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世界:令人崩溃的眩晕症

时间:2022-07-01 02:48:34

旋转世界:令人崩溃的眩晕症

Q 我会无缘无故地晕倒,是不是得了啥怪病?

A:癔症的原因归根于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体质较弱的人在身体保持较长时间的动作或姿势后突然发生变化,很容易产生眩晕感。这可能是神经血管发生病变或者耳朵受损导致前庭感受器出了问题。耳朵不仅负责听觉,内耳的前庭还是人体重要的平衡感受器。它的主要功能为感受人置,当个体进行加速或减速活动时,会调整头部倾斜的位置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里的机制一旦出问题,人们就会在起身、卧倒、转头时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

而如果在人体没有器质性疾病,平衡感受器也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也出现眩晕的话,那么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因素啦。比如前面说的晕血和晕针,由于在进针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而针刺又会带来剧烈的痛觉刺激,造成肌肉收缩,大脑一时供血不足就导致脑部暂时缺氧出现眩晕。而抽血一般是空腹进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后,同学们大多饥肠辘辘,血糖下降,因而针头的刺激强度就会夸大。

考场晕场的病理也是一样。过度紧张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加上天气闷热,出汗较多,体内电解质紊乱,大脑更容易缺氧从而导致晕倒。所以说考试也是心理的较量呢!如果因为晕场而影响了重要的考试那就太不值得了。

还有一种不明原因的晕倒,又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出现多次晕倒,经过医院检查未发现有明显病因,这就要警惕了,因为你可能患上了癔症!癔症的病因大多是精神上的因素,很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内心冲突或是情绪波动都可能引起患者自我暗示,出现精神上的障碍最终形成癔症。

癔症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理性疾病,心理因素作用于人体,可以引起不明原因的晕倒、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脸色难看等症状。导致癔症的负面因素很多,如家庭不和睦、同学纠纷、自尊心受损等矛盾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忧虑等内心痛苦,均有可能成为诱因。

Q 每次抽血都是一场恶战,可我真的不是胆小鬼啊!

A:保护性生理反应应时启动。

首先要纠正大家一个概念,眩晕症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眩晕包括“眩”和“晕”两种症状。什么叫作“眩”呢?特征是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而“晕”就是视物旋转,感觉天旋地转以至于不能站立。“眩”和“晕”两种症状常常同时出现,所以人们就把它们叫作眩晕症了。

眩晕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同学们常见的抽血和打针。在抽血或打针的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些同学突然晕倒,较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下降的症状,让大家感到异常紧张。其实这种抽血或打针引起的眩晕是一种很正常的保护性反应!

当人体突然受到惊吓刺激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发生剧烈变化,引起脑部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大脑可是人体重要的指挥中枢,发号各种指令,一旦缺血缺氧,就容易导致大脑的“短路”和“重启”,也就是突然晕倒,这同时也保护了机体不再受到进一步的惊吓和刺激。

当然,也有人并没有受到物理上的刺激,如尖锐物刺入皮肤,也就是只看到血或者看到别人在流血就会出现晕厥的现象。这种情况同样也是因为过度紧张造成的,因为他在潜意识里会产生打针一定很痛,或者流血很可怕的认知,于是不断地给自己负面的暗示,身体也就自然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大脑缺氧。而这个时候,周围的人群一定不要聚拢,否则会造成氧气更加稀薄。

保护性反应

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环境中的刺激因素做出规律性的反应。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性反应,以避免遭受进一步损伤,如手碰到仙人掌会迅速缩回。

Q 止晕针能不能帮我克服眩晕症?

A:药物减轻症状,克服靠自身。

如果一个病人在临床上出现急性眩晕,医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给患者做CT、磁共振等检查来确认是否有脑部血管性和器质性病变。这时,若患者眩晕得非常厉害,医生才会考虑使用“止晕针”来缓解症状,以便做进一步检查。所以“止晕针”其实就是一种前庭抑制药物,用来减轻天旋地转的感觉而已,在一般临床中并不常用。因为这类药物只是减轻了眩晕的症状,对治疗疾病并没有太多帮助。

对晕针、晕血的朋友来说,如果是因为害怕疼痛、过度紧张或过度疲劳引起的,那么应该注意休息,尽快放松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W会转移注意力,和同伴们相互鼓励,也能避免发生晕针晕血现象。不过遇到癔症患者,心理治疗就非常重要了!必须让患者明白癔症并非器质性病变,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很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要远离造成心理压抑的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美好心情。

值得强调的是,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也成为眩晕一族的主力。颈椎问题的增多使我们的脑部供血不足,伴有椎动脉缺血症状,也会出现眩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所以,保护好颈椎,适当运动锻炼肩颈也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飞行器还是那些个啥,比例很重要! 下一篇:甲状腺肿瘤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