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能力培养的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实践课程改革

时间:2022-07-01 07:49:48

面向能力培养的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实践课程改革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17-0030-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本文以江西财经大学开设的信息系统专业方向为例,结合人才市场需要和我校财经背景,提出了面向能力培养的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特别指出了其中第二阶段实践课程的作用、地位和改革方案。

关键词:能力培养;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第二阶段;实践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刘德喜,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数据库;万常选,男,教授,研究方向为Web数据管理、现代数据库技术及电子商务技术;廖国琼,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RFID。

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关注的是信息系统和这些系统相关组织之间的关系,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根据企业需求而配置应用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或开发信息系统,以支持企业的决策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需求得到ACM(国际计算机协会)、AIS(国际信息系统协会)和IEEE-C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协会)的认可。目前,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下,都开设有信息系统专业方向。江西财经大学的财经管理背景为信息系统专业的开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要让信息系统用于支持决策和组织管理,就需要信息系统人才理解组织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学校财经管理背景是该方向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所要面对的挑战是,与工科院校开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比,财经类院校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是该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在社会认同方面还存在差距。缩小这种差距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上,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大众化专业教育中突显出来。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培养和实践体系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成果。ACM、AIS、和IEEE-CS专家在CC2005中刻画了计算机不同专业方向的能力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提出了5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清华大学在以美国Stanford、Berkeley和CALTECH三所大学考察的基础上,采取了诸如“实验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型大型实验教学环节”等措施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建了4个专业实践专题[2];武汉大学将实验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并通过六种类型进行组织实施[3];此外,还有很多地方院校在《计算机教育》等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本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4-6]。尽管信息系统专业(方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5个专业方向之一,然而,专门针对该专业方向的研究却很少见。各高校的实践体系大都是面向专业领域知识而非直接面向能力培养,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比较严重。此外,没有一种现存的实践体系能完全适合我校立足财经管理背景办信息系统专业这一特色。因此,构建并实施以财经管理为背景、面向能力培养的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实践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2 专业能力需求

ACM、AIS和IEEE-CS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研究小组用图1刻画计算机专业的问题空间[7]。该小组还给出了计算学科人才在算法、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硬件与设备、人机界面、信息系统、IT资源计划、网络与通信、系统集成、信息管理、智能系统11个方面59种能力要求,并对5个不同专业方向给出了各项能力要求的权重。图2是我们将59种能力在问题空间中的映射,其中阴影部分是信息系统专业的问题空间和能力需求。

图1 计算机专业的问题空间

图2 59种能力在问题空间中的映射

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能力的要求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的能力需要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1) 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架构能力,围绕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以及个人)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IS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IT集成能力);

(2) 自主学习能力;

(3) 逻辑思维能力(演绎+归纳) ;

(4)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 组织管理、交流和沟通能力;

(6) 基本的学科研究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我们强调:商业需求分析、技术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系统集成、信息管理(数据库)实践、人机交互,而弱化:智能系统、数字逻辑、图形学和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理论、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基础、科学计算、计算机系统工程、嵌入式系统等。

3 面向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6类:

(1) 信息系统,包括:定义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培训;维护和修改信息;

(2) 信息管理,包括:使用数据库系统;实现信息提取;选择、配置、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用户培训和支持;

(3) 计算机程序设计,包括:小规模程序设计;大规模程序设计;

(4) 软件界面,即创建用户软件界面;

(5) 应用程序,包括:使用文字处理器和电子表格;培训用户使用文字处理器和电子表格;

(6) 网络与通信,包括:设计网络配置;选择网络组件;装配、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通信资源。

为保障以上专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构建的理论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实践课程体系及第二阶段如图4所示。第二阶段实践课程、学时及开设学期如表1所示。

图3 理论课程体系

图4 实践课程体系及第二阶段实践内容

表1 第二阶段实践课程安排

第二阶段在实践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承上启

下作用,实验内容与多个相关课程相联系,目的是培养综合实验能力、运用相关课程基础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理解专业课程体系。信息系统专业(方向)适合设置第二阶段实验的课程: 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与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第二阶段的地位如图5所示,其作用体现在: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承上);帮助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解;培养综合实验能力、运用相关课程基础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系统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工作、团队协作、问题表达、文档撰写、思想交流等能力(启下)。

