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草一木总关情

时间:2022-06-30 04:26:14

编者按:

本刊特邀吕莉老师针对中考记叙文中的典型问题,一一分析,对症下药,展开系列指导。

在上一回的写作指导中,我们提到景物的融入会让文章的语言亮起来。其实,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恰当而精妙的景物描写会营造出文章含蓄优美的意境,让读者很容易走进文章的情境中,并被深深打动,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具有神奇的功效。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

同学们一定记得这段文字: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

――《孤独之旅》

如果我们把上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删去,原段就变为: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

原文中暴风雨那天昏地暗、犹如世界末日般的场景一旦删除,读者原本揪起的心也就在瞬间恢复了平静,原本为杜小康捏着的一把汗也化为旁观的冷漠,文章的表达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景物描写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在景物描写中,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一、紧扣主题,不偏离轨道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常会分析到景物描写的重要作用,除了交代事情发生的自然环境要素(时间、地点、天气等)外,景物描写还可以渲染氛围,如: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芦花荡》

阴森黑暗的苇塘,深夜才敢活动的水鸟,紧张恐怖的氛围让人不由得替老爷子担心,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本领才能完成护送同志的任务呢?

景物描写还可以烘托人物心情,如: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芦花荡》

老爷子巧施计谋,帮大菱报了仇,愤懑消释后的兴奋与喜悦在美丽的芦花中飘撒开来,引来读者会心的微笑。

景物描写亦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描写了雨大风狂,方能引出祥子拉车的艰难,让读者不由得为风雨中挣命的他掬一把同情之泪(《骆驼祥子》);描写了前路险峻,方能引出司机让行人下车步行,自己独自面对困境的勇气,让读者由衷地钦佩(《前方遇到塌方》)。

无论景物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紧扣文章主题,不偏离创作轨道是最基本的原则。否则,景物描写得越优美、越精彩,文章的中心就越被冲淡,读者就越不知所云。

二、新颖独到,不落入俗套

在寻找景物嵌入文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喜欢将惯用景物拿来表情达意。如心情不好就下起雨来,心情好转就雨过天晴、阳光明媚;遇到困境就乌云密布,解决难题就鸟儿欢啼……景与人与事神奇呼应,有如神助。而且人人都这样写,便丧失了文章的美感。如果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会发觉可写的景丰富多样,能切合我们所写的具体事件的景物不难寻觅。我们看这样一段习作:

大街上的色彩由斑斓多姿变成了单调的素色,大多数人惧怕冬天的威力,蜗居在家中,不肯踏出家门半步。被雪花覆盖着的高楼,拥有最佳的采光点,已被初升的红日晒干了一半,显得灰暗肃穆,仿佛一个受到伤害的人,一副没精打采的神情。楼宇那湿漉漉的样子,看上去甚是滑稽。

路边的一棵梧桐树,不甘心地落下了最后一片叶子,那随风摇曳的落叶将随着候鸟流浪何方?“春风育物,朔雪杀生”,杀生的不止是雪,还有风。

――《冷》

“冷”的主题用写雨写雪来营造氛围是常见的,可这段文字的着力点却不在雪本身,小作者在被雪花覆盖的高楼和路边的一棵梧桐上大做文章,精彩至极,新颖的角度让人眼前一亮。

三、 巧妙镶嵌,不牵强造作

我们常见学生在作文中为写景而写景,景物与文章情节内容无法衔接,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亦或是将景物集中在文章的一处完成,大段景物配上大段叙事,板块式的结构使文章呆板单调。如何镶嵌呢?我们来看一些小技巧。

随动作描写自然融入。例如:

“起床了!快点!别磨蹭!”妈妈突然掀我被子。

“冷啊――”

“哗――”妈妈拉开窗帘,看似温暖的阳光便跑了进来,可窗户上分明还有着无奈的泪珠,蒙着层害羞的“薄纱”。我轻哈口气,半空中霎时便出现白色的气体,让我不由自主就想到了哈利波特中的摄魂怪。

“还不起?我真掀被子了!”妈妈已经坐在床沿了。得,我还是起吧,今天还要出门办事呢!

终于出门了,外面明显更冷啊。

随着妈妈拉开窗帘的动作,景物描写自然涌入,真是巧妙!

随心境描写自然融入。例如:

“咯咯咯……”妹妹笑着,笑得拍起了手,笑得身子颤抖,两个酒窝也愈陷愈深。

唉,我轻叹一声,那一幕却怎么都无法忘却。

秋风又牵走了一片树叶,它静静地在空中飘荡、旋转,然后无声地落下……树上就这样渐渐稀零起来。

……

惆怅轻叹的心绪中,景物描写自然涌入,同样精致!

随语言描写自然融入。例如:

“冬至了,冬天真的来了。”奶奶淡淡一句。真的,过了冬至,冬天的外衣已被解开。风出门时尖着嗓子在说话,还带了数把刀,吹在人脸上宛如刀尖划掠过脸庞,脸被撕拉得生疼。好似你正在聚精会神地捶打着那成熟并晒干了的豆秸秆,一不留神被敲溅出来的豆粒冷不丁地弹击在脸上额头鼻尖上,龇牙咧嘴,哭笑不得,泪也溢出了眼眶。

瞧!奶奶淡淡的一句,却牵出了绝妙风景,漂亮!

还有的文章用一种景物贯穿文章始终,同中有异、同中求异,为文章营造出了完整而唯美的意境,将景物描写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这在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一草一木总关情,愿我们的文章里少一些直白的叙述,多一点婉曲的描写;愿读者喜于在我们的作品中流连,乐而忘返……

作者简介:

吕莉,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初中语文中心组成员,南京市中语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

上一篇:为的是一起看太阳 下一篇:成大事,须有坚韧不拔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