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都是粗心惹的祸

时间:2022-07-01 01:52: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要求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会、正确、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所以,加强计算教学,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计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他们爱上计算,只有这样计算教学才是有效的、成功的。为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充分利用寓言故事或中外数学名家的典型故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笔者通过开火车、对口令、抢答赛、听算、估算、巧算、同桌对问、自编计算题、扑克游戏、小组比赛、趣题征解、速算比赛等形式来进行计算练习,充分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使学生人人爱上了计算。

如教学“10的分与合”时,笔者以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10的分与合”。“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在朗朗上口的诵读声中,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了“10的分与合”,为进一步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搞清算理,让学生灵活计算

要使学生正确计算,首先必须使学生理解运算法则,弄清算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顺序、性质、定律和计算的公式及其推导方法,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让学生在搞清算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计算方法,灵活进行计算练习。

如在教学“9加几”时,根据主题图,学生说出了“9+2”,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说出该题的得数,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帮助学生搞清算理,掌握算法,即9和1凑成10,因此把2分成1和1,9+1=10,10+1=11,所以9+2=11。这样,通过操作交流,学生明确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凑十法。

又如,学生只有在理解了“数位”的概念后,才会明白笔算时要数位对齐的道理;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后,才能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并且熟练进行相关的四则运算练习。

三、加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有效的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形成计算能力,加强练习是必要的,但是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对比性和层次性。

1.有明确的目的性。练习目的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教学的重点之处,正是学生思维的转折点,也是练习的侧重点。实际教学中,笔者重视练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坚持把计算练习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如教学“千以内数的加减计算”,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是本部分教学内容所应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引导学生搞懂算理的基础上,多次出示了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题组练习,让学生在如何进位与退位计算上多下工夫。

2.练习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淆的试题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可以针对不同题型,如分数的大小比较、乘法的运算定律、积的变化规律;也可以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如小数乘除法中小数点位置、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最后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相机设计针对性练习。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进行一些说出每组分数中的分数单位的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白,要将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必须先进行通分,将它们化成同分母分数方可以进行计算。

3.练习的对比性要强。练习时,针对教学难点,适当进行对比性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其观察力和注意力,促进其思维发展。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是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下列对比性的读数练习。

(1)340、3400、34000、340000、3400000、34000000…

(2)108、1008、10008、100008、1000008、10000008…

4.训练内容要有层次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练习设计要富有层次性,基础训练、提高性训练相机进行。通过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法则、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计算公式等;通过提高性训练,帮助学生纠正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通过拓展性训练,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培养习惯,让学生享用终身

好习惯可以享用终身。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计算时做到仔细读题、认真审题、专心计算、细心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笔者平时就严格要求学生数字书写要规范,不能将“3”写成“5”、将“6”写成“9”;主要书写格式要规范,笔算加减法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笔算乘法时,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跟哪一位数对齐,等等。

总之,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总结、改革、完善计算教学的方法,积极开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的、有效的计算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 下一篇:从克服心理障碍入手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