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市场线上决定力增强

时间:2022-07-01 05:32:35

国内旅游市场线上决定力增强

国内游调研及分析

1、宏观概况

国内旅游人次不断攀升。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国内旅游人次不断攀升,正迈入大众化旅游消费时代。从客源地看,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七成出游游客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自助游受青睐。自助游时间安排可以随意调整,行程安排可自己做主,且在景点、交通、住宿、餐饮都可自行安排,以其高自由度、可控性及可有效避免跟团游固有缺点的优势,受到年轻人青睐。全国来看,自助游有海南、云南和华东五市三大重点区域。

地接社对国内旅游线路设计影响力超过组团社。景点含金量和重要度是线路设计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因地接社接待对景区景点更为熟悉,且接待经验丰富,对旅游线路设计、运行和推广的影响力非常大,大大超过国内组团社,且实际行程中,地接社不会擅自删减景点。从全国旅游热度看,已经形成华东五市、海南、云南等旅游热线。

游客对景区景点参与、体验式项目的需求迫切。从游客偏好的旅游景点看,通常喜欢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复合类景点,形成有效互补,达到观光和休闲双重目的。观光和休闲过程中,游客最感兴趣的是参与、互动类体验项目,对于当前多数景点体验项目少、无趣、单调不太满意,对于走马观花式“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也感到非常无奈。

2.游客微观调研分析

超过半数的游客选择在五一、端午等小长假和国庆长假出游;此外选择周末双休日外出旅游的人也接近4成。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首选外省市,其次为省周边及省内。

以参团形式的旅游,游客主要的消费项目有团费、自费参观项目和购物三大项,其中团费占了消费总额的近一半,自费参观项目及购物费用也各占约两成的比例。而对于自行组织出游的形式,食宿费用占了游客花费的1/4比例,交通、购物、门票三项的比例则均接近20%。

约八成游客在旅行中会购买纪念品。购物的游客中约半数喜欢购买“能表明我来此旅游过的产品”,此外带有祈福意义的产品和当地知名特产也较受欢迎。

在旅游决策方面,2/3的游客在做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周围人推荐的影响;此外,知名旅游网站和旅行社的推荐也对其最终决策产生较大影响。

在景区信息获取方面,超过60%的游客通过景区官网、网络搜索来了解景区信息,通过旅行社、家人朋友、旅游类杂志的渠道获取景区信息的比例也分别达到50%左右。仅有5.2%的游客是借助于知名旅游网站或论坛。

入境游调研及发现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入境游客数量增长放缓,未来入境游客总量仍将稳步增长,游客亦更为成熟和理性,在出游、滞留时间、景点选择以及消费购物上会更加谨慎。

探寻人文历史遗迹,感受东方文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入境游客首要目的;且入境游客多注重实际游览中的自主性和深度体验。

从线路设计看,旅行社有两种设计入境线路的模式,在设计线路时主要考虑游客对中国的认知和需求、景点线路安排的合理性等因素;经过多年磨合和发展,最终形成一条经典传统入境线路(北京――西安――上海)和多条旅游“温线”。

对调研分析的一些建议

对于人文历史景点,要加强文化内涵挖掘。文化是景区景点尤其是人文历史景点独特、唯一性符号,可以促进游客认知,且能产生情感联系,形成游客与景点的黏性。

不断丰富景区内参与体验类项目。人文历史景点的文化非单调、深沉的“死文化”,而是可感知、可触摸,成为“活”的文化,以抓住现代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心”。唯有将文化寓于参与体验式活动中,方能让游客喜欢并浸入其中,进而促进游客的口碑传播。

景区景点纪念品要独特、唯一和新颖。纪念品开发方面,重点从景区自身特点出发,挖掘产品亮点,坚持纪念品的独特、唯一和新颖。

开辟专门售卖渠道,降低景区景点过度商业化。售卖渠道上,开辟合理售卖区域,如游客离开景点的必经之地、人流聚集处,减少游客对景点过度商业化印象。

上一篇:提升入住率的三大法则 下一篇:The BMW X1 2013完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