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弃中实现大学学科的超越性发展

时间:2022-06-30 02:45:10

在扬弃中实现大学学科的超越性发展

摘 要: 大学学科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实践中仍未完全建立和遵循“尊重传统、立足现实、服务未来、超越发展”的建设理念。学科建设模式的趋同、低效严重阻滞了我国创建一流大学的步伐。深入了解学科建设的特点、趋势和规律,据此结合大学自身特点,加强学科建设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大学; 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99-02

学科是个历史概念,它伴随着知识产生和分化而诞生。后来人们用discipline表示学科,其词源来自希腊文的教学用语“didasko”(教)和拉丁文的“(di)disco”。综合国外对discipline的多种注解,其含义一般是指专门的知识领域,与教、学、训练等密切相关,是学术活动的场域。当人们普遍使用“学科”这一概念时,它的学术性本质使它天然地和大学发生越来越多的联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改革的基本发展方向和过程。任何外力推动学科变革的过程,都必须通过其内在的学术因素才能发挥作用。有学者指出,“985工程”建设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科建设的学术性特征,因而影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创建进程[1]。

一、正确定位学科建设的地位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无一不是一部成功的学科发展史。成功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不在学科建设上有着不凡的建树。因而,学科建设是大学首要、长期、基本的战略任务,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学科建设地位的认知上、在学科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处理上,“没有一流的学科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已经成为中外大学的共识。但在我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的实践中,无论是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大学自身的作为,都未能妥善处理这样的关系。急功近利、错误认识、落后理念、壁垒森严、利益掣肘等等,这些因素或单一、或共同起作用,使学科建设往往成为认识上的符号和行动上被遗弃的对象。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三个维度上把握学科建设的地位,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之间的关系:

1. 内部整合维度

“所谓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建设对高校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建设、利用,对高校三大职能的发挥,对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活动的展开都起到了统摄和整合作用。所以,高校改革往往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和缘起,兴利除弊,从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制定队伍发展规划计划、确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模式和方向等方面着手,形成科技和服务社会的特色,配置各类资源,从而奠定学校的实力和学术地位、社会地位。一般意义上说,内部整合的结果是,实现高校建设目标,逐步形成高校的学科和办学特色,彰显高校的优势。就学科内部说,学科的发展方向日益明了,在整合内外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充实发展学科内涵,拓展学科外延,优化学科结构,改革完善学科建设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学科建设体系。

2. 外部关联维度

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勾连起学校与国家、政府、社会之间复杂而简单的关系,是大学与社会联系、沟通、服务的桥梁。学科建设除了需要考虑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文化等内在因素外,还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外部因素。单纯就学科思考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建设制度、措施等,往往会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这也是我国高校学科建设长期无法确定突破进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门户之见、墨守成规,使得高校学科建设裹足不前,划界清晰而不逾矩,制约了学科追求发展前沿,抛弃自我以图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新型交叉学科的生成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简单地从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内在逻辑出发,形而上地理解和把握外部需求,盲目追新求异,试图一举超越学科积淀建设新学科,结果却陷入学科建设低水平重复、低效率恶性循环。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提出的需求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起科技自身的需求所起的作用要大十倍。正确理解、合理把握社会需求,使之转化为学科建设的动力,大学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基础、能力和优势,将社会需求转换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内在需要,通过不懈的建设和努力,使学科研究逐步具备回应社会需求的科学基础、技术储备和转化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社会需求的牵引力有多大,需求的程度多么强烈,但起作用的途径必须经由学科内部的消化、整合,转化为学科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遵循学科建设的内在客观规律,这是学科的学术性特质决定的,否则,外部牵引不可能直接推动学科建设、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

