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不同折扣方式下企业应收账款的计价处理

时间:2022-07-01 01:18:18

简析不同折扣方式下企业应收账款的计价处理

【摘 要】选择赊销商品、打折销售等多种优惠手段进行促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导致应收账款的存在也实属正常,然而在对企业销售确认时,不同折扣方式的选择在财税账务的处理上却是存有差异的,本文就此进行了实践性分析,愿与同仁交流。

【关键词】企业会计;销售计价;折扣;账务处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拓宽营销渠道、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赢得竞争主动权,选择诸如商品赊销、打折销售等多种优惠促销手段已成为市场主体操作的共识,企业应收账款的普遍存在也就不足为奇,然而,在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时,由于采用不同的折扣方式、享受不同的付款优惠,其销售入账金额及其相关的财税处理等方面却是存有差异的,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加以区别对待。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构成及不同折扣形式的内容表现

从理论上讲,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业务,是指销售方因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劳务接受者收取的全部款项,内容包括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方收取的价款、增值税款及代购买方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依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确认赊销收入时,应按照交易发生日或销售收入被确认为债权而予以入账,计价金额通常是按照其实际发生额入账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定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时,还必须要考虑到该业务是否涉及到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因为不同的折扣方式将导致销售入账在会计账务和计税处理上会有所不同。

现实中,企业所发生的销货折扣无非是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情况。所谓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一定金额的扣除,此项扣减数通常会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如10%、25%等;所谓现金折扣,则指销售业务发生后,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多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来表示,如2/10、1/20、n/30,分别表示购买方付清货款的时间若在10天之内,就可以享受到价款折扣2%;在20天之内付款可以得到的折扣为1%,若在30天内则无折扣。

二、不同折扣形式下确定销售入账金额的操作要点

1、严格区分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业务下的财税政策差异

商业折扣,即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是企业最常用的一种促销手段,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先折扣后销售”,因此,在商业折扣条件下,依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其销售入账金额应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据以确认。由于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时即已确定,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的确认没有实质的影响。所以,我国相关流转税法规定:企业发生商业折扣销售时,若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可按照扣除折扣后的实际销售收入计算流转税款。由此看来,税法与会计制度在对待商业折扣上的规定一致。

而在现金折扣下,由于交易发生时无法确认购货方能否真正享受到价款优惠,属于“先销售后折扣”形式。依现行的会计制度,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可供选择,但从现行的流转税法角度来看,无论企业财务如何处理,均应比照同类产品的正常销售价格作为完税价格计算相关税款,计税依据中不得扣除任何所谓的“折扣额”。

2、明确掌握现金折扣方式下不同计价方法的处理步骤

在总价法下,只有在客户真正按照规定付款期内支付了货款享受到现金折扣时,销售方才能确认把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作为一种理财费用处理,我国会计实务中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而在净价法下,销售发生时即按扣减了最高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实际销售收入记账。此法是把客户取得折扣视为正常现象,认为客户一般都能提前付款,而将由于客户超过折扣期限而多付的金额视为自己提供信贷所获收入,于收到时再作为冲减财务费用处理。

3、明晰“价格打折,不打折”思维判断,正确处理折扣额的计算

现实生活中,个别企业财务人员由于业务生疏或理解偏差的缘故,有时会错误的按照应收账款总额为计算折扣额的依据,致使造成单位少纳流转税款而受到税务部门处罚的现象。其实,企业无论选择什么折扣方式,其折扣额的计算依据都只能是应收取商品或劳务的本身价格,而不能是价格与价外税额之和,公式为:折扣额=商品或劳务销售价格×折扣率。

三、不同折扣方式下赊销计价账务处理实例

【例1】汉源加工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月3日赊销甲产品一批给宏伟商贸公司,按价目表标明的价格计算,不含税售价为20,000元,由于是成批销售且购货方又是老客户,所以该企业决定给予购货方10%的商业折扣,金额为2000元,折扣额和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增值税率为17%。

分析:企业该项业务应确认的销货收入为18000元(20000-2000元),应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金为18000×17%=3060元,合计应收账款=18000+3060=21060元。

因此,企业正确的账务处理应该是:

借:应收账款――宏伟公司 210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

【例2】上述汉源加工厂2012年1月5日赊销一批价值200,000元的甲产品给天宇商贸公司,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

(一)假设企业采用总价法核算,天宇公司于当月13日便将款项打入汉源厂结算账户,

则,汉源厂1月5日的账务处理应为:

借:应收账款――天宇公司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1月13日收到账款时,天宇公司可享受到的现金折扣额=200000×2%=4000元,则:

借:银行存款 230000

财务费用 4000

贷:应收账款――天宇公司 234000

(二)假若汉源厂采用的是净价法核算,能享受的最大折扣额=200000×2%=4000元,增值税销项税=200000×17%=34000元。

则:1月5日的账务为:

借:应收账款――天宇公司 2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9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假设汉源厂2月5日才收到天宇公司的账款,那么未能享受的折扣额就被列为信贷收入,作冲减财务费用处理,正确账务是: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财务费用 4000

应收账款――天宇公司 230000

上一篇:浅谈农机整机修理过程 下一篇:浅谈对陶瓷生产企业开展ISO10012:2003标准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