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与智慧共生

时间:2022-06-30 07:43:22

班主任应与智慧共生

班主任智慧不是育人过程中简单的小聪明、小伎俩的使用,它体现的应是班主任的一种能力,一种性情。拥有智慧的班主任不会偏激,不会固执,只有执着和坚持;善解人意,知进退,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示弱时就示弱。在笔者的眼里,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与智慧共生。现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谈谈班主任管理艺术中的智慧。

一、批评的智慧――我的《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一文发表于《班主任之友》,它是体现笔者批评的智慧中的一个育人案例。

寻人启事

临近正午,任教艺术的唐老师向我反映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糟糕表现,言辞之间尽是不满。作为班主任,我自然因这帮孩子的缺乏自律而平添恼怒。

当我满脸怒容地走进教室,却见无人。原来,余怒未消的唐老师将这帮孩子扣留在专用教室里静坐反思。偌大一个教室,难得的一份安静。我焦躁不安的心渐渐地在时针的转动中复归了一份平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还是一群需要经常指引的孩子。

我请临班的孩子将受罚的他们唤回,而我静静立在教室门口,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近,看着他们一个个从眼前经过。当他们回归座位时,我微笑无语,而他们默默垂首。一切静在不言中。够了,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完成的事情无需再用语言来渲染。

第二天,我欣赏到了一段段点染着阳光的句子,那是孩子们真实的心声……

黑板上的寻人启示意味深长,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极力不让眼泪落下来,可是一回到座位上,还是忍不住偷偷地哭了。

“老师对不起,您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您对我们的教育和关爱,是我们不对,您不要太失望,我们以后一定会把最好的自己找回来,老师,请原谅我们。”

“老师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改正,再不辜负您了!”

……

当我把这些文字递给唐老师时,她也会意地笑了。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正午,在他们回来之前,我书写在黑板上的一则寻人启示―

寻人启示

现五(1)班55名学生不知何因丢失了自己,去向不明。老师急切盼望中,望知情者告知。联系方式:日记。

感悟:面对孩子的善变,孩子的顽劣,孩子的懵懂,简单、粗暴只会令自己心力憔悴却不为学生理解,步步为营却事倍功半。我们班主任始终都要记得所做的工作是生命体之间的接触、对话、交流,是性灵的熏染,是情感之流的涌动。而我们每天的机械运动中,容易产生一种职业倦怠、心理疲惫甚至是厌恶感,这就需要冷静地思考。作为灵魂工作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挖掘、释放生命体的灵性,以自己智慧的灵性去面对。真正善良智慧的灵性的感召,最终是会有效果的。

二、示弱的智慧――我曾《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

气喘吁吁地追上了闹情绪的小超,又几乎是在老师的生拉硬拽中进了学校的门。可小超依然很愤怒,嘴里还直嚷嚷:“我要回家!”这股“倔强”令人又好笑又好气。想好好和他谈谈,他咬紧着牙关,斜着脑袋,就是不和你搭腔。

来到教室,从其他孩子口中了解了原因,仅仅因为和女同学的几声口角,便想回家,不来上学了。哎,这个任性的、倔强的孩子。该怎样转化他呢?何不来个适当示弱的“顺水推舟”呢?

我把依然在闹情绪的小超带到了大家面前:“小超,老师同意你离开,不过在离开之前我有几句心里话要说。”

我略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老师教了你五年,也许你未必对我有留恋之情,可我就不一样了,说起你,总会想起很多美好的画面。每次班级长绳队比赛总有你甩绳的身影。上次我们班成为擂主,就是你的功劳。你甩到自己右手发麻,连夹菜的力气都没有。可知道当时老师有多少心疼,又有多少同学在日记里视你为班中豪杰。好了,现在你就要走了,带走所有留给老师最美好的回忆。来,老师和你握握手。”

伸出手的那一瞬间,我看到小超流泪了。

事至此,我并未罢休:“同学们,小超要走了,可是我知道很多小超的好朋友都如同老师现在的心情,很是不舍。那就请以你们的方式来和他告别吧!”

话音刚落,几个男生就走了上来,有的握手,有的拥抱……

小超泪流满面了。几个敏感的女生更是哽咽了,恳求小超不要走。

“小超,回家后,你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适当地给爸爸妈妈做做家务,要知道他们会比你更伤心,自己的操劳付出换来的是孩子放弃学业;实在想同学了,你就写封信,打个电话。总之,你要好好的!”

我不失时机抛出了一片肺腑之言,教室里早已是一片唏嘘。

“好了,小超,我送你到门口吧!”我提着帮他收拾好的书包,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老师,我不想走了!”一言不发的小超终于嚎啕大哭起来。而这也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

感悟:了解学生的气质性情,处理班级的是非纷争,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班主任不妨示弱一回,示弱不是真正的弱者,示弱是一种智慧。班主任一改师道权威意识,在示弱中捕捉到合理的教育契机,寻找融化坚冰的阳光,拒绝黑暗的星光。更激起一群孩子美好的情感,使他们能辨别正误,识别美丑,从而自心底燃起自我修正的心灯。

三、故事的智慧――《“摆渡”一朵“花”“拂尘”一片“叶”》

《“摆渡”一朵“花”“拂尘”一片“叶”》是笔者设计的一篇心理辅导案例,曾在张家港市心理案例辅导中获得二等奖。

案例中我就采用了故事疗法,为一位因盗窃败露以后而感觉无颜再立足班集体,要求退学的孩子展开的一次心灵的引路,为班集体的孩子们,展开的一次“拂尘”。活动中我以孩子爸爸回忆起孩子的童年故事为气氛的渲染,使孩子们始终沉浸在浓浓的爱意里。新东方创始人俞洪敏给北大学子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只要有了理想和良心》亦被我所用。我更是以班主任本人经历为收尾,告诉孩子:“贫穷只是暂时的,人终究需要凭自己的辛勤劳动以收获。”

从孩子爸爸回忆的童年故事,到名人的成功启示,更是到自己身边的亲近的老师的经历,一步步营造了一个充满爱意的空间,到最后又回归真实可触的亲近的班主任的美好历程,使得活动受到了极好的效果。笔者妙用故事,充分挖掘故事中的智慧,助孩子顺利“摆渡”,走出迷茫、无助、困境,为孩子心灵“拂尘”,再次进入了一个纯净美好的情感世界。

启示: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是故事满腹的老师,它可以是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它可以是名人的成才经历,激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一个故事中的智慧哪怕就那么一瞬间,如一颗流星、如一点流萤,但是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班主任一旦拥有智慧,在育人过程中,将如鱼得水。拥有智慧的班主任能给学生带去幸福,而自己也一定是幸福的。

上一篇:高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学员队干部如何把握好“批评”的艺术