3. 社会认可维度

大学学科建设及其成效直接影响着大学的社会认可度。学科是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直接关联和制约着大学职能的发挥及其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办学特色、办学水平的体现和显示平台。学科建设直接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的方向、特色和质量,学科的学术性特征要求高校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伯顿・克拉克认为,学科迫使机构向学术性、研究性、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特别是在当下,高校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已占高校50%左右,科学研究成果也占了不小比例,与这些的情势相适应,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甚至培养方向都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科学研究作为高深知识的研究和应用,社会服务作为以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以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以先进文化引领文明潮流,都需要高校以自身的成果获得社会的认同。惟有特色明显,实力超群,贡献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学才能在大学竞争中走在前列,才能获得社会认可,政府支持,正应验了一句当前在中国教育界曝光频率最高的口号――“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有位,以特色求支持”。

二、学科建设的特点

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使得学科建设成为高校自诞生以来时时常新的话题。无论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调整、充实学科专业内涵,拓展学科专业覆盖面(外延),优化学科结构,都是一个永恒的主旋律和首要的建设任务。掌握大学学科建设的特点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

1. 学科建设的连续性

学科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外部需求怎样变更,学科建设都应承继学科的原有基础,保持学科发展的连续性,严格恪守自身的传统、优势和发展规律。这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要求。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以其自身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地统合了历史、现在和未来,又不断因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而统筹了内需与外求之间的关系,寻找和确立了自身平衡点,乃至历史继承点、当下建设的着力点、未来发展的关键点,使其自身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时时思谋纵横,处处兼顾内外,事事统摄承弃。不能否认的是,一所大学为了自身承担的使命,采取加强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突破学科建设连续性原则而在短期内实现了某一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但这样的发展并未突破学科建设连续性的规则,只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在其它场所而非本大学。

2. 学科建设的长期性

学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是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学科建设的设计、谋划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依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在设计和谋划时,应着眼学科建设紧追潮流和趋势,并留下无限的发展可能和空间。在建设实践中,要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能够促进学科快速、协调、长期发展,尽可能不受外部影响而盲目调整思路和举措。在我国,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竞争意识、特色意识。培育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而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自身的学科建设水平、来源于自身的特色。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并适度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建设要在国际大背景下,作纵向、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摸清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查找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科建设方式(包括管理方式),以支撑学科的长期发展。

3. 学科建设的创新性

学科建设总是处在坚守和继承、发展与扬弃的对立统一之中,也正是这样的矛盾运动推动了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坚守是对一种理念不计功利的执着,继承是对原有成就、方式的承接,扬弃是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原有的基础、正确措施和方向,并按照新的需求,在新的阶段的创新发展。大学承担着储存、传递和创造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大学天然地在坚守和继承、发展与扬弃中自我追求、自我奋发、自我完善,力求创新前进。同样,大学自然而然地反对功利,有意无意地与社会即时、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便是顺应时代要求,也必将社会需求纳入学科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之中来考虑和实施。正是因为大学的这一坚守、扬弃和创新,才有了大学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上的实效。学科建设的创新性是实现大学使命的重要基石,创新性要求学科建设要结合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规范和重组。

三、我国当前加强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1. 树立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

学科建设作为特殊的社会实践,能否取得实效,其基础和关键在于学科建设的理念是否先进。与其它社会实践一样,没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必将陷入事倍功半的僵局。

学科建设理念体现了“人们对大学学科使命、学科性质、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学科文化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学科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以及内部诸元素之间关系的把握。”大学办学理念的最深层内涵和魂魄是学科建设理念,“学科建设理念,称得上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魂”[3]这样的理念,既反映了对学科建设内部发展逻辑规律的认识,也折射出学科建设与外在需求牵引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人们对大学和学科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就学科建设内部看,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从来都是变动不居的,有坚持、有扬弃、有超越、有创新,墨守成规、自我设限只会忽视学科发展自身的需求,落后于浩浩荡荡的发展潮流;就外部看,社会需求呼唤和前驱牵引是追求学科内涵提升和主动拓展外延的强劲动力,偏安一隅、陶醉自我、固步自封只会在潮流之外兴叹,失去社会支持,从而错过或失去发展的机遇。正是来自内部、外部,拟或内外部相互激荡的作用推动了学科发展,催生了学科分化和整合,进而实现了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保持这样的理念,具备这样的视野,扩胸明目,加练内功,扩张领域,学科建设便易于走上正循环。当前,我们首要和基本的任务就是,反思我们的理念和学科建设文化是否存在诸如格局不大、立意不高、重内轻外、重历史轻未来、重继承轻扬弃、重壁垒轻跨界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另外,一些学界所谓的大腕(有的是学霸)基于自身(或小团体)利益考虑,每当大学要进行学科调整优化时,总是设置重重障碍,试图阻碍高校学科建设的步伐。这些来自外部的、人为的阻力,最终不但会对学科建设的进程造成致命的损害,无疑还产生了很坏的影响,阻滞了学科建设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2. 确定适切的学科建设路径

