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角色游戏

时间:2022-07-01 08:28:14

试论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角色游戏

摘 要: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幼儿教育应抓住这点,让幼儿在游戏玩耍中接受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开展最广泛的一种游戏活动。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对角色游戏的开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教育

角色游戏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有特色的游戏活动,比较适合于幼儿的身心发育需求,在幼儿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积极参与角色游戏和游戏引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幼儿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促使幼儿在情感、意志、认识等方面获得良好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角色游戏呢?

一、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保证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

材料是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参与活动的物质支柱,也是构成师生隐性互动的桥梁,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这个年龄所能接受的能力范围以及幼儿自身年龄段普遍存在的特点,一定要注意材料的适当性与恰当性,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制作与投放游戏材料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商量、讨论,引导幼儿参与准备过程。例如,在开展“医院就医”这一角色游戏时,首先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总结出在“医院”中常用的物品和材料,然后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还可以与家长互动,解决游戏所需的各种材料。同时,在游戏区域中投放的材料一定要丰富,最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动态性、可变性等,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性,在安全的基础上游戏。丰富的材料能够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大班的幼儿对社会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思维也非常活跃,对于成品玩具和教师制作的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根据大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一个“百宝箱”,在里面放满各种玩具的半成品或玩具材料,让幼儿在玩具材料缺乏的情况下从“百宝箱”中寻找相似的替代品,一方面可以丰富游戏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又如,在组织幼儿进行“废品加工厂”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大量的废旧物品(卫生的、经过消毒处理的),如纸箱、瓶瓶罐罐、各种颜色的卡纸、塑料小棒、透明胶带、双面胶、塑料剪刀、布料等辅助材料。正是这些简单的、可变的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深入挖掘幼儿兴趣点,提高幼儿的自主意识

幼儿对问题的认知存在兴趣发生、发展、减弱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细心观察、留意和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深入挖掘新的游戏主题,促使幼儿的自主性获得提高。此外,幼儿的自主性也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语言暗示和提示,引导幼儿思考、发言,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求和动机。例如,在做“娃娃家”游戏时,幼儿在一开始对“做饭”和“喂饭”比较感兴趣,玩了几天之后,他们逐渐厌倦了“做饭和喂饭”,而对“给娃娃看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要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提出以下问题:怎样给娃娃看病?如果你生病了怎么办?然后,鼓励幼儿自己建立“医院主题活动区域”,让他们开始玩“医院就医”的游戏。于是,一个新的游戏主题就此产生。由此可见,在原有的主题情节中,往往会滋生出新的角色游戏主题活动。比如,在“医院”游戏中还可以拓展出“给生病的病人送花”等情节,由此引出“花店买花”的游戏活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当幼儿对原有游戏产生厌倦时,也就是挖掘新游戏主题的好机会,比如,“保龄球馆”游戏就是这样诞生的:一位小男生不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于是他在一旁踢皮球,不小心把一边的瓶子踢倒了,另一位小朋友看见了,于是对他说:“我们不要玩娃娃家的游戏了,我们来玩‘保龄球馆’的游戏吧。”很多小朋友的兴致被调动起来,纷纷参与其中,他们自己制作“保龄球”和“保龄球瓶子”,就这样,一个新的游戏主题诞生了。总之,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能限制幼儿的想法和需求,而是对幼儿的小小举动细微观察,适时鼓励幼儿创新创造,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教师参与角色游戏,及时进行间接指导

古语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积极融入幼儿活动,才能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所以教师要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与幼儿站在同一高度,成为幼儿的伙伴与朋友。同时,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幼儿参与学习和讨论,尊重幼儿提出的意见,并做好观察和指导工作。观察是指导的前提,幼儿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一方面便于观察,以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和心理动向,从而为幼儿提出切合实际的指导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暗示和启发,不断丰富游戏内容,活跃游戏情节,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例如,在组织“服装店”的角色游戏时,教师发现“裁缝”总是给“顾客”量一下尺寸,并记录数据就完事了,于是教师可以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并对“裁缝”说:“我想要做一件合体的、漂亮的衣服,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漂亮的布料?能不能帮我设计一款?”听到教师的提醒,“裁缝”拿来画笔,在纸上画出了几种不同样式的衣服,并对教师说:“您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样

式?”这样一来,在师生共同的参与中,完成了活泼愉悦的角色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总之,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慧.浅谈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8).

[2]方建华,李艳玲.角色游戏中教师对问题的判断与指导[J].幼儿教育,2010(Z3).

[3]彭玉霞.略谈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成才,2004(11).

[4]郭丽.儿童角色游戏中“冲突”行为的指导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

[5]陈素萍.论幼儿角色交往的缺失[J].教育导刊,2005(08).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教育局)

上一篇:抓好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之浅见 下一篇: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