德育工作应从长远的角度,发挥对人的本性、潜能的“开发”作用,允许学生犯错、失败,切忌“一棒子打死”,应坚信学生是潜藏着巨大能量的发展体,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等等。这样的德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才有可能从自然人转变为健康的社会人。

(四)坚持全面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的“全面性”决定了德育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首先,全面发展指学生平等、完整、和谐、自由的发展。要把德育纳入到整个教育系统上,结合智育等,寓于各学科、课程之中,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促进个体在道德知、情、意、行诸环节上统一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塑造具有完善的德性之人。其次,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基本方面的发展。德育不止于造就仁士圣人,而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一般道德水平,要重视对学生公民道德、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最后,全面发展的实质在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一无二性,依据一定的层次性和弹性,因材施教,增强德育的可接受性,使德育成为每个学生自己的德育,成为他们成长路上主动追求的方向和力量。

作者:原凯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一篇:批判性马克思主义 下一篇:语言教师专业社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