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两优5814的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30 04:12:11

深两优5814的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深两优5814超级稻生育期140~143 d,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从播种、育秧、适龄抛栽、抛足基本苗、施肥、湿润灌溉和综防病虫害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其获得较高的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深两优5814;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018-02

东兰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常年水稻播种面积0.65万hm2。受自然降雨分布不均和水利灌溉设施老化的影响,该县境内常受春、秋干旱天气的危害,部分稻区单产较低,水稻生产受到较大的制约。据2011年在该县武篆、兰木、三石、长江、大同等乡镇调查,有29.6%的水稻田因干旱缺水不能按期抛栽而被迫改双季稻为一季稻,有37.4%的晚稻田因干旱而影响抽穗结实,常年耕种的普通杂交稻产量仅为6 300~7 050 kg/hm2,农民增收十分困难。为充分利用该县5―9月充足的光、温、水气候资源,提高水稻单产,2012年3―7月,在该县武篆镇巴学村、中和村等开展深两优5814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36.7 hm2。通过采取适时早播、培育旱壮秧、适龄抛栽、配方施肥、好气灌溉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该品种示范平均产量达10 077 kg/hm2,比面上普通杂交稻增产1 500~2 250 kg/hm2,增幅17.5%~26.2%,最高单产达11 244 kg/hm2,成为该县水稻高产创建的典型。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株形结构良好

据2010年在东兰县武篆镇上圩村、兰木乡定桃村、长江乡板隆村调查,该品种在早稻田间的生长表现为起针出苗较快,至4叶龄时主茎开始分蘖,分蘖力中上,叶片窄短,株高118~121 cm,叶长27~28 cm。在生育后期,倒3叶挺直,叶色深绿,谷粒有短芒[1],青枝腊秆,熟相好。据室内样本考种分析,该品种平均每穗总粒数216.9粒,实粒数179粒,结实率82.5%,穗长29.7 cm,与其他普通杂交稻相比,具有穗长粒多的特性。

1.2 高产优质

2010年,东兰县三石镇公平村板公屯黄桂锋农户早稻种植深两优5814 1 730 m2(抛秧),全田实收干谷1 926.8 kg,产量达11 137.6 kg/hm2,比当地特优63增产1 908 kg/hm2,增幅20.7%。2011年,该县兰木乡定桃村纳核屯黄甫云农户早稻种植深两优5814 1 247 m2(手插秧),实收干谷1 276.9 kg,产量达10 239.8 kg/hm2,比枝优99增产1 704 kg/hm2,增幅19.9%。2012年,该县长江乡巴晚村罗庆章农户中稻种植深两优5814 935 m2(手插秧),实收干谷921.7 kg,产量达9 857.8 kg/hm2,比金优725增产1 453.5 kg/hm2,增幅17.3%。据分析测定,该品种出米率较高,米质优,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整精米率达68.1%,长宽比3.0,垩白粒率13.2%,垩白度2.0%,稻米外观晶亮,售价比普通稻米高0.4~0.5元/kg。米饭清香,冷凉不硬,柔软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

1.3 多抗适广

该品种无论在山区梯田还是在平地水田种植,均表现出优良的抗性。一是抗倒伏能力较强。通过近2年的田间观察,在该县6个乡镇、17个村所有农户的种植中,未发现有倒伏现象,同时抗涝能力也较强。二是中抗稻瘟病。如2011年东兰县大同乡和龙村水稻稻瘟病发生较重,Y两优1号、Q优6号、Ⅱ优航1号、两优培九等水稻品种在局部稻田因穗颈瘟大幅度减产,而深两优5814在病区仅表现为轻度的枝梗瘟,病株率在0.6%以下,对产量几乎无影响。

1.4 生育期较长

在该县山区梯田作中稻栽培,5月1日播种,秧龄28~30 d,5月底抛栽,至9月19日成熟,全生育期142 d。在低海拔(300 m)地区稻田栽培,全生育期在138~139 d,比普通中熟杂交稻品种迟熟4~6 d,比晚熟品种提早2~3 d,综合表现出迟熟高产的特性。

