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心绞痛危险分层与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分析

时间:2022-06-30 11:59:51

不稳定心绞痛危险分层与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痛危险分层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不同危险分层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结果 在QRS波碎裂方面, 低危组(22.0%)明显低于中危组(44.0%)、高危组(6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绞痛;危险分层;心脑血管病;相关性

在5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 心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 其发病率、死亡率也较高。国内外临床医疗界对此病都高度重视。动脉粥样硬化会使得冠状动脉缺血, 进而引发心绞痛, 增加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1]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近年本院收治的150例不同危险分层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50例心绞痛患者中, 男93例, 女57例, 年龄38~69岁, 平均年龄(52±7.8)岁。患者均符相关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 各50例。在一般资料上三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不稳定心绞痛临床危险分层 低危组:心绞痛为初发、恶化劳动型、无静息时发作;发作时ST段下降幅度低于1 mm;持续时间低于20 min;肌钙蛋白正常。中危组:1月内静息心绞痛, 2 d内无发作, 梗死后发生心绞痛;发作时ST段下降幅度高于1 mm;持续时间高于20 min;肌钙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高危组:2 d内为静息心绞痛, 梗死后发生心绞痛;发作时ST段下降幅度高于1 mm;持续时间>20 min;肌钙蛋白表现为升高。

1. 3 检测方法

1. 3. 1 QRS波碎裂 经心电图机观察平静状态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并记录是三组患者中出现QRS碎裂的例数。

1. 3. 2 缺血修饰蛋白(IMA)检测 经游离钴定量测定IMA试剂盒, 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IMA[2]。

1. 3. 3 钠尿肽(BNP)检测 应用心力衰竭定量诊断仪器进行测定, 经免疫荧光法, 正常值低于80 ng/L。

1. 3. 4 动脉粥样斑块与内膜-中膜厚度(IMT)检测 将保持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11 MHz。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 平均值为IMT值。同时观察内膜、中膜状态, 算出粥样硬化斑块数量与IMT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QRS波碎裂、IMA及BNP比较 在QRS波碎裂方面, 低危组(22.0%)明显低于中危组(44.0%)、高危组(6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三组患者动脉粥样斑块个数与IMT比较 在IMT水平上, 中危组较低危组厚, 高危组较中危组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近些年, IMT多在缺血心脏病诊断过程中应用, 当心脏缺血值会升高, 敏感性较强, 操作简便。[3]BNP可使得拮抗血管组织增生。本组研究表明, 当危险分层不断增加时, BNP合成增多。本组研究显示, 危险分层不断增高, 冠状动脉会逐渐转变为多支病变, 其狭窄程度随之严重。在对心绞痛患者诊断的过程中, 可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总之, 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危险分层越高, 则发生心脑血管病几率越大。因此对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都应有效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开展宣教活动, 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与主动性。高分层患者要加强心脑血管防护。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4):296-297.

[2] 杨成宇.超声检测内脏脂肪厚度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6):412-414.

[3] 刘全城, 寇兰英, 张立英, 等.碎裂QRS波群在心肌梗死心肌瘢痕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1):72-74.

[收稿日期:2014-05-20]

上一篇: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42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分析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剖宫产术中切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