图5 第二阶段实践在实践体系中的位置

其他实践活动还包括:学术活动、科研创新、实习、毕业设计。学术活动培养交流、勾通、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科研创新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实习是通过直接接触生产实践活动,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生产、生活、科研)、独立工作、团队协作、问题表达、文档撰写、思想交流等能力。

4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拟采用的实施方案如图6所示。老师设定能反映能力培养要求的题目,教学系对题目进行讨论审查;在学期中布置任务,学生选题并进行技术积累,此间老师督促并答疑;第二阶段老师集中对所用到的技术或方法查漏补缺,集中讲解;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设计;假期学生对设计进行完善并撰写报告,教师远程指导;新学期初通过答辩形式集中评价并验收设计报告;教师根据设计过程、答辩和报告三个方面给出成绩;教师和学生针对整个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向系向系进行反馈,以完善二阶段的内容和形式。整个过程的开展师生和教学系都以能力培养。

图6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以下是对各门课程实践内容的要求。

(1)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熟练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熟练运用基本的数据结构,如数组、结构体、指针等;熟练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程序的架构;培养大规模程序设计能力,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2)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选题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且需要用数据结构中的模型和方法描述和求解;要求完成问题建模、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实现、测试;要求综合运用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知识;理解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实现的关系;理解线性表、树、二叉树、图等结构及查找、排序相关算法并能灵活运用;培养问题抽象与建模能力、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

(3) 面向对象课程设计。选题具有一定复杂性和功能,且要求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分析、设计和实现。要综合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等相关课程的知识;要求了解一定的人机界面知识和基本的软件开发方法;培养程序设计能力和问题的抽象、建模、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4)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选题要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技术,并使学生初步具备在Linux平台上利用OS系统调用编写较复杂应用程序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等课程中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观。

(5) 计算机网络综合课程设计。选题要求综合使用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相关知识;或根据客户需要选购、部署、配置和维护较大型网络;培养学生设计和编写大型网络程序的能力或系统观和设计、装配、管理网络的网络工程实践能力。

(6)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选题要求依托商用大型数据库系统,针对实际信息系统需要,综合使用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培养学生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定义、设计、实现、管理、使用、维护能力及信息的抽取能力。

(7)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选题要求针对大型软件开能课题,完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实现、软件测试等软件开发过程综合训练;要求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操作系统等课程知识;培养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创建用户界面能力、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培养系统观和协作能力。

5 结语

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不应效仿工科类院校,而应将财经背景和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要相结合,制订具有财经背景特色的培养方案。本文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专业(信息系统方向)的实践体系,该体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已有的课程实验基础上,利用第二阶段(每学期结束后的2~3周时间),通过相关实践课程的设置,在帮助学生巩固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理解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协作、表达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汤志忠. 清华“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6(7):7-9.

[3] 黄传河,黄建中,吴黎兵.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方法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7(11):87-89.

[4] 董健全,吴悦,钱权,等. 3+1模式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些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26(12):350-353.

[5] 何静媛,朱征宇. 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2):25-27,46.

[6] 陈笑蓉,王晓蓉,陈梅,等. 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实践教学,2008(8):34,23.

[7]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Ability Cultivation Oriented Reform of Practical Training for Information System

LIU Dexi, WAN Changxuan, LIAO Guoqio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 Tak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i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we set up an architecture of the practical courses for IS. In this architecture, we take the demands of talent market and the finance background into account, emphasize the role, status and information system professional direction, for example, with job market demands and reform program of the key phrase, the second stage, about two weeks directly following each term.

Key words: ability cultivation; major field of Information System; the second stage; reform of practical courses

上一篇:基于EDA技术推进数字逻辑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 下一篇:依托教学实验中心,推进计算机实践教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