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走进“后暴利时代”

时间:2022-07-01 05:56:52

智能手机走进“后暴利时代”

能够延续智能手机市场辉煌的最好办法是技术创新,但目前似乎在这方面还看不到什么新的前景。

三星电子近日的初步财报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公司运营利润为9.5万亿韩元(约合83亿美元),大大高于上年同期的6.5万亿韩元,但在这样好的数据下,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反馈信号,三星股价在首尔股票交易市场大跌近40%。事实是,近一个月内,三星电子股价暴跌了12.7%,市值蒸发253亿美元,相当于索尼公司的总市值。

三星股价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公司的运营情况尽管很好,但依旧没有达到之前外界的预期,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人们已经开始对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前景产生担忧。事实是,被手机业务撑起的几大公司:苹果、三星、HTC,近来都表现“欠佳”,人们怀疑:智能手机的好时光是否就要终结了?

在中国,7月9日,小米公司宣布其16G版四核高端智能手机(小米2S)将以1699元“崩盘”价发售,名义上是抢占暑期市场,但传递出的信号却是智能手机业的黔驴技穷,而只能使出价格战的最后杀手锏。

智能手机市场是否开始步入红海?这有待时间验证。但作为消费者来说,在经历过iphone推出而引发的火爆追捧后,手机的魅力确实大不如前,人们曾经一款接一款地更换新机,但现在已经找不到再换手机的动力与理由,因为市场上发售的新机跟拿在手里的旧机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样的操作系统,一样的显示屏幕,一样的CPU……手机厂商们试图用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更多核的CPU、更大存储以及更高像素的镜头来“标新立异”,但事实证明,消费者对拼硬件兴趣不大,以目前手机的用途来说,更好的硬件更多的是浪费。

智能手机目前的窘境似乎是在重蹈当年PC市场的覆辙。30年前,个人电脑兼容化以后,PC市场呈现出“千人一面”的情况,如何驱动消费者更新换代、投入购买也一度曾经是PC厂商们的难题,好在当时还有一个Wintel联盟,英特尔依靠摩尔定律不停地推出更快的CPU,微软则隔三差五就推动更大更复杂的Windows系统升级换代,使消费者不得不一个劲儿地换电脑――不换电脑就运行不了最新的操作系统与软件。Wintel联盟共同辖制下游PC厂商,攫取了20年的市场暴利才算基本走到尽头。但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刚刚暴利了5年就好景不再,所谓安卓联盟显然起不到Wintel联盟的作用,

能够延续智能手机市场辉煌的最好办法是技术创新,但目前似乎在这方面还看不到什么新的前景。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产品当然算是很有诱惑力的创新,但它虽然有通话功能,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称为手机,它开启的是一条新路,通向的是增强现实型穿戴式计算机时代。为了突破同质化困境,有深圳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国内企业在尝试通过C2B平台销售立足于用户个性需求的互联网定制手机(100+个性定制手机),但这严格来说还只是销售上的创新,而且市场前景并不明朗。

从绝对数字上来说,智能手机还有大幅上涨的空间,因为单在中国就有几亿消费者还在使用无法上网的旧机型。但这部分主要以低端人群为主的消费群体不可能再为手机厂商提供暴利,为了争夺这部分人群,手机厂商之间或将爆发空前惨烈的价格战。如果苹果、三星不屑于躬身参与,一些善于把握时机的中国手机厂商将有可能依靠成本优势与市场优势实现崛起。

在智能手机的后暴利时代,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前巨头因为其丰富的成本控制经验、市场营销经验或许能实现咸鱼翻身,同时,那些曾经严重依赖iPhone销售而日益渠道化的电信运营商们也将有重新找回昔日尊严的机会。

上一篇:关于对石油企业职工培训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担保公司投资风险的全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