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时间:2022-06-30 06:10:1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345-01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起了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和实验入手来研究各种物理现象,找出其中运动变化的物理规律,并能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限于其实验条件、设备的问题,很少实现实验方法的多样化,实验室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没有得到加强。

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做实验之前,教师要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理解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来展现给学生,这就是演示实验,虽然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的将演示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可以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实验过程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办法等。这种创新设计对学生将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能有更容易让自己接受的方法,教师可因势利导,及时对学生中那些方法独特、标新立异的做法予以肯定和帮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敢于另辟蹊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创新意识。

二、演示实验的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这就使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成为中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和途径,在探究式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演示实验要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科学方法高中物理中有很多物理概念、物理过程的教学教材都安排有演示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选取实验器材和设计实验方法,体现出新课标中的“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如《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课,教材安排两个演示实验,即牛顿管实验和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为了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我增加了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演示实验。上课时当我提出空中自由下落的物体的运动是一种什么运动,或者说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的问题后,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具体探究步骤是:(1)将一张A4的纸对折裁成两张,用一张纸和一个小铁球实验,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2)将另一张纸团成团,用与铁球实验的这张纸和纸团实验,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3)将纸团和铁球实验,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4)用牛顿管实验。通过这几步实验展示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形成和被否定的过程,给出了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

2.演示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的技能演示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物理知识的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的技能,为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打好实验基础。一般情况下演示实验中需要读数时,学生很难看清楚,老师一般请学生参与实验,帮助读数,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有条件时演示实验还可以改为分组实验,如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如《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课,教材中的第二个演示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我们就可以选取不同的重锤分别打出几条纸带,分发给学生,组织学生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判断重锤做什么运动,再讨论如何测量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这样不仅让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而且符合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有些演示实验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来完成,如在选修3-4中第十一章第一节《机械振动》后,我布置学生利用元旦放假的时间,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家用DV或者数码相机拍摄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的小球的振动,再用暴风影音、超级解霸、或者视频编辑软件,将视频文件分解为图片,再将图片排列起来,探究小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三、从实验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好任何一门学科最强大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物理科学实验就是打开物理学科大门的金钥匙。通过教师科学合理和令人信服的演示实验,学生自己的合作探究实验,一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会深深地爱上实验、爱上物理,就不会出现知识死记硬背从而导致的怠学现象,使学生能轻松地学习物理,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乐趣,真正做到“快乐学习”。

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安排在正确的时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找出对知识的渴望,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物理的神奇,物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原来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原来通过努力也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更能体现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受到教学评价机制的限制,一些有益的教学尝试推广起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遇。而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唯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探究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的实验教学,才能突破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瓶颈,最大限度地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市属普通高中课改工作推进会材料汇编,2010(12).

上一篇:物联网系统下的安防系统应用探索 下一篇:开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