当宏观上解决了建设理念问题,建设目标就会在前进的博弈中逐步明晰,从而推进建设调整优化走上正轨。笔者以为,任何一项改革,既有一般的规律可以遵循,也有一般的路径可以选择,但从宏观到微观本身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需要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进行一系列的抉择,所以,任何一项具体的改革都要把“结合实际”作为重要原则。这不是套话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和原则,必须坚守的基础和前提。而结合实际的基本而重要的内涵就是路径的选择。

从理念的内涵阐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必须内外兼修、顾及历史、统观方位,这是对学科建设自身内在因素考察的结果。但具体到一个学校的学科优化调整,更重要的是路径和方式的选择,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历史上形成的沉重包袱、习俗形成的惯性、各种纠缠不清的利益博弈,都会对学科优化调整带来非正面影响。同时,学科调整优化的推手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是学术权力推动实施还是行政权力的作为,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调整优化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之所以成效不彰,认可度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改革推手都来自外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的学术性要求。

事实上,一项改革能否取得成效,除了在宏观上是否符合了一般规律之外,更重要还是要落脚到改革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整合好了内外部需求、选择合适的路径、推手是否来自学科内部。

就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看,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偏门冷门、以做强带动做大,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路径,但毕竟这样的论说太过超脱而显得大而不当。一些成功的经验却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和作用。MIT坚持以工为主,但更强调理科的基础和支持作用,所以要建设与工科匹配的理科,要办出特色,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必要和重要,以便学科结构的平衡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以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立身的牛津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把发展新学科看作伟大大学的使命和任务――“牛津从来不认为发展新的学科可以损及它在人文学方面的传统优势。伟大的大学应该努力争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作新的突破,同时维持人文学科研究的高水平,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4]就两所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来看,推动学科建设无疑是重要原因。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是,难道它们在调整改革中就没有疑虑和阵痛?可以断言,疑虑和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是它们一定是选择了适切的道路和做法。

3. 切实保障学者在学科建设中的决策权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校中的两种主要权力。基于高校的学术组织的本质,学术权力理应是高校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权力。然而随着高校日益社会化运作,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的交叉增强。目前,高校行政权力颇有盖过学术权力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学科建设上体现为学科建设、管理、组织实施等各方面行政权力超越了学术权力,从而妨碍了学术权力的发挥,伤害了学者的积极性。不可否认,学科建设,需要物质、资源和环境支持,对上、对外,大学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经费奥援,无形中不得不求助于行政手段;对内、对下,大学往往急于看到成绩,拟或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在建设中行政权力自觉不自觉地替代了学术权力,行政包办了学术事务。学科建设可以对学科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以使它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种调整和改进需要专业人才对它进行考察、决策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因此,在学科建设中要给予学者学术自由的同时,还要保障学者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主导权和决策权。所以笔者以为,当下对于我们来说,除了理念方面需要反思和正本清源之外,回过头来梳理和反思、研讨学科建设选择的路径和方式之外,统筹好行政和学术权利也很有必要,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介入点来得更为迫切。

注释:

〔1〕〔2〕〔3〕吴越.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基于MIT的个案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

〔4〕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3.

参考文献:

[1] 吴越.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基于MIT的个案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3] 邱均平.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5] 翟亚军,王战军.理念与模式-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

上一篇:DCS在热水锅炉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精品课程课堂实录制作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