2 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早播种,培育旱壮秧

在双季稻区作早稻栽培时,应选择在2月28日至3月1日播种, 7月底至8月初成熟收割。在高寒山区作中稻栽培可于4月底至5月初播种,至9月中下旬收获。为培育多蘖旱壮秧,增加秧龄弹性,在播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适时稀播,并采用“旱育保姆”无盘育秧方式,即每1 hm2大田使用旱育秧床450~525 m2,用种量21.0~22.5 kg,施细碎腐熟农家肥2 250~2 700 kg和复合肥(15-15-15)22.5~30.0 kg。按1 kg“旱育保姆”与3 kg稻种的比例调糊包衣,现包现播,播后盖上细土2 cm,然后淋透水,要求0~10 cm秧床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出苗后保持秧床湿润,以确保稻种生根发芽和出苗。

2.2 化学除草,浅水抛栽

该县早稻、中稻本田的前作多是秋冬蔬菜,一般田间杂草较多。因此,本田在抛栽前12~15 d,用10%草甘膦除草剂30 L/hm2或41%农达除草剂3 L/hm2对水750 kg/hm2全田喷雾灭草。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在抛栽前8~10 d灌水浸田。对无灌溉条件的田块,要夯实田埂集雨浸田,使土壤表层变软。在抛秧前一天耥平田面,压实田间枯草,以利于抛秧扎根立苗。为加快秧苗返青,秧苗应适龄抛栽,秧龄以25~28 d(4~4.5叶龄)为宜。若秧龄过小,秧根带泥少,则不利于抛秧。反之秧龄过大,抛秧后易飘秧、浮秧,返青立苗慢。对部分缺水的梯田秧龄可延长至35~40 d,但秧床要保持干旱“露白”状态。此外,在拔秧前一天给秧床淋水1次,以利于秧根带土拔出。在抛栽时先抛全田苗数的70%,余下30%调密补稀。为提高大穗比例,抛栽27万~30万蔸/hm2较好。

2.3 配方施肥,好气灌溉

为满足该品种对水肥的需求,提高产量与品质,在施肥上应以有机肥为主,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切忌偏施氮肥[2]。基肥施腐熟农家肥18.0~19.5 t/hm2、尿素180~225 kg/hm2、磷肥525~600 kg/hm2、氯化钾120~150 kg/hm2。第1次追肥在抛栽后7~8 d进行,施尿素120~150 kg/hm2、氯化钾75~105 kg/hm2。第2次追肥在抛栽后15~16 d进行,施尿素150 kg/hm2、45%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50 kg/hm2。在生育后期看苗施肥,适当追施少量尿素和叶面肥,保持功能叶生长旺盛,防止落黄早衰。田间水分管理,应以浅水、多露、轻晒、干湿交替、好气灌溉为原则[3],播种后3~4 d内秧苗立针前,水分不宜浸入厢面,厢沟有水、厢面湿润即可,以利于扎根。如遇上大雨,可灌水或拱膜护芽,雨停即排水。始蘖期至够苗前采取薄水促分蘖,够苗时要露晒田;在抽穗扬花后,田间应采取薄水、干干湿湿间歇灌溉的管水方法,不宜深灌、漫灌水,田间管水以干而不裂为准。灌浆结实期保持湿润灌溉,干干湿湿至黄熟,在收割前7~8 d断水晒田,以便机械收割。

2.4 及早防治病虫害

作早稻栽培时,在生育中期和后期,正值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易招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等危害早稻。发生时期主要在5―6月,中稻发生时期主要在7―8月。在防治上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把病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用5%锐劲特3 kg/hm2或25%杀虫双4.5 kg/hm2对水750 kg/hm2在螟蚁初孵期喷雾田间应保持有3~4 cm水层3 d,防治效果较好。对稻飞虱的防治,用“金大地”375 g/hm2对水675 kg/hm2全田喷雾防治。对纹枯病的防治,用5%井冈霉素3 L/hm2对水1 500 kg/hm2喷雾,注意药液要喷到稻株的中下部位,对重病田块隔6~7 d防治1次,连防2~3次效果更好[4]。

3 参考文献

[1] 冯健荣.超级稻深两优5814在广西昭平县示种表现[J].中国农技推广,2011,27(2):20-21.

[2] 童相兵,岑汤校,葛礼义.不同氮肥用量对优质杂交稻深两优5814的影响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11):66-67.

[3] 李小玲,孙小红.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2(7):62-63.

[4] 姚顺波.水稻机械插秧湿润育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1(1):43-45.

上一篇:浅谈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下一篇:初三中考英语词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