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农场水田养分分析

时间:2022-07-01 01:31:32

597农场水田养分分析

摘要:根据2007年秋土壤采样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生成各土壤属性栅格格式的空间分布图。然后将它们与地块图相叠加,以地块为基本单元计算各土壤属性在每个地块内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对土壤属性进行分级,分别统计各级别土壤属性水田和旱地的面积。文章分析了597农场土壤中养分的变化,绘制出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钾、有效磷的含量变化图。监测结果反映部分地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形势不容忽视,在施肥上应注重氮、磷、钾等无机肥与有机肥的合理配合,做到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土壤质量,实现粮食高产稳产。

关键词:土壤;养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33-1

五九七农场隶属于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位于宝清县境内,北纬46°23'-46°49',东经131°47'-132°45'。农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呈长条形,东西长81.4公里,南北宽57.2公里,依次为完达山北麓余脉低山区、平原和三江平原南缘低洼沼泽地,大致为“一岗、三平、六洼”。农场的成土母质大部分属于第四纪沉积粘土,其次是洪积物及河流冲积物。2009年,全场总播面积达到60.24万亩,实现七超历史:粮豆总产30.4万吨;粮豆单产519公斤;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片单产748.5公斤,获总局第一。

土壤是农作物的载体,土壤养分则是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化肥及有机肥投入的增加,全省粮食单产和总产均有很大提高,土壤养分也在不断变化。依据农田土壤养分实地监测,分析黑龙江省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可以更好地为实现科学施肥与土壤肥力调控提供依据。

1 土壤样品选择和处理

采样地点:597农场境内六个管理区,28个管理站。采样点选择:土壤采集在秋收后、土壤封冻前,在28个管理站内不同的土壤养分水平地段,在0~50cm深度土壤层次上进行混合取样,每份土样重量为1000克左右,样品充分混匀后风干。自然风干后,去除石块、植物根系,然后粉碎、过筛、分析。土壤样品主要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分析。

2 检测结果分析

2.1 水田土壤有机质各级别面积比例

图1 旱地土壤有机质各级别面积比例

全场旱地有机值含量较高,都在35g/kg以上,主要集中在40~55g/kg(图1)。

2.2 全氮含量变化

图2 旱地土壤全氮各级别面积比例

旱地全氮含量大于3.0g/kg的面积为26405.4亩,含量2.5~3.0g/kg之间的面积为154841.1亩,占旱地面积的比例为38.04%,含量在2.0~2.5g/kg的面积为180216.2亩,占旱地面积的比例为44.27%,含量在1.5~2.0g/kg的面积为45592.5,占旱地面积的比例为11.20%(图2)。

2.3 土壤有效磷

图3 2006年旱地土壤有效磷各级别面积比例

全场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在10~20mg/kg之间,占旱地总面积的89.33%,含量在20mg/kg以上的占旱地总面积的10.61%,整体看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图3)。

2.4土壤速效钾

图4旱地土壤速效钾各级别面积比例

全场旱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在150~200mg/kg之间,含量适中(图4)。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植物营养的物质基础。由于耕种、施肥及灌溉,土壤中的养分在不断变化.因而了解土壤养分情况,对解决土壤和作物在养分供求方面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597农场水田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微量元素进行动态分析,为配方施肥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为了加强土壤养分的保护力度,建议全场范围内建立耕地档案,记录土壤肥力变化及耕地栽培历史。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开展土壤培肥工程,采用增加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养分的相对平衡。为本地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养分基础。

作者简介:孙庆锋(1979-),男,汉族,山东梁山人,五九七农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新技术推广、指导和服务工作。

上一篇:597农场旱田养分分析 下一篇:597农场水田有效磷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